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蕴藉,
木樨花。
公元1129年,赵明诚病逝。操持完丧事的李清照紧接着也大病了一场。爱人逝去、大病一场,双重打击下的李清照写了这首词。有的人把这首词解释为闲暇时光的悠闲心情,我持不同意见。读这首词要结合李清照所处的历史时期,也要结合她的心理状态。
爱人没了,自己又大病一场,这时候的李清照恐怕很难悠闲起来。仅从字面来看李清照似乎挺悠闲,“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可这到底是发自内心的愉悦,还是以故作闲适的方法排解内心的苦闷,需要深入的分析。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萧萧:稀疏。华:头发花白的颜色。苏轼有句“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萧萧两鬓华”就是指稀疏花白的头发。
大病初愈的李清照,头发花白稀稀疏疏,躺在床榻上透过窗纱看到了一轮残月。“萧萧两鬓华”、“残月”,这些都是衰败的物象,和悠闲不搭边。李清照此时的心情该是极其低落消沉的。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豆蔻:一种药物,可煎水服用。熟水:当时的要用饮料。煎一点豆蔻熟水吧,就不要分茶了。李清照刚刚大病了一场,茶性寒凉不利病体,这是“莫分茶”的生理原因。除了这一层,更重要的是则是心里原因。
文首和上图都是“分茶”图案,很美吧。
“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就是通过特殊的方法用汤匙在茶汤表面做出鱼虫花草等各种图案造型,和现代的咖啡拉花有类似之处。不同的是“分茶”形成的图案造型留存时间很短,“须臾散灭”。
喝茶、喝咖啡都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可是古人要“分茶”,现代人要给咖啡拉花,都是在给平淡的生活注入美的元素。可见,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从未停止的。
“分茶”是非常高雅的活动,在当时深受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喜爱。而李清照却说“莫分茶!”为什么呢?显然是适逢丧夫之痛的李清照没有这个闲情雅趣,她的心情沮丧低落,提不起兴趣“分茶”,煮点豆蔻熟水胡乱喝一喝也就得了。
另外,赵明诚在世的时候,常常和李清照“赌书泼茶”,在那段幸福快乐的日子里,夫妻二人恐怕没少“分茶”,此时的李清照不愿“分茶”也是不愿睹事思人,痛苦脆弱的她实在是受不了这种刺激了。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躺在枕头上悠闲的看着诗书,门外的风景在雨中更显美好。
“终日向人多蕴藉,木樨花”,蕴藉:深沉含蓄,含而不露的状态。木樨花:桂花。终日陪伴着我的桂花,深情蕴藉。
在词的下片,有闲处好的诗书,有雨来佳的风景,有终日向人蕴藉的木樨花。乍一看,词人的心情该是相当不错的,很悠闲也很轻快。其实不然,关键看“蕴藉”这个词,“蕴藉”是含而不露,也就是李清照外在的表现并不是她内心的真实情感。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感情非常融洽,丈夫去世以后她非常的痛苦,这一场大病恐怕也和这份痛苦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她的个性还是非常坚强的,她知道自己不应当总是沉浸于哀痛之中,她应当想办法从痛苦中走出来。
所以李清照打起精神,暂时忘却痛苦,读诗书,赏风景,和木樨花做朋友。实际上这是心理上的转移而已,她的哀伤和痛苦并没有消失,不过是被她蕴藉起来了,封存在内心深处。
这不是没有根据的臆断,从词中文字就可以看出来。“终日向人多蕴藉,木樨花”,此时此刻整日陪伴着李清照的只有深情的木樨花,那么人呢?本当陪伴着她的深情的丈夫呢?木樨花不过是暂时的替代罢了。
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非常丰富。有自怜自伤,有对爱人的思念,也有直面生活积极振作,如此复杂难名的情感被李清照以高超的才华“蕴藉”到了一起,不愧为“婉约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