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水平很烂”,有这种想法的同学通过观察、对比,觉醒了“差距”意识,这是好现象。同时,他肯定也很迷惑,因为暂时找不到通往“高水平”的捷径,不然他肯定通过努力变成高水平了。今天简单聊聊“高水平”和通往高水平的基本道路。
每个领域都有高手,如果你没成为过高手,你很难感受高手是种什么状态。比如你看到有人随手写了一篇小文,几千上万阅读,貌似很有道理的样纸,你感觉他是高手。又如,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谈过几十个女票,你会认为他是泡妞达人。
高手到底是种什么感觉?我不敢妄下结论,提出一些类比供同学们品味。以你现在的能力做小学加减乘除,你就是高手;开赛车的选手来开拖拉机,就是高手……高手的乐趣不在于在低层次领域获得快感,而是带着渴望在个人极限领域进行探索,挑战的快感才是高手的感觉。
水平高低在各行业的体现大致分为两种:
技术类——关于某一领域有效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全部,可分为农业技术、工业技术、通讯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等。这里讲的技术专业性比较强,需要很深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通常与“科研”相关。在技术领域精通,需要扎实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研究方法,运用先进设备,勤奋努力。
技能类——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成为技能。它包括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前者是借助于有关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经过练习和模仿而达到 “会做” 某事或 “能够” 完成某种工作的水平。后者则要经过反复练习,完成一套操作系统已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
我们日常经常类比的水平高低,主要是技能类。写作水平,语言表达,外语学习,绘画书法,游泳射击开车游戏……可以想象大学及以下的课外培训班,它们培训的多是技能类,包括思维(素质类);运动(竞技类);写作、算数、绘画、驾驶、语言、计算机等(具体技能类)。技术水平和技能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个人收入,相比之下技术专业性高一些,门槛较高,一般人很难跨越。技能大部分人都可以获得,并且可以获得多种,技能高到一定程度,专业性也很高。
那么,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应该怎么学习呢?技能水平的高低与天赋、知识储备(经验掌握)、练习模仿有极大关联,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从这几方面下手,可以从低手变成高手。其实,任何一门学习都离不开自律、方法、动机三个因素,找到具有长远动力的动机,勤学苦练自律性强,辅以方法一般会有很大提高。
以前讲过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我不建议盲目勤学苦练,更希望同学们在大局观(高屋建瓴)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学习。首先要知道高手大概是个什么状态,找到通往高手的具体路径,在积累跬步,效率更高。比如写作,高手文章怎么写的,好在哪里?这些是高屋建瓴的东西,布局,手法,词汇语句,层层拆解,思路理清了,就知道从哪里下手了。
不然天天读书,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前期背诵大量东西,除非后来领悟,这时才能厚积薄发,不然零散的知识永远零散。绘画音乐也是如此,至今我看不懂毕加索,更不知道咋画,我倒希望先系统学习美学理论、绘画历史、技法,再具体学画。对唱歌,我想先学气息,识谱,发音位置,再学其他。年轻时总先学具体细节,现在倒过来了,想先摸清历史、理论,先掌握大框架,再专注小枝叶。具体细节留言讨论吧,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