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庭桂
笔者推测考证,皇功古寺始建于乾隆(弘历)三下江南巡视时。是年(即公元1771年,迄今已244年。)暮春,乾隆自陕西秦岭沿江而下,游览荆州古城,后取华容古道至玉沙县唐安赤剥穴(今尺八镇),夜宿佛门下庙。尺八老人周国香先生诗云:“斜日西沉悬彩霞,晚钟初起佛光华。红波碧水荷花舞,绿树浓荫喜鹊喳。龙驾嬉游无量地,妍尼纤手献香茶。叫声烦耳难圆梦,天子传令逐鼓蛙。”民间关于乾隆怒逐故蛙之传说,至今未忘。是时,帝见庙宇矮小,旋批资助款修建庙堂,且挥毫书曰“皇功古寺”。
皇功古寺地置灵台,原貌彩阁飞檐、金碧辉煌。上世纪五十年代,尺八小学就设在该寺。
民国二十年(即公元1931年),长江发特大水灾,监利被淹,有黄石公木偶一尊,自四川浮来尺八穴,而停驻于皇功古寺前。即便波推浪逐,竟不离不弃。住持卜问,得悉黄石公乐此净土,欲镇居古寺而助佛祖以显神灵。
据《辞源》载,黄石公,又称圮上老人。传说张良刺秦始皇失败后,逃亡下邳(今江苏雎宁北),遇老人于桥上,授以《太公兵法》。
黄公真人与佛祖共坛,成为“佛道合一”、“晕素品兼”的新常态。已故周国香老先生又诗云:“溺水泛来黄石公,善男信女偶相逢。虔诚俯首连三叩,顶礼焚香便揖躬。洗刷开光供上座,金容重塑显神通。陪同佛祖享天福,喜纳馈肥不撞钟。”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三教合一,其乐融融。
据《皇功古寺四迁简介》,古寺前身,置于顺咀拐(三洲镇罗州村一组堤外),后迁至尺八老街供销社仓库处,三迁至尺八小学原址。仿第二次寺图而建,但只两层,共它无异,时约公元1909年。四迁连家圢,原尺八小学旁。
古寺因长江洪水泛滥,屡经迁徙,加上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兵荒马乱,僧尼远逃,寺宇荒芜,濒临灭迹。2008年,由地方名士欧阳斌、林熙凡、周万寿、兰昌明、周家斌等首倡捐资,修复改建,此乃五修之举,其功垂千秋。
五修古寺,荣镇老江河畔,余拙诗赞曰:“乾隆御赞皇功寺,旧址翻新静更华。北枕长堤连夏口,东迎旭日映红霞。河风南起去烦暑,爽气西来舞烛花。神有灵兮多造福,民无奢望乐安家。”噪蛙去噪,皇功话弘历;灵台显灵,古寺拜如来。古寺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无愧胜状,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