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有用的,不是经常,不是每个地方,不是对每个人,但在有些时候,在特定的偶然情况下,文化就像宝石一样珍贵。”
这是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在其关于集中营的反思作品《被淹没的与被拯救》中写到的一段话。脱离集中营这样残忍暴力、冷漠自私、丧失人格尊严的环境,这段话看起来稀松平常,不会在读者的眼睛掠过这几行的短暂瞬间留下深刻印象。
但当书中在特殊场景下出现这段话时,我受到巨大的震撼与感动,我看到智慧与美的光芒如何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照亮前方的道路,看到了人类在被剥夺尊严的最后一刻如何在经典与文字面前祈求灵魂的救赎。
无数个不同国籍、不同语言、来自不同岗位的人被塞进灰暗潮湿又狭小的宿舍里,在粗暴无礼的训斥与口令下开始疲惫的早晨,当文明的礼帽与大衣被集中营里野蛮与反人性的制度一件件剥离,受害者们无法立即走进麻木的舒适区。
他们恐惧着、战栗着紧握尊严的保护伞,害怕下一秒自己会变成丛林里的豪猪与野兽。这时,一个声音从角落中传来:“你们有谁还记得尤利西斯的段落吗,可以为我念一段吗?”
那时他们仿佛一群受到惊吓的孩子试图从母亲的怀抱中寻求温暖与庇护,在那个短暂片刻里,人们对尊严与文明的敬畏化作了伟大作品中古典而高贵的文字,化作了对精神世界久旱逢甘霖般的热切与渴望。
古老而经典的文字带给我们的影响不仅仅是集中营背景下在人性灰色地带的自我救赎,在每一个平凡又宁静的日子里,读书都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1995年11月25日开始,每年的4月23日被确立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为“世界读书日”,最初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的一个创意,设立的目的式推动更多人去阅读与写作。
每年四月中旬,我都会提前在日历上勾起这个日子,提醒自己去关注世界读书日发布的系列活动以及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中国好书”评选活动。自2013年至今,这档读书评选节目伴随着我从少年成长为青年,从当年搬着小板凳握着钢笔与笔记本伏在茶几上边看节目边记录下来感兴趣的书,到现在手机闹钟上备注着“23号中国好书”。
每一年中国图书出版的进步与繁荣都在陪伴着我成长中对世界的探索与求知,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与塑造着我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每一部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都会在舞台上被精妙地解读与诠释,让读者在文字之下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古典的魅力。
2014年推荐人文社科类图书《敦煌石窟艺术简史》带我走进了大漠孤烟的落日敦煌,在石窟壁画的斑驳古迹中回到北魏与隋唐,在飞天彩塑中感受服饰文化的更迭,也在藻井与经变的阐释中得到佛教文化的启蒙。
2015年文学类获奖图书《装台》在陕味儿十足的方言创作让我走进了戏如人生的舞台,作家陈彦在一队剧院装台工人的性格刻画上栩栩如生,真实地再现了普通人在与命运抗争时的反叛意识与无助,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生存处境的感知与思考。
《装台》是初读时不觉惊艳的现实主义作品,但读罢却使人回味良久,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会在生活中的很多瞬间不自觉地想起书中描写的某个人物或场景,如此自然、真实。正如李敬泽在评论此书时写到的那样:“此处是盛大人间,有人沉沦,有人修行。”
前两天看到腾讯视频上分享的一期关于读书心得的微访谈,每个人的采访时长约三分钟,采访对象是一些我们熟知已久的作家、学者与媒体人。虽然采访时间很短暂,但简短的节目中有几个关键词非常吸引我:启蒙、传承、快乐与代表。
首先提到的关键词是启蒙,其中在采访梁文道时,他说道:带给他启蒙意义的书是一部四千页的字典,因为字典是一部很神奇的工具书,对一个字的解释中都会包含字典中的另一个字,它教会了我如何寻找文字之间的关联,建构一部作品内部的联系。我想启蒙在每个人的阅读旅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轻叩起图书大厦的门闩,让我们第一次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忽然想起自己曾与字典之间也有过私密的交流方式,高中时期语文试卷中有成语辨析题,刚念高一时这一类题总是让人头疼,于是就开始每天翻看成语词典,把它当作闲书来读,果真在词后的解析里习得了很多陌生的选段,也磨练了阅读注释的耐性。后来读在大学期间《浮士德》时,面对篇幅巨大的注释时,我也能先通读注释再结合原文理解,不会觉得枯燥。
传承是节目中提到的另一个关键词。学者邓晓芒在谈到传承之书时向我们讲述了少年时期跟随父亲阅读《资本论》的故事,他说那时候初中刚毕业,沉不下心去读这样理论化的书籍,并没有仔细阅读,但是父亲对《资本论》的潜心研读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后来从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邓晓芒的母亲是资料室的管理员,因而他在年幼时便在母亲的引导下开始走进文学的殿堂,《鲁迅全集》带给他文字运用的初步认知,沈从文的作品滋润了他对文字之美的感受。
青年时期他常与同侪探讨经典作品,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培养成为他插队期间的良师益友,也在润物细无声之间培养了青年宽阔的胸襟与气宇。传承是影响一代代读书人的深刻记忆,从父辈那里接过他们对真理的求索与文字的敬畏,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远行,何尝不是一种使命与慰藉?
世界读书日是一个铺天盖地都在谈论读书的日子,似乎这一天的我们要开始计划一个长长的读书清单,但其实每一天都是最适宜的读书日,就像道长“看理想”今日的标题一样:许多事,不必执着于一天。
读书是安静的,温暖的,私密的,也是天长地久的生活,但我们依然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谈论起读书的话题,彼此分享,共同探讨,聊聊这个陪伴每个人成长的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