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焦虑的时代!” 很早开始,就有人这么说。
最近朋友圈火爆的一篇文章,也提到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hina Mental Health Survey, 简称CMHS)2012年对全国近4万名18岁以上的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终生患病率为7.57%,其次是心境障碍和酒精药物使用障碍。
这似乎也在印证着无数人共同的感觉,举目四望的茫茫人海中,有不少面露忧愁、心怀忧虑的人们,焦虑着,摆荡着,像一个个红点,连成一片。
当有焦虑的来访坐在我面前,我也深深感受到ta的焦虑、无助、迷茫和惶恐。当我也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焦虑时, 我对此更深有体会。
“您能告诉我怎么办吗?有什么办法让我可以现在就降低一些焦虑。”
我会告诉ta我能感同身受那份难挨和无助,但我没有灵丹妙药能让焦虑短时间内缓解。虽然从技法层面,我们可以尝试呼吸练习、冥想、运动、倾诉等行为来缓解焦虑,获得一时的放松,但这就像是雨天,我们可以打伞、穿雨衣、躲在屋檐下,雨却停不下来。我们期待一个晴天,阳光下每片叶子、每个表情都清晰明亮。
所以,我们要探索一个答案 “什么让我焦虑”。
不确定,让人焦虑。
“我30岁了,工作不上不下,继续留在这里,不知道那个机会能不能得到;如果换工作,好像现在市场也不景气,会不会比现在更糟糕。”
“我现在有个快一岁的宝宝,我不知道是应该再多陪伴他一些时间,还是早点回到职场。”
“我们在一起2年了,她还不错,但也有些缺点,现在家里催着结婚,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合适的那个人,真的结婚了会怎么样,万一又觉得不行怎么办呢?”
······
很多事情,我们没有确切的答案,只有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可获得的有限信息去猜测出几个可能性,并感受到难以抉择的煎熬和对负面可能性的焦虑。
有人会说,多聚焦在正面的可能性上不就好了,积极一点。但事实情况是这就像个口号,只有声音,没有效果。
为什么会如此困难呢?
经济学里有一个“损失厌恶”理论,指人们面临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的时候,会认为损失更令他们难以忍受。同样数量的损失带来的负面效用是同等数量的收益产生的正面效用的2.5倍。
所以,当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可能的好与坏时,可能彼此的优劣程度不分伯仲,但坏结果,也就是损失带来的恐惧与难耐,却比好结果带来的喜悦和收益强烈了2.5倍的。如果在你的过往中,有让你深深遗憾的错失,那么难受程度就不止2.5倍了。不是我们不想积极面对,而是可能的损失令人无法接受,痛苦万分。
而且,负面情绪很容易变成黑洞,吞噬掉思考能力和希望感。
所以,你可以做的是,想办法让焦虑慢下来,制造一些暂时的放松时刻。前面提到的运动、呼吸练习、冥想、倾诉、写作等等,都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当然,如果焦虑影响了你的睡眠、饮食、日常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时间超过1个月,最好去医院看看,通过药物来达到缓解的目的。
缓解后,还会复发吧?
是的,这极有可能发生,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你是只对某一特定情况焦虑,还是忧虑重重?是什么让你对这样的情况感到害怕、难以控制、失去信心?
独自探索这个答案不太容易,因为我们有思维定势和认知的局限。我们能想到的答案,无非是来自于自身可获得的一切资源,而一个人可获得并吸收的资源实在有限。所以从专业的书本、专业的人士那里,可以得到更多且专业的视角,加速这个过程。
同时,探索答案的过程本身,也是在耐受焦虑,学习应对。
后记:
今天,为了增加一些应对焦虑的希望,多一些确定感,我约了一二好友吃饭,买了一盆龟背竹和一束鲜花。
生活继续,欲念不息,焦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