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红颜写到第三篇时,如前两次一样,她们的名字自然而然来到眼前。当曾昭燏的名字从记忆中走来时,随行的还有游寿。想起自己常买的一款护发倒膜膏的包装上,有枚叶子形的标签,印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我不知道宋祁的这句诗和护发倒膜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心里倒是喜欢。读沈祖棻的词时,又想,红杏有尚书,斜阳有香木。她们的名字掩隐在故纸中,然而,她们在各自领域的成就,是有生命的芬芳。
红杏有尚书,斜阳有香木
大凡人们谈到女词人,首推李清照,继而朱淑真。即便是李清照,她的《漱玉词》流传下来也只有六十余首,作品大多佚散。言及近代女词人的名字,寥寥。早些年,在低价甩卖的书摊上觅得一本吕碧城的词选,而后知道了沈祖棻。棻,香木的意思,江南温婉意蕴其间。
1909年,沈祖棻出生于苏州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父沈炳垣是内阁大学士,咸丰帝的老师;祖父沈守谦长于书法,通诗词。家学渊源,自小得益于古典文学的熏陶,善写作旧体诗词,天资聪慧的她学过山水国画和西洋画、苏州刺绣,也尝试新文体的写作。1930年,考入中央大学上海商学院。一年后,转入有文学家汪东、文史学家胡小石等名师执教的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后来,进入金陵大学国学特别研究班,专攻词曲,是国内最早的女研究生之一。沈祖棻的创作笔涉小说、新诗、词作,她的文学创作成就,以词的造诣最高。1937年,她和金陵大学同学程千帆,在安徽屯溪结婚。程千帆研究古典文学,与沈祖棻合作《古今诗选》、《古典诗歌论丛》等作品,夫妻俩伉俪情深,相互诗词唱和被称“昔时赵李今程沈”,即赵明诚李清照。沈祖棻却也是性柔亦刚。
1932年,23岁的沈祖棻创作了一首《浣溪沙》:“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这是她在词选课上填词的一篇作业,她的老师汪东先生读到后,大为惊讶,曰“后半佳绝,遂近少游。”沈祖棻车祸去世后,程千帆整理她的书稿时,把这首词辑入她的词作《涉江词甲乙稿》的开篇。程千帆于词后笺曰:此篇一九三二年春作,末句喻日寇进迫,国难日深。世人服其工妙,或遂戏称为沈斜阳,盖前世王桐花、崔黄叶之比也。祖棻由是受知汪先生,始专力倚声,故编集时列之卷首,以明渊源所自。她在《高阳台》亦有斜阳句:“但伤心,无限斜阳,有限江山。”战争于国于家之深重苦难,在词人心中哀伤至深。她的词未拘于伤春悲秋,清丽婉约的小女儿态。1944年,她听闻衡阳之战中的守城战士以命护城的故事后,悲涕涌胸,挥毫写下《一萼红》:乱笳鸣。叹衡阳去雁,惊认晚烽明。伊洛新愁,潇洒泪满,孤戍还失严城。忍凝想,残旗折戟,践巷陌,胡陭自纵横。浴血雄心,断肠芳宇,相见来生……。战争结束后的民生多艰,流离之苦,她亦是入眼入心入笔端。“感兴亡,伤代谢,客愁赊。虎尘胡马,霜风关塞动悲笳。亭馆旧时无价,城阙当年残霸,烟水卷寒沙,和梦听歌夜,忍问后庭花?”战争烽火连天,国破家离,她没有沉默,在战乱中作的词流传很广。她寄了首《金缕曲》给同学肖印唐,肖印唐读词后“哭泣诵再三,并传观师友”。她的诗词先后有三十多首被谱曲作成歌,“漫云心事无人会,早被巴渝谱作歌。”
她有紫曼的别号,绛燕、苏珂的笔名,子宓的号,这些名字萦满清婉柔软,至柔至情如言情小说女主角的名字。外貌举止温婉的沈祖棻,性情里也有几分俏丽风致,年轻时喜欢在嘴上抹点口红,戏称为点绛唇。她的词,柔中有刚,非直直崩裂的刚。以致她的词在诵读中蕴含着深挚悲悯,或可说,她的词亦是她灵魂的样子。她在给老师的信中写道:“设人与此稿分在二地,而二处必有一处遭劫,则宁愿人亡乎?词亡乎?……愿人亡而词留也。”词和生命相融,生息以词。外孙女张早早,在整理外婆的作品时谈到过外婆是有某种执著的人。她在词作上成就,非仅仅是慧性灵心可为。她的文学理念道出了她词作成就的缘故,也是外孙女所说的“某种执著”。与丈夫论及古今第一流诗人,无不具有至崇高之人格,至伟大之胸怀,至纯洁之灵魂,至深沉之感情……。她以“其作品即人格心灵情感之反映及表现,是为文学之本”为其文学创作理念。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水,至刚至柔,如若与相契的灵魂、骨肉相融,便有风格高华写人间声韵。
沈祖棻在词作之外也写过小说。以《旧唐书·杨贵妃》为故事背景写作了《马嵬驿》,女性之笔写女性视角里的情爱悲歌。更在早期,用流传民间的故事,创作了《辩才禅师》,讲述辩才禅师丢失王羲之《兰亭》真迹的故事。她最爱的还是作词。痴爱《红楼梦》的风流教授吴宓,未读到沈祖棻词作前,甚喜吕碧城的词,读了棻词,称其“女中第一。”她写“一生低首小山词,惆怅不同时”,程千帆在笺曰:沈祖棻戏言,情愿给晏殊当丫头,即此词意。对作词的爱柔情绕指。
建国后,1956年,跟随在武汉大学任中文系主任的丈夫程千帆,到武汉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历代韵文选、唐人七绝诗等课程。她的学生,武大教授吴志达说他的老师沈祖棻,到学校的第一年讲授的是宋词赏析,现在人们读到的,颇受人喜欢的《宋词赏析》就是根据当时讲稿整理的。早在1942年,任教金陵大学时,和学生成立了正声诗词社,作词出色的诗词作品集结成《风雨同声集》出版。醉心志词,以词写史,亦是她的“某种执著”。
安稳日子短暂如风,1957年,程千帆被划作右派下放沙洋农场。夫妻相隔近二十年,相思之苦,唯诉词间。她作《寄千帆》:门外东湖水,秋风起碧波。伤心家似客,附骨病成魔。同室期应远,移居愁更多。幽窗人不寐,漫文夜如何。丈夫不在身边,她带着女儿在武大继续教书。操持、负担一家三代人的生活。1963年,湖北召开李清照学术研究会,她被推选为武大观摩课的主讲人,华中师范学院和武汉师范学院也同时开课。讲课结束后,她被公认讲得最出色。1976年,摘掉右派帽子的丈夫回到武汉。战乱的流离失所,战后,夫妻咫尺天涯,终于等来夫妻团圆。团聚的喜悦如早晨草叶上的露珠,1977年6月27日,她在车祸中去世。1972年,丈夫还在农场,她作“文章知己虽堪许,患难夫妻自可悲。”程千帆和作“巴渝唱罢吴娘曲,应记阿婆初嫁时。”与她患难一生的丈夫整理出版了她的大量遗作,《宋词赏析》《唐人七绝诗浅释》等。她的作品被人们传读,一如她的名字,棻,香木,文字的芬芳生命力不囿于时间的藩篱。
一生痴心考古学
在个人阅读历程里,直到很晚才知道李济,中国考古学之父。同时也读到了考古界里一个女性的名字,曾昭燏。因为她,有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勇气阅读在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那些大师生命后半段的故事。当深具才情的人,以惨烈方式结束生命的时候,有比如鲠在喉更令人难受的感受,像火山深处的滚烫岩浆深深回流地心。
曾昭燏,1909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荷叶乡万宜堂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广祚是晚清举人,母亲陈季瑛是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女,也是陈寅恪的姑母。幼读私塾,14岁时入堂姐曾宝荪在长沙创办的教会学校,艺芳女子中学读书。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外文学,第二年转入国文系。1935年去英国留学,攻读考古学,完成毕业论文《中国古代铜器铭文与花纹》,获得硕士学位,从欧美国家获得考古学硕士学位的女性考古学,她是第一人。随后入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实习,参加了柏林地区及什列斯威格田野的考古发掘。1938年,返回英国,在伦敦大学任考古学助教。现代考古学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中国传统的历史文献、金石学和古文字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接受过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技术的熏陶。考古,又有“田野”性的工作特征,对女性来说极具挑战性,非一般人能进入这个领域。她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考古学女性学者之一,另一位是她同学游寿。
如果,没有战争,曾昭燏大概会在国外继续作研究和教学,至少不会在1938年,毅然放弃英国大学考古学院聘请,回到中国。战争,从未让一个心有所系的人走开,包括女人。
1929年,她考入南京中央大学,1934年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深造学习。她在同学游寿建议下旁听了胡小石讲授的两节甲骨文和金文课后,被恩师的旁征博引吸引,第二学期由外文学改学中文系。冥冥中的转系,注定她和考古学的缘分。师从胡小石先生,在中国金文、文字学、楚辞学和书学得益颇深。
她在柏林实习期间,写作了论文《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和专著《博物馆》,《博物馆》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博物馆学专著,因此,她也国内第一位女性博物馆学家。1938年,在昆明,她回到战火连天的中国,应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的邀请担任该处专门设计员。直到去世,她一生与考古学休戚与共。她在学术上的执著似乎与她显赫家世有某种因果渊源。她的曾祖父曾国潢是曾国藩的二弟。曾国藩在家书中写“望夫人教训儿孙妇女,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俭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曾家后人,多有在文学、艺术、教育、考古和化学等领域各有建树和成就。
曾昭燏不是外貌格外出众的女子,她的聪慧深得恩师胡小石的赞赏。投师胡小石门下后,严格的恩师手写声韵表和说文双声字例,叫她誊录一遍,意在检查她的功底。在老师心中,探求学问,光有向学的热情是不够的。她恭敬认真地誊写好,因之对古文字声韵学产生好奇和兴趣。可以说,踏入考古学,胡小石是她的引路人,并与游寿按旧式拜师仪式,叩首拜师,呈递门生帖,成为胡小石的入室弟子。大三时,和游寿一起钩摹《甲骨文前编》,用蝉翼笺,作为学生买不起当时三百银元一部的《甲骨文前编》,书是老师借给他们的。因抗战回到国内后,她有放弃做学问,想到前线做战地记者的想法,被表搜反对。她对亲人朋友的建议善于倾听思考的分析。就像她在英国求学时曾写信求问傅斯年,在专业的选择上希望听听他的建议。
回国后,投入到田野考古工作,很快做出了成绩。1939年,和在和在伦敦大学的同学吴金鼎王介忱共同完成了《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包括三十八处古遗址、十七座古墓葬的发现,以及部分发掘工作。她任职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40年迁往四川李庄,避难期间,和夏鼐吴金鼎在四川彭山展开工作,发掘了汉代崖墓。考古学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性,她在主持“善斋”青铜器的整理工作时,邀请了同门同学也是她一生的好友游寿一同工作。游寿负责拓铭文字和查史料及研究书体、器物定名,她负责铜器测绘,造型研究等工作。战火不歇,在李庄的日子是艰难的,那些文物在她手里一件件清理、研究、记录和备案时,她明白当初决定继续考古学的研究是正确的选择。
1946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回到南京后要着手建立中央博物院工程,也就是后来的南京博物院,她和博物院的相生相依,直到去世。建国后,她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依然痴心工作,或许如她所言,做考古学,她不结婚,因为家庭会占去太多工作时间。战争结束,百废待兴。她积极邀请恩师胡小石先生调查南唐两个陵墓的被盗情况,并主编了《南唐二陵》。邀请考古界同仁调查南京附近六朝陵墓的情况。1953年,她带队奔赴山东沂南,主持发掘汉画像石墓,用现在的话说,她是个工作狂。发掘工作结束后,她主持编写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直到1964年12月,大年初三去世,她从未停止过考古工作。
时隔多年,当我再次读到她从灵谷寺北塔的第七层纵身跳下的文字时,无法遏制的一个念头是,如果她知道接下来的十年,她的同学,她的师友们即将遭临的灾难,她是不是会庆幸自己的选择?再多的文字,也无从知晓她在抑郁症里的痛苦。生命里很多谜消弥于宇宙,所有通向死亡的方式有怎样的不同?她五十六年的生命之于考古学,呼吸相闻。
金石风骨书香长
看她的照片,眉目沉静,颇有几分英气。沈祖棻形容她这个同学“穹庐谐意飞扬”,傅斯年说她“有刺,让人火起”,她与林徽因、庐隐和冰心并称“闽东四大才女。”她是游寿,考古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历史学,古文字学亦有造诣。读游寿的《随感录》会明白她的特立独行和率性的性情。她在《随感录》中写道:“未满六岁进小学,不穿耳,更不说裹脚。幼年是个顽童,不能正襟危坐写字,八岁时还从树上爬到屋脊眺望全城风景,当然不受小学老师欢迎。”
1906年出生的游寿是福建霞浦人,父亲游学诚是晚清举人,亦是汉学家长于篆、隶、真、草、行五种书体,善绘画。高祖游光绎曾为清翰林院编修,门下学生林则徐是其一。家学渊源,虽是顽童,到底还是耳濡目染,如她自己所言“我玩耍困乏回家,便看父亲画画,写篆隶,自己却从不握笔作书,以耳食略能作短文,思虑速而能安排全文结构,因之老父取其长处,而责其短。”14岁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院,1929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国文系,1934年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生班,和曾昭燏一同师从胡小石。她和同学曾昭燏在考古学上的研究方向不同,她获得硕士的毕业论文是《殷周二代的神道观念》,侧重的是文史兼治,治学国内考古学传统。
晚年,她回忆和曾昭燏一起在李庄的工作的日子,深情地写道:“提笔写这回忆,台城青草,巴山夜雨,又出现在我眼前。四十年、五十年过去了,这批青铜器,曾经和已故曾昭燏院长共同抚弄,反复看它的构造,用薄薄的纸片,拓它的铭文花纹,……在李庄板栗坳一家大院的看戏厅的一角,有时从戏台上传下来董作宾语言、问话,我和曾同志相视一笑。”在受邀参加曾昭燏主持的“善斋”青铜器整理工作期间,她写出了《梁天监五年造像跋》、《金文与<诗>、<书>论证》、《金石文献纂论》等文。后来转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图书馆工作,工作期间先后完成了《冢墓遗文史事丛考》、《汉魏隋唐金石文献论丛》、《金文策命文辞赏赐仪物》、《论汉碑》等文,1947年去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前,移交整理的金石拓片五千五百多种。
游寿幼年顽童性情随着她生命的成长,已然是她个性鲜明的秉性。1946年,因故离开李庄史语所时,留给史语所所长有“傅大炮”之 称的傅斯年信上写道:“平生志在为学,岂较区区作驽马恋栈耶?岂效无懒汉专以告讼为事?即日离渝归东海。”性情之刚,亦才思敏捷,文采灵慧。《伐绿萼梅赋》一文是她在李庄工作期间所作,文中序言写道:“壬午之冬,来游川西。寄居咏南山馆亚门,香飘雪曳,冰肌玉质。顾视绿萼梅一株,蟠矫偃翥,长自瓦砾,南枝如鹏翼垂云,伸覆墙外,盖上有樟楠竹桂,蔽雨露之泽,草木有本性,槎材以望生。明年,余移居海红花院。又明年,主人伐而去之,曰:枝干虬困,伤也。余默然久。……感草木虽无言,而性灵或有同者,遂赋之。”行文细腻,文采清丽,有情观照,述于笔端,写至文末“望东阁兮彷徨,抚余襟兮哽噎。”至情至性,柔情深敛。
后人赞誉她为“百年书坛第一才女”,游寿若知,定当不以为意。但也道出了她在书法上的执著和成就。她在《随感录》中讲到说,如果以书法是艺术,凡是艺术必求 “醇”。自己幼年学碑帖较多,却未怎么下工夫学书,所以她的字始终是一个“生”,没有达到希翼的“醇”。她对书的态度,也是她在考古学上的态度。她说“一切学习,都当从正确入手,求‘取法上乘’”。她的真性情也在她作书作学问上,讲到自己曾经因正书写不好,就改作草书,故意弄出一种吓姿态,炫耀于“笔飞墨舞”。有不少人找她讨问书法的窍门,她说“使我不知如何回答,由于一些人,不去学,而到处找窍门,终于空空如也。”她是恩师胡小石先生金石学派的重要继承人,她的书法如同她的性情,刚显在外,内柔于心,又之在考古学上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拙朴苍健有金石风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