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爷爷年前去世了。老头走的急,没受什么罪,也没花什么钱,没给儿女和老伴增加负担。
后事是风风光光办的。农村可以放炮,可以买棺材,可以埋在自己的地里,遗憾的是必须火化。
传统习俗的地域差异,显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地的孝服分几种颜色,白色是子侄辈,红色是孙辈,绿色是重孙辈,再下一辈甚至还有黄色听说。大红的孝服年轻人和小孩子穿起来很好看。可能是有孙辈的人大多已经到了喜丧的年纪吧。
殡仪馆提供的冷棺,因是自家的老人,进进出出的经过那里,也并不觉得害怕。
白日是摆流水席,从前不懂什么是流水席,现在知道了,前来吊唁的人一桌坐八个人,匆匆吃完一桌,甚至人还没吃完,收拾的人就站在你旁边了,因为要赶着清理腾空给下一桌的八个人。
临近火化的头天晚上,是给逝者行大礼。由族中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念吊唁亲友名单,如在场的被念到名字,就在冷棺前跪下磕头行礼,然后由一人唱和孝子磕头,然后唱和人倒酒,磕头人把酒敬逝者,然后洒酒入棺前火盆。最特别的是唱和人将一双筷子递给行礼人,行礼人将筷子对着冷棺拜拜,然后将筷子平转180度,再对冷棺拜拜,唱和人再唱和,孝子再磕头,最后行礼人再次磕头,场和人再唱和,孝子再磕头跪谢。
一个一个的依次行礼,配合着悲伤的唢呐声,儿子女儿各请了一帮唢呐来吹,到女婿行礼时,许是感激老丈人这些年的帮助关怀,女婿行的是三跪九叩大礼,下跪三次,每跪下一次要磕三个头,最后总感觉女婿磕了很多个头的样子。
有一帮唢呐包含了舞狮行礼,不知是儿子请的还是女儿请的。一个黄色的大狮子,缓缓从外面走来,边走边摇头晃脑,在唢呐声的映衬下,悲伤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狮子是两个人组成的,农村的舞狮没有电视上看来的那么精致,但看的出来,狮头的中年人很用心,功夫底盘也很扎实,黄狮子在门口做磕头状后慢慢进了屋子,顺着冰棺走一圈,又在棺尾处行礼,最后缓缓后退,退至门外,再消失在人群。
老爷子一辈子都喜欢热闹,看到这个狮子行礼他应该是很高兴的吧。
当时就不禁感慨,殡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为老人的去世使得许久不见的亲友有产生了交集,见面,交流,增强了家族亲人亲情的凝聚力。
第二日在大雾中早早去了殡仪馆,告别厅很大,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带着悲伤的语调主持,让人禁不住落泪,应该表扬下这个女同志的敬业精神,告别仪式很完美。在等待火化厅见到了好多着红色丧服的年轻人,间杂着几个绿色,当时就感觉此地殡葬文化的传承非常好。
骨灰盒送回家后骨灰均匀放置在备好的棺木中,再放置生前衣物后封棺,在哭声中打幡,送入地里土葬。起棺那一刻几乎都落泪了,人来世上一遭,总是要走的。只是有早有晚,各有不同。为老人家难过的同时又想起了早逝的父亲。哭声一片,女声居多。
有一个一直想不通的问题,既然农村火化后仍然要准备棺材,那火化的意义在哪里呢?火化要用油料吧,油烟不产生污染气体吗?逝者家庭也要承担两份负担,火化费用和棺木成本。城市居民火化后没有土地可入葬,火化后买墓地无可厚非。可农村有地的农民,为啥非要被逼着火化呢,为什么不能深埋呢,深埋不占用耕地,水泥的东西才是污染毁坏自然环境且不可修复的罪恶源头。
大多数的农民很苦了,为什么不能减轻点农民的负担呢?那先从死开始可以吗?
正月十五回去,又赶上一个重要亲戚的丧事。高龄喜丧,女性。
十五那天雪停了,很冷很冷。下午去的那边,可能儿孙子侄辈很多,感觉两边的地里跪了很长的一路。间隔一段距离就跪了几个。印象深刻的是前方一排的方盒子鞭炮,大概有十几个,十几个人同时点炮后跑开,然后炮声齐鸣,甚是壮观,两个黄色为主纸做的长形花幡在炮声中伴随着寒风摇曳,当时我的想法是鞭炮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绝不能一禁了之。就像不能因为懒政就可以不作为,不能因为几个专家就否定了大众。
在寒风中吃了人生中最冷的一顿饭,流水席。这点是不喜欢的要吐槽的。然而冷是因为天气,怨不得任何人。
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大多数是可传承的,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代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长生无得者,举世如蜉蝣。逝者不重回,存者难久留。踯躅未死间,何苦怀百忧。”白居易的感慨真好啊,活着的人都好好珍惜现在吧,也都好好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吧,别让它们消失在个别专家的建议下,别让它们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