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鲍比
什么是依恋理论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是一种心理学、演化、动物行为学理论,旨在探讨“人际关系”:二或多个个体间的感情纽带。
依附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 幼童因为社会与情感需求,而至少与一名主要照顾者发展出亲近关系,体验到温暖、亲密而持续的关系,只有把主要照顾者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否则将造成其心理与交际功能长久的不健全。此理论是由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比所提出。
约翰·鲍比在1969-80年发表三卷本《Attachment and Loss》,奠定了依恋理论的基础。
在鲍比看来,依恋理论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
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
由鲍比的学生安沃斯(Ainsworth)设计的一套实验方法,用来观察2-18个月大的婴儿与他/她的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关系,即在母子相处的情境下当陌生人介入时,婴儿对母亲所表现的依附行为。是不同依恋类型存在的主要提出者。
对人类婴儿的依附现象进行研究时的基本假设是,母亲对婴儿的需要的敏感反应,会使婴儿表现出安全型依附,而这种敏感反应的缺乏会导致不安全型依附(Lamb, Thompson, Gardner, Charnov, & Estes, 1984)。安沃斯最初提出了两种:回避型、以及抵抗型(也称为矛盾型,Ain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1978)。这种安全、回避、抵抗的三原型分类法被用来把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进行分类。
- 安全型婴儿:寻求接近、接触母亲,或在远处以微笑或招手问候母亲。
- 回避型婴儿:回避母亲。
- 抵抗/矛盾型婴儿:冷淡或主动地表现出对母亲的敌意。
对应的婴儿行为如下图:
成人依恋
上世纪80年代末,有学者(Hazan & Shaver, 1987)发现,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反应方式,从此依恋类型获得了人际关系研究者的广泛注意。
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 190)指出,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痴迷型、恐惧型和疏离型。其中安全型与儿童的安全依恋完全相同;痴迷型是他给儿童焦虑-矛盾型起的新名字;恐惧型和疏离型则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
其他
1、不要把自己简单归为某一类,我是XX型,所以我有着这样这样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依恋有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这两个重要因素,他们塑造了人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的所有适应性行为。你可以通过填写量表来知道自己在这两个维度上的相对位置,但不要简单地把自己归为某一类。做这些分类,一部分是历史原因,一部分是这样说在传播上更方便,如此而已。
2、人的依恋类型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终生不变,它是习得的。
3、安全的依恋和独立自主是互补的。从依恋理论来看,拥有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建立独立自主和自信。
4、安全的依恋创造和提供安全基地。小孩子在学习行走时会不时地考察自己的父母是否在他可以企及的范围,于是拥有了探索世界的能力,好奇心才不会受到恐惧的伤害。它会让成年之后的恋人有信心去冒险尝试、学习,以及调整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世界的看法;它也会让人更有能力站在一个比较安全和超然的立场去观察自己、省视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况,同时变得更能向外展开和支持自己的伴侣。
5、孤立和失落必然造成心理创伤。鲍比的实验一开始就是研究剥夺母爱和跟母亲分离对孩子的影响,而依恋理论恰恰反映出人类被最需要的人剥夺、失落、排斥和遗弃所带来的伤害及巨大影响,并且会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之后应付生活中其他压力的能力影响深远。依恋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一种创伤理论,它告诉我们去了解自己和伴侣的依恋模式有很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