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嫣儿妈咪
七月是个炎热的季节,也是一个湿气骤聚的季节。好在,我也不是一无所获。
收获是,通过一本书,得到了“送脑袋一个语言学的世界观”。
使我成长的这本书,叫做《语言学课堂-当哲学家遇到认知语言学》。作者是我做梦也想去他门下做学生的、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研究科的西村義树教授,还有视野异常开阔、思维异常活跃的、东京大学名誉教授野矢茂树教授。
二人在很多英雄战士的帮助下,出版了这本对我而言很有效果的趣味扫盲书(日本有卖日语版)。
很多书籍急于介绍和攻击所谓“观点”一类的东西,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看待事物的“视角”。不是说这样的做法不科学或者不正确,而是很容易让读者陷入孤立无助、甚至是迷茫瞌睡的境地。
然而,这本书摒除了那些不良的传统方式,将西村教授和野矢教授的趣味谈话,通过别有心机的裁剪和编排,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动力十足地往下看。不仅如此,看完过后,还能回味无穷,至少可以对“认知语言学”领域产生些许的好奇心。
作为语言学专业的本人来讲,除去“送脑袋一个语言学的世界观”之外,读了这本书我用书中的两句话来表达此刻内心的感想,就是:
僕は今最も不幸な幸福の中に暮らしいてる。(我现在在最不幸的幸福中生活着。)
当对象是无法言说之物时应该保持沉默。
“僕は今最も不幸な幸福の中に暮らしいてる”于我而言,就是在人类这个由意识和非意识构成的主观和非主观的世界中,能够和语言学这门科学相遇、相知以及相伴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是本身人的存在和深陷于此又是多么不幸的事情。
“当对象是无法言说之物时应该保持沉默。”对于神圣的科学,当我们探求到哲学的领域的时候,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让人误解的,不全面的范畴解说。也就是那句“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这就是一个找到共鸣后的白痴,弱智地感慨自我体验的告白书。
好吧,这本书真的没有“消耗”我,因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语言学的世界观生机勃勃跃然于纸上。
1. 认知语言学和生成文法
不论是哪种语言,包括我们在大学校园里学到的语法,严谨地说,不能称之为语言学。只能说是我们在语言的表层游荡玩耍。西村教授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者,当然为了讲清楚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他用了对比的手段。这个对比的参照物就是“生成文法”。其实我到现在才完全明白,我的之前的研究和成果其实都是以生成语法为主,然后贴合了少部分的“认知语言学”观点。
尽管很早就知道什么是生成文法,可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原来在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上,有时候真的是“迈一步回头看,天儿都变了”。
“1+1=2”我们在用数学的原则上解释这个公式和定义的时候就是“生成文法”,但是在用“1个女人加上1个男人有可能变成3个人、也有可能变成4个人的时候”可能就是“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了。
给一个公式,用无数的词汇创造无尽的句子不是不重要;构建一个框架,寻找框架的焦点,赋予一种语义,这是一个创造、创新的过程。认知语言学正是一个依存并且独立于公式模型的心理发展、乃至语言认知体系。
在这个时刻,不得不提到我一直很崇拜的泰斗—池上嘉彦老先生了,亲自听过先生的大讲座、亲自问过先生“なる”“する”的问题,他给我、给我们展示的世界观永远是那么让人心服口服,永远不止步于生成文法的领域。
我想,在这一点上,西村教授之所以能迷倒我,也是因为他也深刻地认同池上嘉彦先生的观点吧。
2. 原型与百科知识语义观
给你一个字“鸟”。有人很快就能想到“你个鸟人!”,骂人可不太好。
但是,这确实是“鸟”的一个语义啊。可是认知语言学需要我们提前建立一个“原型与百科知识语义观”,那是什么呢?就是说“鸟”的原型通常是有喙、有翅膀、会飞等的基础信息,甚至一说到“鸟”我们通常会以麻雀、鹦鹉等的为画面展开想象,却不会以企鹅、鸵鸟甚至上述提到的“鸟人”为原型展开想象。
所以,语义观和原型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原型为基础,逐渐衍生发展各种语义。也就是大到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使用者,小到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在语言上产生隔阂或者冲突的原因了,因为我们的原型是非常不同的。
举更加贴近生活的例子的话,北方人说“吃豆腐脑”脑海里是咸豆腐脑带卤子的、南方人说“吃豆腐脑”脑子里带给味觉的感触是放糖的。还有,你跟一个少女说“微信”的时候,她脑子里多半是自拍、发朋友圈、发微信联系;然而你跟一个IT从业人员说“微信”的时候,众多的脑信号反应给他/她的东西,应该多半是数据库、一条记录等的。
3. 语言学的抱团和家族相似性
西村教授和野矢教授在这部分列举了“致使句家族的相似性”。我觉得这部分要说起来真的有点难。以前在课堂上学过语义学之后,其实我认为语言学中的家族相似性还是比较广泛的。
简单来说就是“上位发展下位”的关系。这里我想举一个最简单的,就叫做“单词语义抱团论”吧。比如日语中的“走る”。
在コトバンク里面的解释就有13条之多。
然后英语里面的“run”也会有它的语义团。我们通过简单的有道词典查一下:
虽然英语的解释少了那么一点,但是后面的例句据统计也有30多个呢。
不难看出,这个位于汉语的“跑”、日语的“走る”、英语的“run”他们的基本意思都是与“移动”有关系,但是在每个语言当中都是围绕着自己的那种“移动”,衍生出来不同的语义,进而发展成为自己语言语法的团状集合。在这里,因为不是语言学的论文,就不继续做接下来的对比了。
想要说明白的一点就是,以单词为开端,其实语言学当中的短语也好,语法也好,概念也好,我个人的理解都是“抱团”的、“家族相似性”的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这虽然不是西村教授口中的那个“框架”,但也确实是可以理解为建立“语义框架”的基础的。
4. 生活中的转喻和隐喻
很多人受到古典学派的洗脑,认为这样的修辞手法只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比如莎士比亚、比如村上春树。大错特错了。
当你看见一个带着红色帽子的小女孩,会不会脱口而出“这个小红帽真可爱”,还有当你和朋友干仗的时候,你会不会说他,“你TM就是个流氓”。对,这就是转喻和隐喻,它没有仅仅在文学作品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刻。
这两个句子为什么认为它们属于转喻、隐喻呢?那就要从它们的概念和原型说起。
转喻,一个语言形式不是用来指称其通常所指的对象,而是用来被指称与之处于邻近关系的对象。用西村教授的观点来说,转喻更涉及到一个框架体系的建立和焦点聚焦乃至转移的问题。“这个小红帽真可爱”中的小红帽,并不是大灰狼和小红帽原著里的小红帽,但是她和原著里的小红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都带着红色的帽子,原型有相似的地方,有邻近的关系。所以属于转喻的语言现象。
而“你TM就是个流氓”这里,意味着“你=流氓”,你是流氓吗,肯定不是,因为骂你的人对你恨之入骨,觉得你的某些行为和思想跟流氓一致,是一种由A事物和B事物的共通点创建出来的,让听者由A及B产生切实感受的东西,涉及到两个概念的东西,暗搓搓地打比方另一样事物的修辞。所以,看见流氓就看见了你,就是让听者知道你的特征有多么地活灵活现。隐喻和创造性关联度更高。
那么,回来了,西村教授为什么要研究转喻和隐喻呢?因为他们说的不是学校语法当中廉价的转喻和隐喻,而是认知语言学当中通过转喻和隐喻解释概念,解释世界观、自圆理论学说的一种手段。这种以基础理论为根基,大神们建立了解释语言学的“概念层面上的隐喻”,真的是不得不惊叹人家的思路和视野。
有些在生成文法里面无解的内容,或者是不是主要关注的课题,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真的变得很有趣。
送给最后的自己
好书给人的启示可能在于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个自己。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认识一个人那么简单,好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个体系、一种“观”,关乎自己想法的“观”。
现在有很多家长重视孩子们学习外语这件事情,认为学外语就要从娃娃抓起,殊不知,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理解“一门外语带你认识一个新的世界”的真正的含义。
真正想要好好通过外语建立一个好的世界观,是和常年累月地积累、感触还有深刻地思考是分不开的。
就好像前几天我还认为语言问题终究是“哲学问题”“集合问题”、但是看了这本书我会继续告诉自己语言问题其实是“概念问题”“逻辑问题”“世界观问题”。
其实,归根到底,是我们的发展问题,生存问题以及接下来我们继续为之努力、作何努力的问题。
给自己一个世界观,给自己一个合理的、推动一种体系发展的事情去做,哪怕没有结果,只是走走这个轨道上曾经被伟大车轮碾压过的痕迹,也算是幸运且没有白白生存过吧。
ps这本书读了四天,这篇文章写作用了1.5小时,愿已经看到这里成为读者的你能有所收获。毕竟,做一件事情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呢~
原创文章,禁止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转载和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