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被创造出来的,是目的的结果,并非像云风雨晴那样,“巧合”来到,这就意味着,诗歌是有价值的,并且,它的价值不能离开人而独立存在——它对人之外的自然万物没有意义——文字对智慧之外没有意义。
放到一个没有定论的东西上,比如诗上,任何人都可以做价值的尺度,读者,确切说,是诗的感受者(包括诗作者),才是诗之价值的创造者和运用者。
总观点:诗的价值立足于读者读诗的目的
理性的本质特征是“目的导向”,人运用他的思维没法不出于一个目的,简单说,如果你不想拿起一个杯子,你就没法拿起它,同理,如果你不想“打开”一篇诗,你就没法“打开”它——即使只是“观察某一个杯子”,你也需要“观察”这个目的,才能行动。而没有人的参与,一个纯粹的文本是“死”的。
那么,一个人“打开”一首诗正常来说会出于哪些目的呢?
1.有趣——诗应具有愉人愉己的功能
“有趣”要求,基于心理的舒适区理论。
每个人都有愉悦自己的需要,在一般阅读中,“烧脑”是“超纲”的。
什么叫有趣?参考玩游戏:①看似真实,其实高度抽象,现实中的许多工作非常复杂,重复并且强制,但游戏里却不同,因为游戏把工作环节“令人不舒服和不方便”的内容都去掉了,并且,实在不爽可以不玩啊。
②总体难度适中,关卡之间难度增幅不大,但新奇感一直在补充。既要放松精神,又不能陈旧无聊。
③快速反馈机制,及其中隐藏的交互性,游戏提供的参与感,可以说是其他娱乐形式不能企及的,这依赖于一种快速反应机制,简单说就是“指哪打哪”,并且无论结果如何,立即得到反馈——每个反馈都有意义、易理解、可以被执行。
读诗和玩游戏在这些方面是否共通点呢?有,①诗同样是高度抽象的艺术,②诗可以做到理解难度适中,而内涵层层深入的,③理解诗是对诗的二次创作,这就是隐藏的交互性。理解诗的过程是记忆与文本契合的过程,类同于不可证伪的描述,诗具备筛选和选择性强化某些特定记忆的能力——与诗联通的那些反馈也是有意义的。
所以,诗可以是有趣的。
如果诗还想要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说与游戏及其他娱乐方式争抢什么地位,它也应该做到有趣,并且,这并不是没有基础的。
2.有观点——诗应提供新奇的视角
“有观点”要求,基于心理学习区理论。
探索和解读世界是每个现代人的主要行动导向,现代信息社会几乎没有人能够离开信息并且否定思考——消解探索和解读世界的冲动。或者说,消解了该种冲动的人,就是我们日常定义的“虽然身体活着,但其实本质已经死去的淘汰者”,很少有人能够平静地接受这个“污名”,另一方面,获取信息、跟踪流量,已经成为了许多普通人的生活习惯,即使他们不需要那么多非本职的信息也能过得很好。
在长期的信息生活中,几乎自然而然地,我们会渐渐寻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高效能方法,用于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效率、系统性,以及信息的质量等,其中主要有:学科系统构建和联机学习者,前者是缺什么补什么,后者就是不知道缺什么,我们一起讨论讨论,一起说说自己的观点,看看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方面是由于个人思考的局限性而没有想到的。
这两者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读诗应该属于被动地联机学习者,那么一个新奇未知的观点比一个陈旧已知的观点更能吸引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不是吗?
诗可以提供这种价值。
3.诗应高效满足个性的审美需要
对诗歌自命为“懂”的人,一般都已经养成了个性的审美观念,对诗歌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这些人之间其实大有冲突,要求关注现实的,就有反对他、要求浪漫的;有要求严格押韵,就有反对他、要求自由的;有要求遵照传统的,就有反对他、要求革新的。归根结底,谁都没有话语权,都是“小众”。
故此,也称不上以谁为标准,没有这样的公论,但是,大部分人的审美观遵循无意识的心理模式,无意识的心理模式包括六个方面:互惠对等、承诺一致、社会认同、固执喜好、服从权威、偏好稀缺品,得益于两千年之积累,大部分人的审美观念同质化严重,自以为很有特点,并且态度坚定。
如果不需要实践的话,静态的审美观确实也够用了。
本段的重点不在于具体有多少种审美观。我的观点是,大部分人的审美观大体一致,只在是细节上有所差别,凭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我基本上不认为有什么审美观念不被覆盖。
换句话说,一个诗人应该有明确的态度,对于审美具有明确的要求,而无论他持有什么态度,具有什么要求,他都不会孤独,重点在于,他能否走的足够远——诗能否高效地满足“他和他们”的审美需要。
备注:“高效”是对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满足感的强度要求,通常越高越好。
4功利目的——迎合他人的喜好
4.1出于建立心理优势的目的在一些城市“会写诗”、“爱读诗”可能带有一层所谓“文艺青年”的光环,就此和“下里巴人”隔绝了开,这类“爱诗人”,其实只是采取了名为“特立独行”的心理平衡策略,“特立独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我跟你们不一样,所以我可以不听你们的,你们怎么样跟我没关系。
这就类似于“二元论”的世界观,给予一种名为“安全感”的错觉。此类人(下称A类人)不一定不喜欢诗,他们是因为诗受“赞美”(其中的极端者会坚持“无用即大用”的观点),而喜欢诗。他们的立场是可疑的。
4.2出于迎合他人的目的
因为A类人的这个特征,另外一些人,称为B类人,出于某种目的,为了对A类人施加影响,选择把诗作为一个有效沟通的通道,进而对诗歌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需要。
B类人的存在,客观上也强化了了A类人的群体特征,并强化了潜在A类人的偏好。
不循环论证是否有C类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