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无非就是想寻求一种路径的演示,能够帮助对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有意向的知友发现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恰巧,100offer在前段时间接触到Talking Data的研发副总裁闫志涛,并邀请他就大数据工程师如何实现技术成长进行Live分享。闫志涛就他从物理系本科到大数据工程师的成长历程与我们进行分享,在此整理成回答,分享与各位知友,希望对一些有志于成为大数据开发工程师的知友有所启发。
分享之前我还是要推荐下我自己创建的大数据学习资料分享群 532218147,这是全国最大的大数据学习交流的地方,2000人聚集,不管你是小白还是大牛,小编我都挺欢迎,今天的源码已经上传到群文件,不定期分享干货,包括我自己整理的一份最新的适合2017年学习的前端资料和零基础入门教程,欢迎初学和进阶中的小伙伴。
1、当专业和兴趣产生矛盾:为了兴趣做努力
闫志涛的本科是在北大物理系完成的,在物理系的这段日子,闫志涛逐渐发现自己对物理没有那么感兴趣。物理的长周期让他缺乏一定的成就感来源。虽然的确作为一个比较传统的专业它在后期会有一些挑战性的工作,但是闫志涛显然更加喜欢一些比较创新的专业,比如生物,比如计算机。
大学里的计算机课程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再加上一定的计算机基础,闫志涛对计算机的研究之路就开始了。这些兴趣转化成动力,闫志涛在本科毕业考研的阶段,选择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2、初入职场工作 :以帮助他人为乐,收获知识与人脉
早期的工作以积累为主,在工作过程中,闫志涛会下意识的锻炼自己看源代码的能力。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时常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帮助客户解决问题。通过不停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闫志涛成为当时公司整个中国区的问题解答专家;因为良好的口碑,他建立了自己的人脉,并且认识了现在公司的CEO。
这段积累的经历,带给知友最要的启发点就是,要有责任心,要不设任何边界,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很多时候不要想短期回报和长期回报。同时还要不断的持续学习,通过不断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其实也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3、进入大数据创业公司:技能与节奏的把握
闫志涛的职业生涯的转折在11年出现,当时他发现智能手机发微博、LBS的功能十分强大,对于当时在做架构师的闫志涛触动很大。这些能够标记地点的功能,让他看到了背后数据的价值。正好,此时通过早期给客户答疑解惑认识的CEO联系了闫志涛,邀请他去一同创业。
当时的闫志涛并不太懂大数据,虽然前一份架构师项目的工作也会和数据打一些交到,但是并没有那么大的数据量。新公司的入职,技术上反而没有太多的障碍,长期实践和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让闫志涛对新技术并没有过多的担心。新的技术都是新瓶装旧酒,只要基础掌握的比较牢固,看到新的技术理解它的原理就行,对于有兴趣的东西,可以仔细看一下文档;同时闫志涛还有良好的记录和梳理的情况,通过更新自己的公众号等方式,深入调研技术,不仅能够帮助他更好了解体系,还能成为团队未来运用的基础。
与技术上的自信对比的是节奏的变化带来的挑战,在新公司的一个广告追踪的产品,CEO问什么时候能够完成,闫志涛反馈大概2个月左右,最后CEO排版要求3周完成。最后闫志涛带着另外几名工程师加班加点地按期完成了工作,这些挑战让闫志涛看到了所谓潜力都是可以不断挖掘的。
4、总结起自己的成长经验,闫志涛认为:
1.工作要有担当和责任心以及良好的工作习惯;
2.工作态度上,做事情的态度要不设边界,不要想着自己吃不吃亏,做得多提高的是自己的能力,同时如果得到别人的认可,路就会越走越宽;
3.做技术要深挖,年轻的时候不要老想着贪多,因为很多技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把一个技术吃透,做技术迁移能力就会很容易,就像挖井一样,井挖的深浅是不一样的。
4.做数据工程师要有良好的数据思维:除了一般的编码、工程、架构、业务理解能力的考察外,数据工程师还会考察一些数据思维。即要求应试者在对于数据有一定的感觉和敏感度,对于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来进行支撑的能力比较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