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等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物,包括一组成分复杂的化合物。
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人体分泌的雌激素十分相似,能与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出较弱的雌激素样作用,故被称为“植物雌激素”除雌激素样作用外,大豆异黄酮也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脂质自由基。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对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均有治疗作用。对女性特别是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来说,大豆异黄酮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综合征,防治绝经期骨质疏松等,还有助于预防乳腺癌、子宫癌等。
已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和乳腺癌均与机体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但植物雌激素不等同于雌激素,其可选择性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多与神经系统、骨、血管壁和泌尿生殖系统雌激素受体结合,较少与乳腺、子宫等组织雌激素受体结合),在雌激素水平低时发挥作用,作用强度只相当于雌激素的千分之一,所以,适量摄入大豆制品(每天摄入量相当于50g大豆)是不会加重乳腺增生的发病风险及病情发展的。
大豆异黄酮的来源主要是大豆类食品。以全豆制作的食品如整粒大豆、豆粉、豆浆、豆豉等均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属于水溶性物质,容易在加工过程中随水流失,故豆腐、豆腐干、豆皮、腐竹等大豆制品不是大豆异黄酮的良好来源。
同理,烹调时浸泡,大豆异黄酮可损失约16%;炖煮则损失28%。此外,煎炸会造成大豆异黄酮的分解破坏,油炸则损失36%;烘烤也会降低大豆异黄酮的活性。发酵豆制品如酱油、腐乳、豆豉等不但不会损失大豆异黄酮,还会提高其活性。豆油中几乎不含大豆异黄酮。
王兴国《吃的百科》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