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中,向来是男人的天下,男人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权利的中心向来是男人的舞台,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权利的陪衬,但是,历史上有四位女性,她们做到了连男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令人神往。
1 吕后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2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四十六首。
3 孝庄太后
孝庄,史称孝庄文皇后,公元1613年,孝庄在科尔沁草原出生。他的父亲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给她取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布木布泰意指天降贵人。
孝庄没有辜负他父亲寄予的厚望,她后来成了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祖母。她的名声不是三个帝王给予的,而是由她自己挣的。皇太极在位时,孝庄就凭借自己的才能智谋,为他招贤纳士,得到了夫君的敬重。可是她真正闪耀历史舞台,却不是自己夫君在世的时候。和所有女人一样,夫君在世时,孝庄只是躲在夫君背后的女人。可是当自己的夫君离开后,她也像所有坚强的女人一样,站在自己孩子的面前,为他挡风遮雨。
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因为皇太极走的突然,因此没有指定继承人。皇太极长子豪格、其兄代善以及其弟多尔衮,争权夺位。为了能够登上皇位,几人多方走动,甚至差点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就是这个时候,孝庄站出来了,她多方走动,凭借自己的才智,寻找几人之间的平衡点。终于在几人双双对峙,互不相让的时候,她终于说服多尔衮改为拥立自己的儿子福临登位。
在当时,拥立福临是多方妥协的结果。代善的两个儿子认为,相比兵权极大的多尔衮,福临这个6岁的小儿,根本没有威慑力,便于控制利用。所以对于多尔衮拥立福临,他们持支持态度,也说服了自己的父亲。
而豪格呢?虽然他最想的还是自己登上高位,可是如今代善、多尔衮两方人马都转而拥立福临,他已经没有希望了,于是也只能妥协。就这样,32岁的孝庄带着她6岁的儿子继承了皇位,改元顺治。母凭子贵,孝庄晋封为皇太后。顺治继位时只有6岁,实际上军政大权是掌握在多尔衮手里的。孝庄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忍让,在忍让。于是她平时对多尔衮的决定,都持肯定态度,放松多尔衮的戒心。后来多尔衮领兵,打开了山海关,顺治帝入主中原。如今顺治在关内登极,并不是说他的帝位就无可动摇了,相反更为危险。因为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威势已经不是他人能阻止的了。
所以孝庄需要更辛苦的去阻止多尔衮,后来甚至还为了自己的儿子下嫁给了多尔衮。多尔衮由此成为皇父摄政王,位同皇帝,这暂且压住了多尔衮想要废除顺治的心。幸运的是还不待孝庄下一步该如何阻止多尔衮时,多尔衮终于被母子两人拖死了。顺治亲政,她却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顺治二十岁时,因患天花英年早逝。8岁的康熙,尊顺治遗照登上皇位。康熙尊自己的祖母孝庄为太皇太后,徽号累加为”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孝庄于是又开始辅佐年幼的康熙。
康熙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规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在康熙初年复杂的政局中,孝庄以自己的影响平衡着各种关系,尤其是她并没有继续从其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中挑选皇后,而是亲定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以索尼牵制专擅的辅政大臣鳌拜,体现了其政治家的胸襟与识见。康熙后来成功铲除鳌拜,也是与孝庄的支持分不开的。祖孙两人共同治世,熬过了清初问题颇多的时候,将这个由她夫君建立,她儿子扩大的王朝带向了繁盛。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以七十五岁寿终,寿终也就是寿终正寝。她死时留下遗嘱,皇太极的陵墓已多年未动,如今再动土,恐扰了其安宁,我自己也舍不得你们父子两人,就将她葬在顺治陵寝旁吧!
4 慈禧太后
孝钦显皇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父叶赫那拉·惠征。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在清朝仅次于康熙、乾隆 ,统治期间发动政变三次,立皇储两次。
咸丰二年(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咸丰六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又称西太后,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除掉顾命八大臣。同治帝即位后,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期间收复新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发展洋务运动,清政府进入了平静时期“同治中兴”。
1875年同治帝崩逝后,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帝)为继承人,继续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1884年甲申易枢恭亲王被罢免,而开始独掌大权。后于1889年撤帘归政;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再度垂帘听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决心改革,实施“清末新政”。1908年,光绪帝崩逝后,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由于在她47年的统治期间,中国除了太平天国等内乱,正值世界动荡,饱受外国侵略,加上中国传统对于女性执政的负面意见,颇受争议。近年来,史学界逐渐开始有人提出应对慈禧当政提出多元化的评价,但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负面人物。
这四位女性,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都是不平凡有争议的女强人,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