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组里的设计师感到自己遇到了瓶颈,感到迷茫。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交互设计师在工作1到2年后,如何突破瓶颈,获得更大的成长?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找到下面3个阶级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 积累设计方法
工作1到2年设计师,基本处于接需求、做需求的阶段。工作中应该已经接触了一定数量的需求。如果有比较专业的leader的带领,对于需求分析、设计目标这些常见的方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掌握了平时被动接需求的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积累新的设计方法,特别是主动找需求的设计方法。什么是主动找需求?就是由设计师发起、对应用进行优化,或者设计师从0到1创造一个新的应用的过程。如果是设计师发起设计优化需求,一般需要用到的技能有:
1. 可用性测试——通过测试发现现有版本的问题,发掘有价值的优化点。
2. 用户访谈——了解用户日常使用时用得不爽的地方。
3. 问卷调查——设计合理的问卷,调查用户对现有版本有什么不满。
3. 用户体验地图——用地图的形式将用户使用目标应用的流程画下来,并通过对流程中的每个关键行为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可以优化的地方。
4. 场景分析——通过数据找到用户何时、何地使用产品,分析特点,提出优化;通过对用户的访谈,发现用户是如何使用你的应用的,并据此优化。
如果是从0到1创造一个新应用,则需要用到以下方法:
1. 头脑风暴——产生很多个idea。
2. 谷歌设计冲刺——产生1个最靠谱的方案。
3. 用户访谈——发现用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没有被满足的需要。
4. 竞品分析——研究最新产品,发现机会点。
可能你会觉得上面的有些方法,是产品经理或者用户研究同事的职责范围,设计师不需要过问。但设计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每天把产品经理发来的需求变成交互方案就ok了。如果是那样,设计师也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坏了需要替换了,随时可以找到新的螺丝钉代替。只有掌握了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法,保证在遇到各种不同的需要,你都能很好地完成,那么公司才会真的离不开你。另外,以上的方法对于想做管理岗的设计师也十分有用:只有熟悉各种设计方法,将来在组件团队的时候,才能找到各种不同能力的设计师,帮助公司从不同角度提升设计水晶,将设计团队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二、 着眼全局
一个需求来了,做交互方案的时候,不要仅从这个需求的角度出发,要从这个应用出发。比如,需求是希望做一个“不感兴趣”功能,那么线上有没有类似的功能?如果使用浮层,线上的浮层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都是不感兴趣功能,应用别的地方是个X号,这里就是...?这些细节关乎应用的品质。用户在使用应用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个功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定会觉得疑惑。缺少一致的表达,应用就会失去品质。
所以,设计师可以从某个单独的需求里跳出来,从整个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需求的交互方案。
三、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师是最近比较火的概念,我也观察到交互有比较重的倾向在往这方面靠。这里的产品设计,一方面是第一点中提到的设计师主动发现设计需求,对应用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则是设计师对于需求合理性的辨别。需求合不合理,关键看用户有没有这种需要。用户有没有这种需要,关键看用户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产生这种需要的场景,而且这种场景还需要是比较频繁发生的,不是非常小众的。描述这种场景,需要使用“客观场景”来进行。什么是客观场景?就是描述用户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下面这个场景:
公司职员王先生(用户)晚上6:00(时间)下班(出现某物),需要打车回家(欲望),在公司门口招揽出租车(地点),可是一直招揽不到出租车,最终走了两公里路到附近的商场才打到了车(手段),而且发现商场附近待揽客的出租车非常多,王先生觉得非常郁闷,“为什么资源不匹配呢”。
场景中描述了打车难的问题。用户有了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功能去帮助用户解决。这样的需求才是合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