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古代常有些英雄人物,由于作了一些违反人们通常观念的行为,被称为枭雄,甚者遭遇非议。我认为论英雄当忘其疵,所以用离经叛道的手法写了这篇文章。敬邀各位转发关注,感谢支持!
前面是文言,后面是白话。白话并未逐字翻译自文言。
枭雄论——读曹操《求贤令》三篇有感(文言)
古之儒人,每好曰忠孝仁义。观曹操之《求贤令》,其举才未以仁孝,而世亦多责操以忠义。论英雄当忘其疵,故属文以记。
吾闻之: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何哉?豪杰之疵,庸人之乐也。碌碌者不知自耻,喜求见人之私短以非笑之,而饰以忠孝仁义,何性之险也?况忠孝仁义,英雄之末节,何足以非之?
世之治乱,一如人之康疾。平居无事,则唯食五谷,一日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死。忠孝仁义,世之五谷也。及其病,则刺之以针石,苦之以汤药,虽毒虫猛物,便于病则食之。人之常不欲者,自刺以针,自苦以药,遇毒虫猛物则远之,所以皆用之者,急于时也。所谓豪杰之士,世之毒虫猛物也。
曹操制北方而平灭诸侯,略定天下,然挟制天子,未为忠也;吴子击齐攻秦而威三晋,然东门一出,母死不归,未为孝也;白起为秦略地于六国,数败天下将,起在则秦无虑矣,然赵降卒四十万人,一旦而坑之,未为仁也;李世民翦隋末之雄,至贞观而接以治世,然伏兵于玄武门,亲杀李建成,犹恐其不死,未为义也。是其事愈烈,则其人愈忍。虽然,不足以责之。何哉?曹操、李世民,有大利于天下;吴子,白起,皆兴其国。向使曹操守其忠,则献帝用事,其能不足制诸侯,世固将愈乱;吴子守其孝,则学不必成,而无能为于列国之间;白起守其仁,则赵无以弱,秦无以强,秦赵之来者难知矣;世民、建成,勾践、夫差也。
是故曹、吴、白、李,皆毒虫猛物,处世之病而革变之时,欲兴利天下而逞其大志,身常临于死地,虽欲忠孝仁义而不暇也。故曰:忠孝仁义,英雄之末节。虽然,亦人之大节,则何以处之?曰:身行仁义,而知豪杰之事也。
枭雄论——读曹操《求贤令》三篇有感(白话)
古代的儒者,常喜欢谈论忠孝仁义。我读曹操的《求贤令》,他奖拔才能并未以仁孝为标准,而世人也以忠义来非议曹操。论英雄当忘其疵,所以做了这篇文章。
我听说,古代的人,有过人的才能,就会由于脱离世俗,而遭受到非议,处于困境。为何呢?有才能的人免不了有些瑕疵,而一些人由于才能不及,想要攻击这些英雄豪杰之士,所以喜欢非议这些人。他们不以碌碌无为为羞耻,反而喜欢找别人的隐私和短处来非议嘲笑别人,表明上则用忠孝仁义来作为非议的理由,性情可谓阴险。况且忠孝仁义,不过是英雄的小节,也不足以用这些来非议。
世道有治世与乱世,就像人健康和生病一样。平常没事的时候,只吃五谷,一天不吃就会饿,七天不吃就会死。忠孝仁义,便是五谷。当人生病,那么就会用针灸刺穴,喝苦的汤药,即使是毒虫猛物,对病有利就食用。人所不希望的,是用针扎自己,喝苦的药,遇到毒虫猛物则远远避开,然而生病了这些方法便都用上了,因为生病是紧急的时刻。豪杰之士,便是毒虫猛物。
曹操统一北方,翦灭诸侯,基本上平定天下,然而挟制天子,并不忠诚;吴起击败齐国,秦国,威震三晋,然而出了卫国的东门,母亲死了也不回来治丧,并不孝顺;白起为秦攻击六国,多次击败天下的将领,有白起则秦没有什么可忧虑的,然而白起一下子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并不能称为仁;李世民统一天下,达到贞观之治,然而在玄武门伏兵,亲手杀了李建成,就怕李建成不死,也不是义。那么事做的越轰轰烈烈,这些人仿佛越残忍。即使这样,也不足以责备。为何?曹操、李世民,对天下有利;吴起,白起,都使国家兴盛。如果曹操守着愚忠,那么献帝便会为政,他的能力不足以约束诸侯,世道当然要更加混乱;吴起守着孝顺,则不一定能够学成,便无所作为;白起守着仁,那么赵国就没办法削弱,秦国也没发强大,秦赵之间的将来难以预测;李世民、李建成的关系,就像勾践夫差,一个必须被另一个击败。
所以曹、吴、白、李,都是毒虫猛物,在乱世革变的时候,想要作对天下有利的事,从而完成他们大的志向,自己也常处于生死之间,即使想要忠孝仁义也无暇顾及。所以说忠孝仁义是英雄的小节。即使这样,忠孝仁义也是普通人大的处事原则,那么如何对待忠孝仁义呢?大概是自己身行仁义,同时也要理解英雄豪杰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