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健《单方应用大全》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白头翁
【基原】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 Regel的根(茎叶)。
【异名】白头翁草,粉草,白头草,奈何草,野丈人,胡王使者等。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脾,心,大肠经。
【成分】毛茛科正品白头翁含原白头翁素,大量的三萜皂甙,及具有强心作用的翁因及翁灵等成分。
【药理研究】
(1)抗菌作用。其鲜汁,煎剂,乙醇提取液等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杆菌及结核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具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及对阴道滴虫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某些真菌,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毒性及中毒表现】本品煎剂毒性极小,一般服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原白头翁素对皮肤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新鲜者捣烂可因白头翁素逸出而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引起咳嗽喷嚏;内服可引起流涎,肠胃道炎症,呕吐腹痛,肾炎血尿及心衰,并可因呼吸衰竭而致死亡。故用鲜药生汁内服必须慎重,以防意外。
【临床应用】
1.瘰疬
曹某某,男,9岁。1981年8月10日就诊。左颈部,颌下,胸前,腋下等多个淋巴结肿大1年半。患儿在1980年春节期间,因感冒发现在其颈部有2个如蚕豆大的淋巴结。感冒愈后,淋巴结却初见增大,同时在颌下,胸前,腋下等处出现多个如蚕豆大小的淋巴结。4月底渐见寒热,咳嗽,潮热,盗汗,纳差,神疲等全身症状,经县人民医院诊断为:肺结核,淋巴结核。连续使用抗痨药治疗1年,全身症状明显好转,但多处淋巴结仍肿大,且于近月来,皮色变红,变软,渐至破溃流脓,其余淋巴结也明显肿大。视其形体消瘦,肿大的淋巴结均在1.5×2厘米左右,连成串珠。颌下颈部有3个已溃,流黄白相间而稠秽的脓液。
嘱以白头翁20克,水煎4次,混合后加适量红糖调匀,分2次温服,每天1次。连服30天后,溃者已收口(未加任何外敷药),肿大的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后改为每服7天,停服2天。前后服4个月,而告痊愈。〔谢自成.四川中医.1987;5(5):23.
【按语】白头翁治疗瘰疬,即可单味药水煎服,也可制成白头翁酒,其方法为:取白头翁150克洗净剪成寸段,用1公斤白酒浸泡,装缸内密封,隔水煎煮数沸,取出后放地上阴凉处2-3天,然后开坛,捞出白头翁,将酒装瓶密封备用。早晚食后1小时各服1次,每次饮1-2盅,一般1-2个月为1个疗程。适用于瘰疬溃后,脓水清稀,久不收口者。另外,白头翁单用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泄泻,痢疾也有较好的效果。
2.神经性皮炎
李某某,女,48岁。颈后部皮损11年,剧痒,夜间常影响睡眠,查见颈后对称不规则形两块3×3厘米大小面积苔藓化皮损,呈疣状肥厚增生斑块,界限清楚,将皮损用热水浸软后,取白头翁鲜叶捣泥外敷,用药20分钟后局部有明显的灼痛感,将药物除去。1天后患者颈后皮损部出现密集的大小水泡,将大泡抽液后呋喃西林纱布包扎,每天换纱布,1周后皮损局部结痂脱落,留色素沉着斑,原有皮损及瘙痒均消失,随访6年未复发。〔汀华.陕西中医.1990;11(7):321.〕
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