一开始看《妈妈,晚餐吃什么》(ママ、ごはんまだ?)这部影片,是因为一种感觉:哪怕片名怎么寻常,却也一定包含了这个家庭里厨房与爱的故事吧?
就像我只要在家,在接近饭点的时候,甚至在刚刚吃完午饭,就会问:
妈妈,今晚吃什么?
一
像大多数日本电影一样,这不是一部简单的讲述食物的电影,片中出场的食物虽不多,猪蹄、粽子和萝卜糕……
但这三种记录在母亲的日记本中的食物,却维系了一个家,也让女主角妙开始溯源,寻根。
蒸包、肉丸、烧鸡、猪蹄、腊肠、挂面……
电影一开始,你会奇怪为什么日本会有如此烟火气的街市,而这就是妙的童年,她的第二故乡台湾。
妙的母亲一青和枝是日本人,嫁给台湾丈夫颜惠民后,也随其回到台湾。
母亲初嫁台湾,夫家亲戚会刻意讲她听不懂的中文(闽南话),因语言不通,母亲向同样是嫁到台湾的日本媳妇友人哭诉,友人安慰到:
“久居为安,熟能生巧”
确实也如友人所言,母亲还是适应了台湾的生活,操着一口道地的台湾话和街坊问好,也熟习了台式料理,成为了真正的台湾媳妇。
倒是父亲有些不适应,不爱吃台湾的本地豆腐,倒是一直记念着那口在台湾吃不到的日本油豆腐。
其实,接受日本传统教育的父亲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地道的日本人”,加上对当时国民党的统治感到非常的失望,导致父亲在台湾的那段时间,精神深受打击的他总是把自己锁在房里,闭门不出。
因此,妙的记忆中更多是与母亲相处的画面。她回忆里说父母的相遇就像电视剧一般浪漫,但是电影里却很少通过父母日常生活中相处的镜头去表达两人之间的爱,甚至父亲的爱乍一看也是相当的粗鲁无礼。
但老一辈婚姻里的爱也许就藏在那些细节里:
因为听不懂夫家亲戚与丈夫的对话而叹气,甚至找友人哭诉,实则是觉得自己无法为丈夫分忧罢。
拿着笔记本,跟刘太太努力地学习台湾料理。
在丈夫去世后,仏坛上都会放上一碗他最爱的日本油豆腐。
而他们相爱的证据,莫不是对于两个女儿共通的爱。
二
母亲是个很可爱的女人。远嫁台湾,从语言不通到成为地地道道的“台湾媳妇”,丈夫受到政治打击时,体贴丈夫的感受,辛苦维系家庭。丈夫离世后,独自拉扯大两个女儿。她有女人坚韧的一面,性格乐观又坚强。
但是她同时又有着需要疼爱的一面,在她与肥田精肉店老板和旧相识浅野先生的感情里,她保留着女人的傻气和任性。
最让我感动的一个场景,是肥田精肉店老板在基本买不到猪蹄的日本,为母亲卖起了“很好吃的豚足”。
一青妙在母亲离世后再回到猪肉店时,老板依然守在那条店铺已经搬走了很多的街道,还偷偷地走过去捂住了他与一青和枝的合照。
老年人那细腻不说出口的情感啊,也像那日本女人初见猪蹄一般,不知所措又觉可爱。
就像他们初见时那段半开玩笑的对话一样:
“又是猪蹄又是叉烧肉,你是冲绳人吗?”
“哈哈哈,不是不是,只是猪肉爱好者而已。”
三
米、姜、冬菇、叉烧肉、蛋黄,粽子简单的食材,却“得细细品味其中的味道”才可以啊。
除了书写与母亲的感情,粽子也维系着一青妙和妹妹的感情。
一青妙对妹妹隐瞒了母亲的病情,使妹妹无法在母亲临终前尽孝,因而而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妹妹也因此而责怪姐姐。
但无论有多么难过,总要吃点东西,吃点粽子就不会那么难过了,因为那是母亲亲手做的。
就像《海街日记》里大姐香田幸带着用外婆种下的梅子树酿造的梅子酒送别母亲时,大姐原谅了那个当初抛弃她们三姐妹的母亲。
那些有着共同记忆的食物,一定具有化解一切隔阂和矛盾的力量。
四
“人生无别离,谁知恩爱重。”
一青妙与母亲的感情戏是电影的主线。
从小时候个头还没灶台高的时候,就站在母亲身边问“可以吃饭了吗”。
高中时,上学带台式便当,因为嫌日式便当“酱油太淡,油太少”。
二十岁后,开始谈恋爱,会跟妈妈撒谎。埋怨妈妈让自己当医生是想靠她养老,让她死了这条心。
直到后来妈妈因癌症住院,她才意识到:我一直只是为了自己而努力生活,从没有考虑过其他人。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脱离的过程,我们开始有自己的独立的想法,觉得亲人是天然的束缚。
但正如母亲所说,把我们培养成合格的大人是她的任务,也是对父亲的回报。而我们作为孩子,成为日渐年迈的双亲的依靠,也是我们的职责。
一青妙最爱吃的莫过于妈妈做的萝卜糕,但在妈妈过世后,她却找不到小时候妈妈给她做的萝卜糕一样的味道了。
直到寻根回到台湾,找到当初妈妈学艺的对象刘太太,虽然吃到味道一样的萝卜糕,却再也不像妈妈做的。
因为除了食物本身,萝卜糕里还有妈妈双手的温度,包裹着日后回味时的甘甜。当然,每个妈妈都会像饭店里的大厨一般,有着日记本不会记载的独门手艺。
台湾寻根,使一青妙弥补了那些因为过早地离别而没来得及做的事。
那是她记忆里很少出现的父亲的故乡;
也是她最爱吃的猪蹄、粽子和萝卜糕的发源地,更是母亲的“第二故乡”。
食物,可以作为生存的必需品而维系一个家庭。也能成为维系一个家庭的精神印记。离开了家,怕在别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吃到了。
四
小时候,爸爸就曾经给我讲过一个他跟妈妈恋爱时的浪漫故事。
我爸会开着拉风的机车,搭着母亲到桥顶上的西餐厅吃饭,从黄昏骑到华灯初上,就着夜色,他们一起吃的就是甜腻的西多士。即使现在的父亲已经不爱吃西餐了,但是对于西多士的爱和故事,却让我从小至今始终迷恋着它。
不知道你的厨房与爱里,又藏着什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