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件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袋橘子“的故事:
这已经是去年的事儿了。
有一天,我和爱人阿沐逛超市,结账后,他弯腰整理购物车里散落的物品,将它们一个个装到两个购物袋里,我在旁边等待。
这时,我看到刚买的一袋橘子上面压着其他物品,担心被压到,于是我轻声提醒:把那袋橘子放在上面吧。
——没有回应,爱人依然在认真的整理货品。
我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他没听到,于是提高了些音量:把那袋橘子放在上面吧!
——没有回应,他依然在埋头认真整理其他东西。
我想:看来还是没听到,这儿的确很嘈杂,于是我大声喊:把那袋橘子放在上面吧!
——依然没有回应。
我心里开始有些烦躁,心想:这是什么听力,这么大的声音怎么还是听不到。但我还是耐着性子,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再次大声喊到:橘子!放在上面!会被压到的!
——他忽地一下抬起头看着我,面色愤怒、声音低沉:说一遍就行了,怎么还没完没了的啰嗦?烦不烦?
听到他的回应,我一下子就呆住了,我一直以为他没听到我说话,耐着性子一遍遍提醒,他倒好,竟然听到了,但是故意不回应。
失落、愤怒、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我的脸色瞬间拉黑,再也不想和他说话。
回家的路上,他开车,我坐在后面。他黑着脸,我也黑着脸。整个氛围是冰冷的。
他开口了:你好好觉察一下,你为什么这么生气?
我第一反应是气不打一出来:你故意不理我,把我惹恼了,竟然还问我为什么生气?
见我脸色更不好看,他再次开口,语气平静了很多:你好好觉察一下你的状态,你有没有发现,每次我不回应你时你都会生气?
听到他冷静的提醒,我一下子也冷静了不少。如果放在以前,我可能会继续生闷气不说话,或者顶回去。但那段时间比较特别,我和老公在同时学习《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心理学专业的两口子第一次开始真正意义上进行学术交流,慢慢的自然过渡到自我分析、互相分析,虽然少不了”野蛮分析“,但彼此沟通确实多了不少,经常交谈到半夜1、2点。
”好好觉察一下“算是我们那段时间的一个暗号、一个”暂停键“,提醒双方跳出当下的问题更多的理解自己,包括负面情绪。(这一点常常导致我们无法”正常吵架”,吵架现场会随时切换成“剖析"现场)
他说的确实有理,这样的场景绝对不是第一次,不论他是不是故意的,只要他在沟通中保持沉默,我心里都会不舒服。
我开始陷入思考,先不去讨论当下这件事本身,也不去评论我爱人的行为,我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情绪反应呢?
几天后,我开始慢慢明白发生了什么,一些相关的记忆开始涌现。
小时候,妈妈似乎总是有很多的忧愁,常常唉声叹息、愁眉苦脸,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呆,有时听到她在厨房里说话,过去看时,发现原来是一个人的喃喃自语。
我常常会兴高采烈的和她分享一些自己的事情,当我问到:”妈,你说呢?“时,安安静静,我仔细观察妈妈的表情,哦,她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想事情,原来,我说的她根本就没听到……
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我的满腔热情只能一次次消散在无声的空气中。
我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我爱人不回应时,我生气的原因。因为我害怕那种不被回应的沉默。
当我开始自我觉察时,我的愤怒自然也就散了,我知道,眼前的事只是表象而已,真正的原因,在于我内心的结。
你可能会好奇,那我爱人呢? 他为什么明明听到我说话,却故意不回应?是冷漠吗?其实不是。
大约1个月以后,有一天睡觉前,爱人忽然对我说:我知道为什么我害怕啰嗦了。
一次长谈展开了。在爱人阿沐的童年时期,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甚至打架,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着,内心极度无助。爸爸情绪容易暴躁,如果这时妈妈能少说几句,那战火可能不会蔓延的那么大。可是,妈妈偏偏喜欢啰嗦,一句、一句、还有一句……,爸爸的怒火也随之升级。每当这时,无助的阿沐都在心里呐喊:妈妈,别说了,拜托了,少说几句。
所以,他一直害怕啰嗦,不喜欢多话,能用行动表达的就不用语言表达。
现在,再回到”一袋橘子“事件的现场,
当我说第一遍时,他心想:嗯,知道了,我一会儿就会把它拿出来;
我说第二遍时,他心想:知道了知道了,一会儿就放;
第三遍时,他心里也已经开始不爽:怎么这么啰嗦?
第四遍时,他的愤怒爆发了。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在超市现场,关于”一袋橘子“的一件小事。但实际上,这是我过去的30年和爱人过去的31年在当下的一个碰撞。
我们都带着过去的敏感、脆弱来到当下,但凡遇到一点“导火索”,“情绪地雷”就被触发了。
所以,“一袋橘子”根本就不是事儿,问题背后的心理故事才是真相。
知道了彼此的心理故事之后,我和爱人知道,指责、讲道理、争对错是没有意义的,与其相互内耗,不如用心理解自己、理解对方。
在以后的交往中,我们会尽量避免触碰对方的”情绪地雷“。我和爱人谈事情时尽量不说第二遍,如果有必要也会间隔一会儿或注意表达方式。爱人会尽量及时回应我,心情不好时会直接告诉我:我这会儿不想说话。这也是一种回应。
即使需求没有被满足,我们也会刻意提醒自己:这是我自己的问题,与其愤怒,不如更积极的表达自我。
抱怨和愤怒少了,争吵和矛盾自然也就少了。
最近的学习和案例督导反复提醒我注意到:不要针对症状工作,而要针对关系工作。症状只是在掩饰内心的冲突,关系才是本质。
有多少夫妻、情侣、朋友、同事,看不到这一点,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事情本身上,讲道理、摆事实、评对错。
内心的结,哪是讲道理和摆事实能轻易解开的。当过多在理性层面纠结对错时,感性层面的情感距离会自然拉大。
如果能跳出问题本身,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自己以及眼前的人,你会看到一个更立体的心灵世界。
当负面情绪来袭时,不妨先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此时的内心正在经历什么?我以前经历过什么?我在害怕什么?我在期待什么?
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此时的内心正在经历什么?他以前经历过什么?他在害怕什么?他在期待什么?
如果能跳出现象看本质,你会更加包容、更加平和的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
问题,在关系中形成;
问题,在关系中呈现;
问题,在关系中疗愈。
目前困扰你的烦恼是什么呢?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地雷“吗?
邀请你跳出事件本身,在关系中重新理解它、理解自己!
在不断的自我觉察中,相信你会遇见那个未知的你!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