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二·七一】
霞裳与其父役于慈湖,舟覆江中。时当腊月,两人赖衣裘,故浮水不沉。有救船至,父曰:“我老矣,速救我儿!”儿曰:“不救吾父,我不受救!”父子推让,适又有船来,遂得两全。陶京山明府赠以诗曰:“本是龙门客,龙宫今到来。孝慈应默佑,风浪不为灾。”其孙涣悦亦赠云:“从今吸尽西江水,吐属文章更不同。”
刘志鹏,字霞裳,山阴人,诸生。袁枚弟子。
慈湖,位于宁波江北慈城镇北门外的阚山脚下。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房琯为县令,房琯上任后,把慈溪县治迁至今慈城浮碧山以南,仿效古都长安一街一河双棋盘,公共建筑左文右武的格局重建县治,并下令开挖慈湖,以灌溉农田。据史料,慈湖历史上曾名“阚湖”、“德润湖”、“普济湖”等。南宋著名学者杨简隐居湖边,他说:“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故更名“慈湖”。
陶绍景,字京山,江苏上元人。清乾隆三年 (1738年)解元,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台湾知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署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
陶涣悦,字观文,号怡云,江苏上元(今南京)人。袁枚同年陶绍景孙。嘉庆十二年(1807年)中举人,官至户部郎中。著有《自怡轩初稿》。为袁枚诗弟子,得随园衣钵。《小仓山房文集》卷二一有《陶怡云诗序》
【闲言碎语】
袁枚的弟子刘志鹏与其父,在慈湖给官府出劳役时,翻船落水。幸亏是冬天,身上穿的棉衣,略有浮力,暂时没有沉底。恰好有船路过,为先救谁的问题,父子俩还有一番争执。好在又来了一条船,才把父子二人同时救了上来。有惊无险,皆大欢喜。袁枚的同年陶绍景与其孙陶涣悦都赠诗表示安慰。在陶绍景的诗里,有句“孝慈应默佑,风浪不为灾。”在此句中,既记录了刘志鹏父子遇险慈湖时的父慈子孝之行,也巧用了慈湖得名的历史故事,所以得袁枚赞许。
慈湖得名于慈溪,而慈溪则因为东汉时期著名孝子董黯而得名。史书记载,董黯,字叔达,一字孝治。会稽句章县石台乡(今浙江省余姚市大隐镇)人。汉江都相董仲舒六世孙。董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而事母至孝,终年以打柴为生,侍奉母亲。母疾,思饮故里之水(因大隐濒临姚江,古时遭咸潮入浸,其水味苦涩,不适于饮用),他竟然每次来回二十余华里到大隐溪上游永昌潭担水奉母,据传在途中绝不转换肩胛,为的是把肩前的纯净水供母饮用。然故里之水离家甚远,不能常致,董黯即在外婆家(今章山村永昌潭)旁筑一陋室,汲水供母,母病得以好转。董黯家的东邻王寄,虽家道殷富但秉性顽劣,事亲不孝。有一天,董母与王母闲聊,各自谈及儿子孝与不孝之言,恰好被王寄听到。王寄嫉恨董母,待董黯离家外出时,去董家辱骂殴打董母。董母由此卧病不起,不久而逝。董黯愤极,思及王母年老,暂未动手。他把斧子放在枕头下面,天天枕斧而眠,不忘复仇。几年之后,王母亦因病而卒,待王家办完丧事,董黯乃斩王寄之首,以报母仇,祭奠母亲亡灵,然后自缚向官府自首。汉和帝闻其孝心,宽宥其擅杀之罪,并诏他为郎中,被董黯所拒绝。后受皇恩俸禄,隐居终老于大隐。慈母孝子的故事很快为众人所知,人们把大隐溪叫作慈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此地始置慈溪县,县治在今之慈城。南宋著名学者杨简隐居慈城时,筑室湖畔。他说:“溪以董君慈孝而得名,县又以是名,则是湖宜亦以慈名”———既然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当然也要以慈名湖,取名“慈湖”。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董黯的故事与2018年2月15日农历大年三十在陕西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发生的张扣扣为母复仇杀人案类似。这一天,张扣扣为母报仇,刺死了上坟返途中的邻居王家大儿子和三儿子,随后到王家将王家父亲刺死。不过,张扣扣的结局没有董黯圆满。2019年1月8日,汉中中院一审当庭判处张扣扣死刑,其当庭上诉。4月11日,陕西高院驳回上诉维持死刑判决。7月17日,最高法院裁定核准张扣扣死刑。张扣扣于17日上午被执行死刑。
中国封建社会崇尚以孝治天下。在遇到因为孝而复仇杀人案件时,犯人常常由皇帝赦免,但也遭到大臣的反对,认为“一人不死,天下受弊”,担心引发在 “孝亲”旗号下的杀人犯罪之弊端。大文豪韩愈,除了会写文章,也是皇帝身边人,担任过“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书等。他对类似事件也发表过意见,觉得不好处理:“不许复仇,则伤孝子之心;许复仇,则人将倚法专杀,无以禁止。”最后,他只好提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有复仇者,事发,具其事下尚书省集议以闻,酌处之”——遇到孝子杀人复仇的案子,将案情呈报中央,大臣们集体讨论,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