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在家的四位老弟的。
信中对于九弟进行了委婉的批评。事情的起因大约是九弟之前说要去省城读书,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要去省级重点高中读书吧。于是老曾像现在的许多家长一样,满怀希望以为在重点高中成绩能够突飞猛进。谁知,两年过去了,九弟并没有那么努力,看书也不多,诗文也没有长进。
老曾很失望,这次收到九弟的来信,说是要跟刘霞仙同伴读书。老曾借此机会对九弟进行了教育:
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唯孔孟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大概是嫌九弟读书之志向不坚定,容易受外界干扰吧。
最后说点题外话。
老曾读书一向提倡只读一本书,目的就是为了专心研究。自己也跟着老曾做了尝试,发现这种方法也得分情况,分书的类别而定。
如果是经学之书,如孔孟、诗书等,自然需要一心钻研其理,字字斟酌。但是如果是那种纲领性的、大部头的,则不一定要此书读完方读彼书了。试举一例:
最近在读《资治通鉴》,读到商鞅变法,讲得是商鞅变法之后,大秦如何强大云云。读到此处,不禁生疑,商鞅变法是什么灵丹妙药,能使秦一下开挂?其余六国为何不效仿?为什么此法在秦能行通而在六国不行呢?这勾起了我的兴趣。
如果只看通鉴的话,很难理解。毕竟通鉴里面记载的较为简略。于是我拿来了商鞅的《商君书》,刘向的《战国策》、吕思勉的《先秦史》、司马迁的《史记》和钱穆的《国史大纲》作为参考资料。凡是手头能够找着的关于商鞅变法的资料都不妨一看,发现好多疑问得到了答案。而整个看下来,虽然通鉴读得慢了许多,但是对于这一段材料理解的也较为深刻了。
我觉得这就是收获。读书在于理解多少,而不在于读了多少。只要能带给你收获,带给你视野之外的东西,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所以决定以后读书也是这样的原则: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点来研究,尤其是历史,围绕着某一事件,不断向外延伸,带着疑问读书,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商鞅变法,虽然是个历史事件,但是向外延伸可以到法家儒家之争、秦与六国政治制度、地理学甚至到社会学经济学等等诸多方面。
这样看下来,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才不至于停留在表面的文字上,才能置身于当时社会,理解当时变革之必要,才能更加立体的形成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脱离书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