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中,与君相见恨晚
前30年,真是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然。大学毕业至今,都是月月光。那些个琳琅满目、迷人眼球的物什无不时时刻刻诱惑着我,一旦入眼,必是要收入囊中,方才觉得满足万分。犹如那饥饿之人,看到食物,双眼都要放出光来似的垂涎。理财对于自己来说,不过是小学识得的汉字“理”、“财”,仅此而已。
说来惭愧至极,第一次真正接触理财是百无聊赖中刷微信订阅号,看到9元理财小白营这则“小广告”,何况9银元着实不算什么,也就吃碗连肉渣渣都没有重庆小面。加入小白营的初衷也是抱着“投机倒把”的心态,看看这厮究竟能讲出一朵什么花儿来。
8月14日正式加入“理财小白营”组织,过惯了麻木不仁的生活,面对每天都要舔屏学习的日子真真是不习惯的。坚持学习几天后,才领悟到其中精髓之一二,足以打开大脑之关窍,方觉之前的自己是多么无知及浅薄,只叹与君相见恨晚,白瞎了好多年。在小白营的14天,重塑理财思想,也明白理财对于自己的现状优显刻不容缓。暂时没有银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的麻木与顽固!
拨开迷雾见月明
继续学习基金知识,除了是自我思想的转变外,通货膨胀这把利器更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当时有一篇《海峡导报》的旧报道再度刷屏,该报道称:厦门一女子40多年前(1973年)存入银行1200元,最后得到1484.04元利息,如今取出2684.04元。上世纪70年代是计划经济,普通职工工资每月20多元钱。当年,好一点的大米约1角3分钱1斤,猪肉7角钱1斤。如家里有12口人,一天也只需要1元钱左右的伙食费。 也就是说,这1200元在当年堪称一笔巨款。只可惜,40多年的利息终究敌不过通货膨胀,可悲又可叹。由此可见,不理财,我们这等凡人是不可能跑过通货膨胀,想到自己的晚年,只觉凄凄惨惨戚戚,更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在基金营里的学习,也终于解开了基金这层神秘面纱,知晓了基金的分类,了解打败股神巴菲特的“指数基金”这只神器。百合学姐教会我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指数基金;用“简投法”来管理自己的定投资金;LIP师兄的长投温度让我知道何时投入,再辅以最佳投资心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何愁不“大业已成”呢!
七彩祥云自己造
以前受父母影响,一直认为女孩子只需花钱让自己变得精致即可,至于买车买房那是男人的事儿。现在回过头想想,自己是多么的愚不可及、鼠目寸光啊,今日的我为昨日的我感到羞愧!
渴望别人来给予你房子、车子和银子,为何不能自己拥有呢?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一不在呼呼打脸。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梦想有一天孙悟空会踏着七彩祥云来娶自己,不如自己造七彩祥云,去寻找世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