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天,我跟一些朋友谈论到了“落叶归根”这个话题。有个在大学中任教职的朋友对这个话题做出了如下的论调:
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拼,属于移民一代或移民二代。这些人早已对自己的根源不甚着意,甚至觉得自己死在哪里也并无所谓。因此,可以说年轻人早已经没有“落地归根”这种老土的概念了。他甚至给出这样的结论:“落叶归根已经是农民工才有的思想了”。
对于这样的论断我是不敢苟同的。我这位朋友的高论看似有根有据,言之凿凿,但在我看看来却甚是片面乃至可以说是狭隘的,但他的這番話確實引起了我一些思考。
首先,落叶归根是生物本能。
在外工作的人或许都有客死他乡这种最坏的打算,但是也有“不如归去”这样的心念,每个人心中都有“回家”的呐喊!
落叶归根原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也就是说落叶归根指的是回到来处。所有生物都有回家的本能。植物有自己植根的地方,昆虫动物也有自己的巢穴。不管走得多远,他们都有一个归处,成语“倦鸟归巢”说的就是这种本能。我们姑且将“归处”人格化地称之为“家”。“家”给了生物生命养分,给予生命体基本庇护,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安全保障。所以我们有“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狗窝”这样的俗语。这部分不必赘述太多,就像歌词里面唱的,我们总有“从来也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地方。“回家”是所有生物的本能。
其次,“回家”对人类而言除了是本能以外还有什么意义吗?
我想起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在广州打拼的朋友,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家伙不管混的多风生水起,住上了多豪华的公寓,都坚自己的住所为“宿舍”,而绝不称之为“家” 。
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别就是人类除了生物本能需求以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人类比其他生物多了意识这个东西。于是人类在生存需求得以满足后,人类会追求事物在精神层面的意义,“家“”给与人的是一种确定感,确定感进一步讲即是安全感。人在得到了安全感以后,才能自在。“家”是所有殊途的同归,“家”是所有旅途的终点。人类精神层面终极的“ 家 ”是什么?《圣经》给我们答案——是天堂。人因被撒旦诱惑而迷失才被赶出伊甸园。《圣经》教导世人要不断行善积德才能回到来处。
再次,“回家”、“来处”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这个问题其实绕不开哲学的三大永恒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将去往何处”。而“回家”则是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三个问题做了一个直抒胸臆近乎本能地解答。“我从那里来”——我来自我的家。“我是谁”——“ 家 ”定义我是谁。“我将去往何处”——归去是我最后的去处。换句话说,我的根决定我是谁,我的根说明我从哪里来,我的根是成长旅途最后的依归。如果我们对这三个哲学问题都没有“假设答案”,我们则就因此迷茫。这种“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似乎非常明显。
那么我们这个世代是怎样的世代呢?
答案是“我们是迷茫的一代。”
“Lost generation”一词可以追溯到海明威在1926年发表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海明威与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对话中,斯泰因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Lost generation ”这个词组第一次出现在就是在“新美国人”对“美国梦”最坚信不疑的世代。那时候的人坚信只要去到美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得到回报、得到成功。 "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无数怀揣梦想的的年轻人,或移民或求学或偷渡,他们放弃故土,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因而早在20世纪初的就有许多作家。如 菲兹杰拉德、艾略特和沃尔夫等通过大量的作品来警告世人,“美国梦”—— 并不存在。那些信仰者“美国梦”的年轻人忘掉来处,追寻着在大城市里安身立命,甚至翘首以盼着能一朝富贵,这种共同梦想其实是一种迷失与迷茫。而如今在我们国家,有与“美国梦”如出一辙的“北京梦”、“上海梦”、“广州梦”……如果只有一小撮人怀揣这种想法并且全身心投入乃至忘我,我们姑且可以称这是梦想,但如果这个社会绝大数人都有且只有这么一个大同小异的共同梦想的话,那么这个世代是迷茫的。是一种社会精神层面的亚健康。
把在一个大城市中安身立命当做唯一的去处,甚至毫不犹豫地抛弃"来处"。这是时代的无奈还是人自己的选择呢?这些所谓的无奈其实是不自由。
“家”与“自由”是两个什么关系的词呢?有的人认为“家”是羁绊,是牵挂是限制“自由”的所在。
自由的英文——“Freedom” ,“dom” 这个词根是来自拉丁语,是房子跟家园的意思。由此可见家的概念不仅不跟自由相反,甚至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家,无家可归,并不能称之自由。 家给了人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在有了足够安全感后,人才能感觉到自由。试问一个浪迹天涯,无处可归的浪人是自由的吗?这是漂泊,而非自由。自由是需要归处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说出这句话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可是为了保家卫国死在战役中的。所以他说的至高无上的自由其实也离不开家园。因此你要自由你需要心系来处,不忘初心,心中有家才能处处是家。
一些关于寻找“ 来处 ”的电影:
“回到来处 ” —— 是许多优秀的电影都会讨论到的哲学论题。很多让我们动容的电影其实都是在讲一个要找到来处,要回家的故事。 简单地举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CoCo寻梦环游记》表面上是讲的是一个追寻梦想的故事,但是他的核心其实将的还是一个要“回到来处”的故事,而且是曾祖父,祖母,母亲,与男主都回到来处,要回“家”的故事。皮克斯很多影片其实都是这个哲学理念。
《飞屋环游记》讲的是一个老人家带着亡妻与自己建造的爱巢飞行吗,寻觅彼此最初的梦想的故事,这某种程度来讲也是一个要“回家”的故事。
《千与千寻》表面讲述的是一个类似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但其实讲的也是一个要回到来处的故事,故事最后白龙找到了他的来处记起了他自己的名字,小千找到了她回家的方法,包括小千的父母也回到了回家的路。宫崎骏的很多电影,基本上也都有这个核心理念。
《西游记》讲的是四师徒跟一匹马都要回家的故事……
那么,在这个时代我们到底何去何从?
“何去何从”愿意是去除什么,跟随什么。而我们都知道作为本能“根”是去除不掉的,回家是人类有着的最原始的驱动力,是动物本能。那么在可以跟随的自然也就只有这种“回家的本能”了。所以如果我们否定了我们的来处,或者假装否定我们的来处,是走不远的,因为我们没有方向,不知何往。
走到最后我们都要回去,不是吗?我们总说不能忘本,其实是我们也根本忘不了本。每个人心中都有“回家”的呐喊。所谓不在乎落地归根,最终不过是一场骗人骗己的荒诞剧而已。宗教的作用是让人深信灵魂跟肉体都是有来处有归处的。如今我们的国家教养出的都是无神论者。且不论这种教化最终会带领我们去往何处。但我们可以不要宗教,但不可以没有信仰,我们应该深信我们总有归处,心系归处,不管多爱做梦的人,只有回家,才最接近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