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干过一件淘气事,和几位小伙伴一起把村里一位爷爷刚刚种的蒜全部都拔了出来,拔完以后就跑了。爸爸后来听说了,去道歉,爷爷说,小孩子哪里有不淘气的,并没有批评我们。如果让我自己这么干,估计再给我个胆我也不敢。但是在小伙伴的陪伴下在那时那刻我就做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自己不敢做的事,大家在一起就敢做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群体中,去个体化导致群体中的个体失去了自我感(生理方面,是大脑右半球“内测前额叶皮层”帮助我们整合自我感;心理方面,我们的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感,比如:自卑的或自信的;丑陋的或漂亮的,讨厌的或可爱的,暴躁的或温柔的等等),责任被分散,常规的约束变小。
在一些极端事件中,经常出现去个体化行为。
2003年4月美军抵达伊拉克后,从萨达姆的高压政策下“解放”出来的掠夺者活动猖獗。在这场“疯狂的掠夺”中,医院损失了床位,国家图书馆损失了上万册珍贵的手稿,大学也损失了大量的电脑、椅子甚至灯泡。巴格达的国家博物馆在48小时内几千件珍品遭人抢掠,尽管大部分珍品在这之前就已运送到安全的地方。一位大学院长这样描述:“暴徒成群地涌进来,来了50个又走了,然后又来了一群”。
2011年发生在伦敦及英国其他城市的纵火和抢劫。很多骚乱者在事情发生后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很迷惑,自己到底怎么了?在法庭上,一些被捕的骚乱者对自己的行为似乎很困惑。其中有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孩,她的母亲解释说,女儿在因偷电视机被捕之前一直在卧室哭泣。“她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偷电视。她压根就不需要电视机。”一名工科学生因在回家路上抢劫超市而被捕,其辩护律师称,他“在那一刻迷失了自己”,现在“非常羞愧”。
2020年的美国,在新冠疫情期间的打砸抢事件。
为什么出现去个体化呢?
群体失控,法不责众。在失控的群体行为背后,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上,抛弃了法律的约束,忘记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了群体的规范。
匿名性。网络上的虚拟世界,匿名攻击随处可见。因为你不知道我是谁,掩护了我。记得看过一部影片叫《搜索》。讲述的是一位白领丽人检查身体发现得了癌症,在公交车上没有给一位老人让座,引起争执,被曝光,全城搜索,被不认识的人网暴的事件。匿名性使个体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群体的情境线索做出回应。
弱化了自我觉察。自我觉察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具有自我约束意识。而去个体化,自我觉察和自我约束减弱,无论是面对积极情境还是消极情境,其反应性都会增强。
唤起。看中国女排比赛,看张学友的演唱会,喊叫,鼓掌,高歌 跳舞。是在寻求去个体化的群体体验,从中体验强烈的积极情感以及与他人亲密无间的关系。
去个体化是我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行为效应,一方面我们有爱和归属的需要,同时我们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