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年快乐”
1号凌晨你有没有发一条类似这样庆祝新年的朋友圈呢?发的时候有没有带着你和孩子的合照呢?
苏州的何女士原来很喜欢发朋友圈,可这个过年她可什么都不敢发了,因为年底,何女士的女儿就差点因为朋友圈被人绑架了。
何女士在给车做保养的时候,工作人员意外发现车底被安装了一个GPS定位仪。
而就在几天前,何女士还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该男子声称要对何女士不利。何女士以为是恶作剧,便没有理会他。
联想到陌生电话和GPS的事件,何女士马上报了警。
经过警方的调查,抓获了四个嫌疑人。而其中一个嫌疑人是何小姐的小学同学胡某。但何女士和胡某从未联系过,只有各自的微信。
嫌疑人交待,何女士经常在朋友圈里晒豪宅、豪车以及名牌包包,还晒出了孩子上学的学校等个人信息。
在外面欠了一屁股的胡某,留意到了胡女士的朋友圈,便开始在何女士女儿学校门口蹲点守候,并对何女士进行跟踪,摸透了何女士的生活轨迹。
万幸的是,就在他准备动手前夕被警方抓获,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
这一场的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影响,但也该为我们敲响警钟。追根溯源,正是因为何女士在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过多的个人信息,导致她和女儿一起陷入了危险之中。
自从孩子出生一来,我们总忍不住在朋友圈里晒孩子,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我们眼中总是那么可爱,让我们忍不住要和别人分享。
孩子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去游乐园,这些事情我们都想发到朋友圈晒一晒,告诉大家自己有多么高兴和自豪。
可是,你手指在手机上这样轻轻一点,却无意间给坏人提供了很多个人信息,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很多可乘之机,这样就很容易让孩子身陷险境之中。
02
安徽卫视的《谁是幸存者》节目中,曾经做过一次诱拐孩子的模拟实验。
一个小女孩和妈妈在一起出去吃东西,随后妈妈有事离开,让孩子在店里等候。
接着,假扮坏人的工作人员登场。他首先,假装和小女孩妈妈打电话,在通话中说出一些重要信息,有意让小女孩听到。
“你在哪儿呢,你出去了啊?”
“你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这啊,你真行,我带她过去。”
“女孩啊,叫可儿啊。”
“你家里有我照片,她也不可能认出我啊,我给你主持婚礼的时候还没她呢。”
经过这样一番铺垫后,开始接触小女孩。和小女孩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妈妈是叫文丽吗?”
随后,男子拿出了小女孩和妈妈的合照,说:“你妈妈这些年变化很大的,我们是同学。”
经过这样一层层的诱骗后,小女孩认定了男子就是妈妈的朋友,于是便和男子离开了。
而这些信息和照片的来源,均来自于小女孩妈妈的朋友圈。
面对一个知道你所有信息,能拿出私密照片的骗子,成人都不一定可以辨别出来,更何况是孩子呢?我们总以为自己教给孩子的防骗知识足够用,却不知道骗子的骗术更加高明。
03
大家平时拆完快递,都知道把快递单撕掉或者将个人信息涂黑,防止不法分子得到我们的信息。
可是撕完快递单,就开始在朋友圈发自己又给孩子买了什么,还放上孩子的照片,再加个定位。
就这样,个人信息从自己的手里泄露给了别人。
回头看看你的朋友圈或者微博,是不是能分析出来这些东西呢:
工作单位,上下班时间;
孩子姓名和生日;
孩子的学校,年级;
家庭成员,经济情况;
孩子常去的游乐场,公园。
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技术,坏人就可以轻松获得这些关键的信息。
当我们发朋友圈和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喜悦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出现孩子的书包、校服、作业本等
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校服都是统一且独一无二的,所以当你在朋友发出带有校服的孩子照片时,无异于和别人说了孩子就读的学校。
有些学校,特别是幼儿园还会还孩子分发统一的书包,上面就带有学校信息。前段时间,陆毅在微博发出的一张图片,从书包就能轻易看出贝儿所就读的学校。
而孩子的作业本上都写有班级,姓名,学号,这样关于孩子所有上学信息,通过这一张图片就可以轻松获得了。
尽量不要带定位信息
全家出去玩,拍个大合照,带上定位信息。这是很多家庭会做的事情,但这样就好像在和别人说,我们全家都出去了,没人在家一样。
有些时候,一些动态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却是在给等待出击的小偷打开大门。
不要出现完整行程以及日常爱好
孩子上兴趣班的行程,去上学的行程都是十分固定的,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了,就很容易成为他们下手的机会。
而孩子日常的喜好,比如玩具,食物等,则容易成为坏人诱骗孩子的道具。
除了这些发朋友圈的注意事项,微信的一些设置也可能让我们远离危险。
微信朋友圈隐私设置
在微信-我-设置-隐私中,不要开启“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这一项。
大部分犯罪分子虽然不是你的好友,但却能看到你十条朋友圈,他们就是通过查看对方的照片来寻找犯罪对象,或者掌握你个人信息的。
学会分组分享
由于工作或者购物的需要,现在很多人微信好友里,不只有亲朋好友,还有很多陌生人。
当我们想要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时,可以对值得信赖的人设置“分组”可见,将陌生人拒于门外,既让关爱孩子的亲朋好友能够见证孩子的美好时刻,也能保护孩子的隐私安全。
谨慎填写信息
随着微信的发展,很多商家开始在微信上做活动,有时需要填写孩子姓名、邮寄地址、学校信息等的情况。
此时,可以尽量给孩子使用化名,邮寄地址也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家庭地址,以使用爸爸妈妈的单位地址为先。
此外,面对一些可以的投票活动,各类测试,如智商测试等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时,也应该警惕,最好不要填写真实信息,注意个人信息安全。
孩子安全无小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越来越重要。很多时候,一个手机号,一个身份证号就可以办很多事情了。
所以,家长要格外注意。不要因为一时疏忽,而成为了亲手陷孩子于险境的推波助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