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寒假,你家娃最近在干啥?难得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撒开了放风,我们家小朋友恨不得天天下楼找小伙伴玩儿。
五六年级的大孩子了,一般我也不跟着,前几天刚好从超市回来,遇见一群小朋友扎堆儿在小花园里游戏。几个男孩子一会儿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一会儿在器械上一边运动一边斗嘴,一会儿干脆嘻嘻哈哈的追打着跑几圈,场面和谐又欢腾。当时太阳正好,我也不急着回家,就站在那儿听着旁边的两个妈妈聊天。
“哎呀,我家这孩子,自从放假后就天天要往楼下跑,一下午一下午的不着家,也不知道有啥那么好玩儿的。”A妈妈满脸的不悦吐槽道。
“放假不就这样嘛,”B妈妈笑着接话:“我倒喜欢他出来跑跑。不然在家就是抱着电脑和ipad,不是打游戏就是看视频,还不如出来运动运动呢。”
“那就好好去运动啊!我们报了羽毛球、篮球班,他都很喜欢的,那不也是玩儿嘛。活动量够大了,怎么还总惦记着出来疯啊?”
“你不喜欢他出来玩儿啊?”B妈妈有点诧异。
“谈不上不喜欢,我就是觉得出来待这么长时间挺……没营养的。你看他们,就是说话、疯跑,说是玩儿,又没个啥意思,哪怕打个牌玩个游戏呢,总也有点动脑筋的效果;要不就真去运动,也能锻炼身体。每天一出来,不到天黑都不回家,多浪费时间啊!”A妈妈叹了口气,话说的语重心长,马上引起了身旁人的共鸣:
“这么说确实是啊,毕竟没几天就要开学了,还有好多作业没做了……”
如果说家长和孩子对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寒暑假绝对是个典型。在孩子眼中,假期就是应该“纯玩儿”的,不需要上学,最好也别有啥作业,每天想睡到几点就几点,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但在家长看来,假期是查漏补缺的机会,是集中复习的黄金时间,是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啊!虽然不上学,但每天有一半时间留给你“玩儿”已经很多了,怎么能不安排“有营养”的任务呢?
当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唯一正解,甚至压根就没意识到对方还有另外一种跟自己完全相反的“默认看法”时,麻烦就来了。
说实话,我太能理解“看见娃闲着就浑身不舒服”的老母亲了,因为我就经常有这种感觉。看着娃吊儿郎当、磨磨蹭蹭的在家里东摸摸西看看,“时间管理”的敏锐度就蹭蹭上蹿:有这功夫,都能多做半张试卷了,要不读几页书也好呀,这可都是你将来考试、升学的硬技能!孩子们咋就这么短视,一点未来的紧迫感都没有呢?
可是,我们的这种紧迫感是打哪儿来的呢?追根溯源,虎妈狼爸的教育理念一定难逃其咎。蔡美儿的《虎妈战歌》让这种专制式的管教方式名声大噪,但在那之前,在中国、甚至是整个东亚地区,以竞争为基调的教育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已经成为默认基因,或多或少的写在了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从多年前“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宣传到近几代人越来越卷的教育现状,再到当前流行的双减政策下孩子和家长都越来越累的实际情况,被裹挟在教育洪流中的我们似乎已经麻木了,除了紧盯着考试升学的政策方向,甚至都不愿意再去想——孩子们的“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
倒不是我有多高深,非要去想这么高大上到虚无难以掌控的宏大课题,而是……实在是在“假期要不要完成妈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个问题上,我跟娃的拉锯战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家里无法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程度了。
理智上我知道更应该长远的考量“孩子长大以后能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但此刻我真的只想解决“看着他浪费时间我心里实在难受”这个现实问题。
作为应试教育体制的受益者,我能想到的方法依然是——读书。这一次,我看到的是《哈佛妈妈的海豚教养法》。选择这本书的原因也很简单,作者希米·康毕业于哈佛大学——显然属于教育体制下的高级成功者),是拥有1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面对实际情况经验丰富,还是亲子教育领域富有影响力的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不仅做得好而且能讲明白。
我就想知道,这个在我看来似乎无解的教育困扰,是不是真的能找到一个能自洽的解决方向。
在书中,作者把自己提倡的、和“虎式教养”相对的教养理念,称为“海豚教养法”。她认为虎爸虎妈的教养方式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不仅无法满足父母“让孩子赢得真实世界的竞争”的目标,还会导致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严重失衡,甚至带来身体损伤、人格缺失、成瘾行为、自伤乃至自杀的倾向。
与老虎相对,作者提倡“向海豚学习”,培养CQ!
· 创意(creativity):现今的商业领袖把创意视为未来最重要的能力
· 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重点不在于知道“对的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问“对的问题”
· 沟通(communication):你可以拥有全世界的原始资源,但如果你无法在不同媒介上有效表达你的想法,那还是没有用
· 合作(collaboration):不管是在家庭、职场还是全球社会,能够在团队中学习并启发他人才是今日的制胜关键
即使完全不了解儿童精神科,被迫混育儿圈多年的我也能一眼看出这四个“C”为啥会被定义为“21世纪必备技能”。可是这跟海豚有什么关系?
创意:海豚制造“工具”来狩猎和觅食,譬如把海绵套在喙部,在海底寻觅食物
批判性思考:海豚可以发现和解决许多类型的问题,像是捕鱼器
沟通:许多科学家把海豚用来沟通的口哨声、啸叫声和身体姿势当做实际的语言
合作:海豚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狩猎、游戏和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跟群体在一起
这样看来,海豚的日常活动都确实都精准的对应着CQ技能的发展要求;那么,观察这种公认聪明的动物、发现它们成功的关键所在,然后有意识的学习它们的做法,不就可以针对性的提升我们和孩子的“必备技能”了吗?
对于这一点,作者也直接清晰的给出了她的结论——通过玩乐发展CQ!
海豚会玩海草、泡泡,做特技动作,发出口哨声,啸叫声,甚至跟人类玩。海豚经常会被“挚友”吸引,也就是拥有相似玩乐兴趣的其他海豚。通过玩耍,海豚学习如何跟同类及周遭世界互动,他们利用玩耍来习得和演练所有必备技能,这样才能在广阔多元有危机重重的海洋和河流中生存。海豚的游戏可能包含策略竞争以及花大量时间发展捕猎和打斗技巧。在玩耍的时候,海豚似乎也会彼此培养感情,练习游泳技术和精进领航能力。跳出水面对他们来说是另一种游戏,或许也有为了未来而练习领航和捕猎的目的,不然就仅仅是为了好玩。
啥?玩儿就能发展出孩子未来必备的技能?这谁不会啊!
如果你这么想,可能还真就错了!无论是你还是娃,平时说“玩儿”的时候,都是一个大而抽象的概念,很多你随口说出的“玩儿”其实并不是希米认为的“有效玩乐”。
希米认为,有好处的玩儿是“发散式”,而非“收敛式”的。
发散式玩法没有组织,很自由,可以探索用不同方法去做一件事,而非找到“对的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创意,没有绝对的答案;而收敛式玩法比较没有创意,因为它又组织、规则或“正确”答案,例如某些电动玩具(并非全部),还有现代的乐高(要求按照说明书的做法拼搭的积木)。
发散式的玩儿如何培养孩子的技能?关键就在于“没有固定规则”,想要能玩儿起来,就必须主动创造规则。它要求孩子必须适应环境,同时利用和发展认知框架和弹性思考来面对各种状况。
如果是独自一人,玩儿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或借助物体实现。前者,无论是跑、跳、转、扔、接,都要求进行动作思考,科学家认为“创新、弹性、适应和柔韧都源自动作”,这些举动能帮助我们认识周遭世界,准备好面对“不可预测和非比寻常的事物”;后者,无论是敲东西、打水漂还是挖沙子,操控物体都会让大脑产生复杂的回路,发展出来的能力不仅仅限于身体操控技能。
如果是一群人,可玩儿的就更多了:运动、打闹、讲故事、角色扮演、庆祝仪式……除了必要的身体活动和社交技能,这个过程对于活动组织、沟通共情、观察讨论、尝试错误、分工合作、解决问题……都是非常必要的锻炼。
人会跟其他人玩不只是因为好玩,还因为他们渴望被接受和得到归属感。社交游戏是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如果你有机会观察刚出生不久的小猫或小狗,就会发现它们常常“打着玩儿”:拉扯、推挤、扭打,甚至是撕咬——它们通过这些在我们人类看来似乎凶狠不友好的混乱动作来发展情绪控制和社会觉察能力。很多其他动物,像是小狮子、小老虎幼年都有这样的行为。玩耍的过程,它们会在兄弟姐妹身上得到适当反馈,练习出手的轻重,把握玩闹和攻击的微妙差别。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见到小朋友因为“没轻没重”不小心弄疼了别人,如果家长会抓住机会帮助孩子感受和理解不同的互动力度,他们很快就会建立起自己的自我控制体系。当然了,如果没有更多的机会(常常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儿)重复练习,再重要的技能也可能会被遗忘。
打闹游戏……能帮助孩子编写和解读社交信号。一些不参与激烈运动或比赛的孩子缺乏紧张控制能力,他们长大后难以控制暴力冲动。特别是对男孩子来说,儿童早起的大脑游戏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技巧以控制愤怒与攻击行为。
同时,希米也提醒我们,并非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属于“有效玩乐”。就像前面的A妈妈给孩子报的羽毛球班和篮球班,虽然运动量足够,孩子也喜欢,但这些并不能取代看似“没有营养”的孩子们之间的互动玩闹。
在竞技体育中进行的运动对健康来说并不够。当运动伴随着压力和过度竞争,心理效应就会下降。当孩子知道教练和父母正在评估他们,目的是要获得胜利或“表现更好”,而非活动筋骨、发泄精力或开心玩耍,他们就不会得到休闲运动带来的情绪提升的效果。
发现了吗?培养CQ所需的玩儿,需要专门给孩子们安排时间——海豚父母需要确保子女能够从事让他们放松的活动;但被安排的时间却最好不要由我们来安排内容——把主动权给到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协调,商量出该怎么利用玩乐的时间。这个过程本身也是“玩儿”的一部分,就是在有效的推动CQ的发展!
看到了吧?想让孩子健康成长、拥有未来所需的关键4C技能,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玩儿就可以了!
然而,这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难点所在——
现代社会的产物,像是汽车、电梯、手扶梯,尤其是“盯着屏幕的时间”,让我们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今的父母必须更努力才能创造出体能活动的有利环境。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看到孩子闲着就难受”的毛病,就不难理解希米的意思。相比于“让不让娃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平衡他假期在家每天花在电脑和ipad上的时间显然更有挑战。
我听过太多父母吐槽:“我家娃动都不想动,只想看手机、刷视频、玩电子游戏。”可是希米却说:
事实上,这些欲望跟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并不是他们天生不想动。特别是年幼的儿童,他们之所以会有屏幕时间,都是因为父母允许。
我知道你此刻可能很想争辩,但先别着急——想想有多少次,我们因为想自己想睡会儿、歇会儿、跟朋友聊会儿天,或者干脆自己刷会儿手机,就放纵孩子在屏幕前保持安静——我并不是说家长不可以拥有自己的休闲时光,正相反,照顾好自己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事实是,如果我们愿意,完全可以主动创造更多更好的休闲机会,和孩子一起享受那些有效培养CQ的活动。
无论如何,要创造出一种注重规律户外和室内活动的生活方式并非不可能,特别是对一有机会就想跑来跑去的小朋友。让全家一起完成简单的任务,比如园艺和家务。养一只活泼的宠物,例如狗,它将强迫你到户外。培养一些户外兴趣爱好,像是徒步骑自行车、游泳、露营,任何能让你乐在其中的活动。
说到这里,我很庆幸我们家有个固定的休闲习惯,就是一家三口到户外散步。远一点的,去上海各大公园绿地游玩打卡;近一点的,离家不远的河边小树林是每周必走的固定路线。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来回的地铁公交时间,只要我和老公都不看手机,孩子都会特别乐意和我们天南海北的聊天。
从对历史事件的纵向回顾到近期新闻热点的观点交流,从在学校里遇到的点滴小事到听爸妈分享当初的故事,当然也可能是吵架斗嘴。
而且我发现,我家爸爸总是在户外活动时变身小孩儿,跟儿子各种抬杠,一言不合就打闹起来,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随手从旁边的树枝上摘几个小果子远投互打;
一个跑一个追腾挪躲闪的“捞大鱼”;
一把抓住娃伸腿拌翻轻轻撂倒在地;
玩着玩着就从“老鹰捉小鸡”变成了“丢手绢”的变形游戏……
这些轻量级的跑跑跳跳的真能起到多大“锻炼身体”的效果吗?不重要~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特别,真正让我们沉浸其中的并不是“做了什么”的内容,而是“我们一起做”这个形式。
我希望,多年时候,即使孩子已经离开他的原生家庭,回忆起自己成长中跟爸爸妈妈一起共度的时光,除了温馨和严肃之外,这些活泼甚至有点疯疯癫癫的愉快氛围,会成为他暖色调的“人生底色”。
休闲“recreation”这个词由前缀“re”(重新)和词根“create”(创造)组成,我们通过休闲运动而非嫉妒竞争的运动,才能真正充电和再造。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娃的寒假还有一个星期左右,我们家的对话风格一反常态——只要天气好,我都会心机兮兮的凑到娃跟前问:你要不要下楼找小朋友玩儿会儿?或者咱们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