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涌老师给我们上“古汉语词汇研究”这门课,要求读文献专书。我向来对先秦散文颇有兴趣,于是从焦循的《孟子正义》开始读起。
其中,《梁惠王章句上》中的《齐桓晋文之事》一节读起来饶有趣味。这一段对话,我们在读高中二三年级时就已经学习过了,但当时的着眼点在于对付考试的文言语法的形式层面,而忽略了其精神层面的东西。
《孟子》这本书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就是“仁”,围绕这个儒家的核心要义,他举了无数个或真实,或虚构的例子。其中《齐桓晋文之事》这一节,开头就讲了“王不忍以牛釁钟”的例子。
一日,齐宣王见人牵着一头牛于堂下过。“王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于是救下了这头牛。对曰:“然则废釁钟与”?王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孟子对齐宣王的做法先给予肯定而后质问“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也?”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
齐宣王不忍心见到一头牛,因无罪受死,却未肯废除血祭之礼,令人以羊代替。孟子质问齐宣王“如果你怜悯牲畜为祭祀而无辜就死,那宰牛和宰羊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理了。”
读完这一段,我们思考,齐宣王之举是仁还是虚伪呢?我想大部分人的感觉应该是正面的。而说其反面似乎也讲的通。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而孟子却解答了这个矛盾,他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的这段论说,让我想起了两件往事。
其一,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爸爸抓了一只鸽子,当时他很忙,无暇处理,令我将其溺死,中午宰杀炖食。我接过那只鸽子时,它的翅膀不断扑打着我的手背。当我想要将其浸入盛满水的木桶时,我的手臂如同生了锈的剪刀,紧紧拢起,很难打开。最终我红着脸冲爸爸说了句:“我下不了手”。然而午饭后,我碗旁的鸽子骨头却是最多的。爸爸至今还时常拿此事打趣。
其二,去年的三月份,来华中师大参加研究生入学复试。正值武汉大学樱花节,我与宗耀、郭婧、张杨四人一同去武大赏樱。沿路有几个乞讨的老太太,跪在雨中,宗耀每人分了一些钱。我当时对此举甚是不屑,我与他说了什么,目前已经忘记了,但是他回答说:“碰上了,就给一点儿。”我现在回想起这句回答,似乎有点孟子所言之君子仁义的味道。(当然,我也主要考虑到乞讨者身份真伪的问题)
结合这两件琐事,我认为齐宣王、我、宗耀所行之事乃是力所能及的“仁”,力所不及亦不能说是“虚伪”。
高中读《孟子》,没有任何精神收获,大学读《孟子》,没有此时的精神收获,研究生再读《孟子》有了新的精神收获。书,还是要常读,从固定的文本中总能发现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