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全文约4000字
几天前我在小号写了一篇文章,叫《人生是关于“性价比”的游戏》,大体上讲的是关于“选择何种赚钱方式”和“选择哪些道德”、“拥有何种价值观组合”的性价比权衡。
这种权衡是在某个维度上的术,今天聊聊适合整个人生的道。
人作为一种动物,不管追求的事物多么高级,本质上要的还是基因要的东西,不管是食欲、性欲、物欲,还是成就感、被人尊重等等,都能让我们产生愉悦的感受,我们的一生都是为了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奋斗不停。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一生的愉悦总量最大?我们毕生都在追求。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会遵循一种原理,在这种原理之上,才有了我们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
这种原理叫“拿自己最多的、下降比例最小的东西,去换取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以5个大家常见的思考题为例。
1.时间比钱重要,对不对?
时间重要还是钱重要,得看一个人手上是时间更多还是钱更多。
假的人生导师在道听途说之后,会告诉你时间永远比钱重要,所以能花钱的地方就一定不要花时间。
这算什么结论呢?真正的底层逻辑,是每个人都在拿自己最多的、下降最慢的东西,去换最需要的东西。
大佬最多的是钱,大佬的每一份时间可以创造出更多的钱。哪怕是休闲,大佬的休闲时间也远远比普通人金贵,因为他如果选择不休闲,就还可以继续工作创造巨大的收益。
大佬的经验是基于自己的情况出发的。而你呢?你缺的就是钱,你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你还拿钱去换时间——你自己手上的时间就没用完,你还换什么时间?
只有当你的时间全部都用来创造收益或提升自己了,再也没有一分一秒,但还是有更具性价比的事情要做,你才可以花钱把自己的时间按“不值钱到值钱”的顺序一步步替换出来。
2.为什么穷人变富后婚姻很危险?
不要扯谁的道德感强,谁的道德感弱,任何穷人变富后,婚姻都很危险。
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特质里,财富是个很特殊的东西。
其他的东西拥有再多,也不可能有数量级的差距,但财富可以。所以财富天生就适合作为交易对象,因为只要你拥有足够多,拿出一点点给极度缺乏的人,就可以换来对方身上所有你要的东西。
而这种让你在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极大满足的交换,竟然几乎不对你的总财富造成任何影响。
两个人从穷困开始在一起,彼此见过对方最不堪的一面,习惯了某些相处模式。当财富极大膨胀的时候,很少人会觉醒到相处模式需要同步改变,彼此还是对诸多财富以外的需求视而不见,不会意识到“自己和对方手上的财富拿出1/100甚至1/1000就能换到所有未被满足的需求”这回事。
当其中一个人跟外界接触多了,发现了这件事之后,跟其他人进行交换的可能性有多大呢?自然是极大。
当你还未拥有巨量的“别人都有意愿跟你交换”的东西时,你完全感受不到这一切 ,但如果你有了,你就会发现所有你想要的,都可以轻易得到。
比如你有100个蓝球,别人都只有1个,所有人都想要蓝球,都想拿手上的红球、黄球、绿球、白球跟你换。
你发现了一种兑换比例,即1个蓝球就能换50个红球、40个绿球、70个白球、90个黄球,这时候你愿不愿意拿出4个蓝球去换到所有颜色的这些球呢?
如果只考虑性价比,怎么可能不换?毕竟所有球你都需要,而且换完你竟然还剩96个蓝球之多。
是否多4个蓝球对你而言完全没有任何影响,但分别多了几十个各种颜色的球,会让你的生活质量和愉悦程度提升好几个档次——交换,是商业文明发展的基石。
那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跟自己的伴侣换呢?
因为你的伴侣大概率是没有那么多其他颜色的球的,而且很可能ta并不愿意换,比如拿情绪收益交换。
举个例子,你说给我倒杯水,我给你100块,ta会说,你给我倒杯水,我给你200啊。
那100块能不能让别人倒水?放到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有人愿意给你倒一整天的水,就是这个道理。
伴侣不愿意换,是由于首先你的一半都是ta的,ta也有很多蓝球,就不愿意牺牲其他的球再挣蓝球;其次ta跟你的相处模式已经习惯了,ta自己对蓝球没那么多需求,会忽视其他人愿意为了拿到蓝球付出多少彩球的代价问题。
所以如果穷人已然变富后,还接触越来越大的世界(也就是越来越充分竞争的市场),婚姻怎么可能不危险呢?
穷人变富极难,相应的,一旦达成,在维持婚姻上,对双方意识和智慧的要求也极高,并不是普通人所处状态下的道德感可以解决的。
3.要不要提前给遗产?
很多老年人到了晚年,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子女的陪伴,毕竟生活质量都随着健康状况而下降了,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但如果在自己还没咽气之前就把财产都给了出去,没了后续交易的筹码,怎么办?农村里这种情况很普遍,钱给完了,也就没人管了,人财两空。
有专家建议早给,也有专家建议最后给,其实都不是。
人生就是拿你手上最多的、下降比例最小的东西,去换你最需要的。如果你一共就一套有瓦遮头的房子,那么这才是你最稀缺的东西,是不能拿出去换的,它只能作为驴前面的胡萝卜存在,在你走的那一刻,一次性用来支付之前子女那么多年给出的孝心。
但如果你有很多财产,举个极端的例子,李嘉诚早就一点点地把自己的东西慢慢地给到两个儿子了,那为什么他不全部拿在手里,让两个儿子到了自己死的那刻才能支配呢?
因为他拥有太多了。
如果你手上的财富给出去也不影响自己后续的生活质量,那么拿出去交换孩子的感恩是可以的,孩子今后的行为会受到两方面的掣肘:1.他的手上还有一些我要的东西,所以我要对他好;2.我现在的东西都是他给的,所以从道德上我应该对他好。
他们最想的明明是1,但此时他们有了2作为完美借口,会孝顺得你更理所当然和自以为的发自真心。
4.学历低的老板为什么喜欢镀金?
很多老板出身草莽,却热衷于各种镀金,不过你也会发现,热衷镀金的往往是相对较大的老板,而不是小创业公司老板。
为什么?
因为小创业公司老板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是钱、是成功,至于在场合上因为学历而自卑这种事,其实关系并不是太大。
而大老板就不一样了,他们拥有足够多的钱和成功,接下来他们就要用这些东西去换到所有其他的东西,比如别人在任何场合的尊重。
于是他们会去镀金,他们喜欢做慈善,他们试图做年轻人的导师,帮助年轻人成功……其本质就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购买行为。
那普通人为什么没心思做呢?因为对普通人来说,手里的钱不多,拿出去购买的占比太大,于是被人尊重的需求就显得不足大,购买起来没什么性价比罢了。
5.为什么低门槛行业内卷这么狠?
各行各业都在抱怨内卷,那内卷是谁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吗?
一是社会的问题,但不是社会在变差,而是在变好。
你觉得在变差,是从你自己是生产者的角度,你希望跟你竞争的越少越好。但你同时也是消费者,从消费端看,你希望有更多的生产者内卷。
内卷越厉害,社会效率就越高,消费者拥有同等财富能购买的东西也越多。
否则哪来这么快的外卖,又哪来这么便宜的商品。
二是你做的事情门槛太低了。
当门槛很低的时候,总有人愿意花费比你更大的代价去交换跟你同等的报酬。你是不可能通过任何制度阻拦别人主动、自愿这么做的,再怎样的规定都可以被绕过。
从你作为生产者的视角看,内卷主要看两点:
1.谁更需要这5000块钱,这是需求的强烈程度;
2.为了获得这5000块钱而需要付出的成本,谁的手上最富余。
你想要8000,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可别人的5000是一家老小的救命钱,你就卷不赢,因为你也没有超越别人的工作能力;你的5000前提是不加班,因为你的时间很紧,下班后你得留出一定的娱乐时间,但别人的5000可以干18个小时,因为他没有娱乐,其他时间浪费也是浪费,你也卷不赢。
所以这份5000就该他拿,要么你去做门槛更高的事,要么你改变生活状态、要么你就失业。
内卷永远存在,古今中外皆是如此,除了你自己的问题,让内卷加剧的只有信息的扁平化——正是效率的提升,才导致南郭先生没了生存的空间——原本这份活的成本需要100元,但现在50元就有人做得又快又好,为什么不呢?
而老板之间也内卷,既然成本到了50,我为什么还卖110,我卖60把生意都抢过来,于是消费者得到了实惠,社会总财富增加——它当然是大好事,只是挤出了南郭先生,让每个人都得到“信息不对称时代不该有的”、本就应该的报酬而已。
人生无处不是如此,每个人都想拿出自己最多的、下降比例最小的东西,去换自己最想要的。
但所谓“最多的东西”也不是都能换出去的,有的值钱,有的不值钱,有的虽然值钱但因太小众而和需求方信息不对称,匹配不到。
所以最好的标的物是什么?
财富、权力。其中财富比权力更通用,更容易交换,因为权力能覆盖的始终只是一个范围,维度也有限,于是需求市场就肯定不如全范围、全维度的财富大。
财富的通用性最大,那稀缺度怎么保证?
只要你比大家多很多,就稀缺了。
而我们说的一个人的“价值高”,到底指的是什么?除了有多少钱以外,什么幽默感、可爱、帅气、善良、体贴到底是不是价值的一部分?
价值,指的是你拥有的所有球,能折合换到的总分数。
这里有两个重点:
1.每种球的分值不同。
你可以在单一维度上特别突出,但每一种球折合的分数是不同的,500个蓝球和500个黄球的价值截然不同。
2.你得能找到跟你交换的买家。
你的某一种球可能很多,但究竟能换到多少分数,还得看你的交易对象愿意出什么分值的价。
这里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越是社交范围窄的、越是更少把自己暴露在市场中的,真实价值被人打的折扣越大(比如越是自身价值弱势的,在婚恋中占了便宜后就越不想让另一半接触更多人,因为这种折扣优势只有信息越不透明的市场,才能越稳固)。
信息的作用,在能发生交换的市场之中,是巨大的。
一个人当下的价值,就是在信息充分度的加成下,所有球能交换折合的静态总分。
而人生的价值,则是这一整个游戏的动态总得分。
--------------------------------------------
蔡垒磊:著有畅销书《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2017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中信最受欢迎作者,2020年当当影响力作家,社群读书APP【蚂蚁私塾】创始人。
视频号:蔡垒磊
公众号:请辩
微博:@蔡垒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