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30天计划”时会经历5个阶段:
①前3天是全速起跑期,虽然有一定的阻力,但动力和信心较足,此时要避免因用力过猛而透支精力;
②第4~10天是疲惫放缓期,此时阻力仍然很大,但动力在消减,此时容易出现中断、反复甚至放弃,要注意心理激励;
③第2~3周是过渡期,你已慢慢适应了新的习惯,执行变得简单,但也很容易因放松警惕而忘记执行计划,所以最好设置朋友圈打卡或手机提醒;
④第2~3周也是颠簸期,计划容易因突发事项而被打乱导致失败,建议在整个计划制订前要兼顾简洁性、灵活性和突发事件;
⑤第4周是稳定期,潜意识里已经把习惯当成了常态,无须提醒,会自然而然地去做某件事,内心不再感到困扰,如果能顺利进入这个阶段,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了,后续只需注意保持就可以了。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培养习惯的目的在于满足身体和心理的需求,而打破已有的习惯,建立一个新的习惯会打破现有的平衡,让人无所适从。人的大部分习惯长时间无法改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的习惯无法满足人的某些需求。
❤️培养一个新的习惯看似很难,但如果设法让新的习惯满足人的内心需求,就容易取得成功,只是这需要一些技巧,而替换理论正好符合我们的要求。
❤️替换理论认为,习惯不可能被磨灭,只能被取代。要摆脱一个坏习惯,就必须建立一个好的习惯来代替它,以保持内在需求和外在资源达到平衡。
❤️戒掉一个习惯至少需要30天,这30天是最难熬的时期,容易因为坚持不下去而放弃。而相对于戒断,替换的方式看起来难度要小很多,在心理上更容易被接受,有助于熬过最初的30天,形成稳定的新习惯。
❤️改变的过程是戒掉陋习的过程,更是建立更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陋习对人的影响力不断被弱化,好的行为的影响力持续被强化,直至养成一个新的习惯。
❤️新的行为习惯填补了因旧的习惯被打破而造成的需求的缺失,满足了人的同等的需求,所以更容易成功。
❤️替换理论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多适用于改变某些不好的习惯。如果是正向的行为或者单纯地只想做某事则不适用,比如说,养成阅读的习惯、健身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并不需要寻找替换的方案,只要坚持去做就可以。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将人类理性的一面比作“骑象人”,感性的一面比作“大象”,二者各有各的主张。由于大象的力量要大很多,而且它喜欢轻松舒适,害怕危险和困难,骑象人通常拗不过大象,只有当大象被真正触动的时候,骑象人才能驱动大象往前走。
❤️运用触发物原理,我们可以来培养和改变自己的某些习惯。比如,早上闹钟响了,意识到自己该起床了,那么闹钟就是一个触发物;当你穿上健身服,就会马上去健身,那么健身服也是一个触发物。有些习惯不止一个触发物,比如触发抽烟动机的行为可能是起床、吃饭、喝酒等,这些行为与抽烟这个习惯联系得越频繁,习惯就越牢固。所以,当我们要打破某些习惯时,就要先找到所有触发这个习惯的方式,然后用积极的习惯代替与触发方式绑定的消极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