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的行动营打卡结束了。为了给自己这一阶段的努力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总觉得还是要写点什么作为最后的结束。
当我开始重新把自己阅读过的书单,进行罗列,一边整理一边感受着这十六天的打卡回忆,打完最后一本书名,我突然笑了。哈,你居然还是有勇气去完成。
那些已经成为过往的样子,却是刻画成长的每一笔
想起掐点打卡时,小伙伴们替我紧张的那些急切,甚至自己眼看着时间逼近,连不上网络时,心脏都微微颤抖的那一刻还假装淡定的样子;
想起因为时间紧张加班完,下班后飞跑回家赶点打卡鸡飞狗跳的样子;
想起自己在加班的时候几次偷偷溜到一个地方去打卡,害得我师傅以为我加班加得有情绪了还安慰我的样子;
想起已经连着两个星期天天加班好不容易中间休息一天的时候,还完全用来读书输出,一副势不可挡的样子;
想起当打卡任务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回答牛牛的班班抛过来的那个“给进行到现在的行动营打分”话题时,我很不客气地说“感觉为了打卡,生活被打乱了”的孩子气样子;
可是也就是在那个周末,利用了刚好可以休息的一天,调整了一次打卡步伐。
现在回想起来,回复班班一个字一个字打完的那些话,也是自己给自己整理的问题梳理。越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也是记录着我的变化。
读什么书跟与什么人交往很像
读书的过程,也是因为要打卡的约束。某些书,读的时候就有种“硬着头皮”逼自己的感觉。虽然群里分享读书输出经验说要选自己有好感的,有兴趣的,发现不行马上换一本。可是我自己给自己的说法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半途换书,人家都能出版的一本书,怎么好歹也肯定有值得你欣赏的地方!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你真的读完或者将近读完的时候突然对这本书的好感改观了。嗯,大抵读一本书和了解一个人一样,你不能每次都只挑第一印象好的去了解交往,你还是要尝试去了解那些不太“看得上眼”的,因为金子常藏在沙子里。
读书的过程就是演绎串联的过程
古人说,融会贯通,这个是要在读书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生的。
巧合也好,奇妙也好,真就在这无意中选择的书单里,就恰逢感受到了那种,矣,这书里讲的跟昨天那书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耶。看着今天的书时,突然警觉,不对,前两天那本书说到的要批判性思考地提问,那这里说的这个就有待推敲了。
总会有那么些像是安排好了的剧情,在你读书的过程上演,你从中当旁观者也好,做当局者也好,都有值得体会一番的意义。
这个仪式感的行动带给我的改变——你没有想象中了解自己,你也比想象中了解自己
想要加入行动营,一是因为好奇传说中的“行动营”是什么样子。(不管别人说得多好或者多坏,自己没有真正体悟过的我都不太愿意相信。就好像当初考上大学时,别人就说你这个大学学风不好什么的,我就说,那正好,去读读看怎么个不好法。)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要给自己一个挑战,看看自己有多少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想要去做出一些改变。所以,在打卡的这半个月里,时常观察感受自己的内心,也记录大概的时间花费,以及在各种时候读完书时冒出来的一些想法反思。
工作、加班、生病,你可以有很多借口和理由;早起、见缝插针、提高效率,你还是有很多途径和办法。你以为自己就快做不到了,可是结果是其实也还是可以的;你以为自己可以很愉快完成的,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简单。你没有想象中了解自己,你也比想象中了解自己。
写到最后,其实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就尽管试试看!
1次采访稿——致琴芳的一封信
15天阅读书单:
《怎樣讀書》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自卑与超越》
《六项精进》
《我俩的故事:平如美棠》
《14堂人生创意课》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那些怪诞又实用的日常心理学》
《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
《不如任性过生活》
《活着本来单纯》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
《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学课》
《由内向外看世界——佐藤大的思考法和行动术》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