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
要改变人们的态度,教育和说服是很难起作用的,而行为的改变却能影响态度。
2、先改变行为,态度会随之改变
不可避免心理
不可避免心理”,指当人们知道自己不得不接受某个不受欢迎的事件时,会调整态度,努力发现它的优点。如果你不喜欢我,但又不得不与我相处,那么你很可能会努力寻找我身上的优点,从而避免体验失调。由此推测,在理想情况下,“不可避免心理”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偏见。一组数据显示,在1942年,美国白人中仅有30%赞成取消学校的种族隔离,但到1980年,取消种族隔离几乎已成定局时,赞同的比例达到了90%。克拉克通过观察发现,与逐步进行相比,立刻取消种族隔离会更加有效。如果地方领导人举棋不定,给人们一种只要激烈反对就可能拒绝取消种族隔离制度的暗示,“不可避免心理”就会失效,人们便不会努力减少失调,而会把精力放在反对行动上,暴力行为也常随之而来。
三、暗示的作用
两组女孩收看不同广告
实验者让一些女性收看定型化的商业广告,部分被试看到的广告将女性描绘成迎合男性性需要的对象或者能干的主妇,部分被试看到的广告中的女性与传统角色相反。当实验者要求被试想象他们今后十年的生活时,前一组女性被试更少关注职业和其他成就,后一组被试的成就欲望却和男性一样高。不过,对男性被试的研究发现,他们的欲望水平不受广告的影响,无论广告描述的是传统角色还是非传统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