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林从上海请假回家探亲,便有了些空余时间,想起请许久不见的同学好友们聚一聚。
于是,把一帮在家乡置业成家的同学都拉进了一个微信群,让大家一起商量一下,看聚会订在哪一天合适。
结果,讨论半天,大家竟都不约而同地“有事来不了”。不是今天家里没人需要带孩子,就是明天领导找加班推辞不掉,总之,随便选哪一天,都有人会缺席。
林想,好吧,那就周六吧,大家都不上班,我都提前一周约了,大家总该把安排优先给同学聚会吧。
不行啊~周六冬至,家里亲戚聚,早早就说好的。
林纳闷了,读书时,家里亲戚聚会大家都是找借口推脱,怎么都千方百计地赴姐妹们的约。现在为什么都避而不见,百般推辞啊~难道真的是人走茶凉吗?
作为这次邀约事件的当事人之一,我想来说说这事儿。中心思想先抛出来,以下再进行论述——不是儿时的交情和友谊浅了,而是成年后的生活责任和内容丰富了。
我在群里讨论时,是这样直接的把日程安排发给了大家。
“周三周五晚自习,周四有空,周六婆婆公公家包饺子过冬至,白天我在学校补课,也只有晚餐能回家吃。”
单从这日程表上,就可以知道,平日里成年后的我们确实很多工作要做。像我当老师可能是因为晚自习不能在晚饭时赴约,其他行业的女友们估计下班时间也早不了。
如果非要在工作日约会聚餐,即使大家都没有加班,准点下班,可能各自从城市的各个地方赶到聚齐,也都快七点了。
开饭时间晚,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结束时间不能晚。
年轻单身的时候,我们可能畅快吃喝,结束了还能去唱个K,或者转场某个夜宵摊再喝。如今,一个个都嫁了人,有了孩子,而且大多数孩子还都处于幼年,有的还生了二胎,家里根本离不开这个当妈的“劳力”。
别说自己主观意愿上不想在外消遣,超过八点后,各种追命call自然就会来提醒当妈的们回到“人间”。
三十几的大妈们想要聚会聚得清净,真的是很难。甩不开家里的一摊事儿,移不开儿不在身边就会牵挂的目光。工作日想要聚会,真的是难上加难啊!
那再说说为啥家庭聚会现在比同学聚会更深得人心了。
年少的我们,都不喜欢家庭的束缚,向往自由,并做着各种自以为是挣脱了枷锁,得到释放的事。比如逃课,比如不好好在家过节。
每逢佳节就想逃,觉得去哪个亲戚家吃饭是任务,都得到饭点时间了才会“被迫”跟着爸妈去一趟。随意吃点,糊弄一下,然后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夺门而出,去找那些同样“逃”出来的同学约会。
那是年轻时,那是年轻。年轻时,我们不懂家庭的含义,更不懂得珍惜。而此时的我们都已成年,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也因此更懂得了与家庭成员的团聚是多么难能可贵。
也许,有人会说,家人不是天天都见吗,朋友难得一聚,少一次家庭聚会也可以吧。
也许,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我认为在重要节日里的家庭聚会不能少。这不仅仅是聚会,更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完成的仪式。这样的仪式,对任何一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有其各自的意义。所以,不想缺席。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过往的旧时光沉淀了儿时的记忆,或多或少淡化了友情的影像,可能确实大家都把旧友和亲人放在天秤上去量过,发现友情在岁月流逝间也挥发了不少,于是才有了各种借口不去聚会。
但是,我也坚信,友情也不会随着份量的减轻而变质,它依然是我们生命美好的遇见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