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纸巾吗?没带。”“去扫一扫,免费领一包。”近日,在玉林师范学院其中几个食堂,记者看到了“ 共享纸巾”的机器,扫码后就可以免费领取一包纸巾,受到不少师生的青睐。(5月5日《玉林晚报》)
“共享”真的被玩坏了,此番玉林横空出世的“共享纸巾机”,明眼人一看便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伪共享”。纸巾是低值易耗品,其本身并不具备“重复使用”的属性,如何共享?有围观者为此一语道破,无非“就是街头扫码关注微信送纸巾的升级版”。那么,有人苦心经营抛出的这个噱头,除了我们都能看到的蹭热度博眼球而外,背后还藏着什么玄机吗?
略加思索不难发现,商人的智慧远超一般人和普通消费者想象,当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盯着那包并不值钱的纸巾时,商家却巧妙而驾轻就熟地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通过“刷不同商家二维码加关注”这道并不难跨越的“低门槛”神不知、鬼不觉地大肆“吸粉”。在“流量经济”的现实背景下,这种打着“共享”旗号、用机器替代人工的创意广告模式,可谓技高一筹。还记得此前引发公众关注的“美团收购摩拜”吗?摩拜明明亏损得一塌糊涂,为什么美团的老大王兴却不惜重金赶着去“上一当”呢?他看中的就是经过数年经营后摩拜积攒起来的人气、流量,以及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操作共享纸巾机的商家,我们同样无法忽视其“模式创新”、“四量拨千斤”及“追求利润最大化”等多重商业智慧:其一,选择的智慧。之所以选择“纸巾”作“诱饵”,是因为它不但价值低(批量采购成本更低),且受众面广,几乎全民皆需,这为广告效果提供了保障。其二,整合的智慧。精准把控市场和消费心理,仅用小小一包纸巾,便在不同商家(尤其是亟待扩大影响力、知名度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起了一个绝好“平台”,不失为一种模式创新,随着旗下加盟商家的增多,效益十分可观。其三,严格控制风险。任何机新模式都有风险,也正基于此,我们看到,纸巾机的经营者虽然在创意上下足了功夫,在布局上却十分慎重,目前仅在玉林个别场所安置了机器,初步试水后,后续可实现收放自如、进退有度,正所谓“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对于这个已经初步引发市场躁动的新事物,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潜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不容小觑,欲突破这个瓶颈:一则,消费者要谨慎,不要无度贪婪,贪小便宜吃大亏;二则,经营者要负责,基于诚信思维和永续经营之需,应该加强加盟企业的资质审查,谨防一颗老鼠屎害了一锅汤;三则,监管方要担当,实施动态监管,把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方是对新事物的最大呵护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