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个家长的反馈,说“朋友生日聚会时,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特别自信,一时兴起还能表演个小节目,而我家的孩子让她唱个生日快乐歌都不敢,每次都要躲到大人的身后,这么胆小的孩子,我到底该怎么办,怎么让孩子自信起来呢?”
这样的孩子,确实挺让人担心的。
但启鹅学堂想告诉这位家长的是,别着急下定论。
您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也许你的孩子后天的性格是内向的,或者先天养成的“气质”是属于活动量较小的那种。
这时,孩子内心是真的不太想在很多人面前表现自己,并不是不自信,他也许只是不想参与这些看起来非常“活泼”的事情。
孩子的气质属于活动量较小,会相对安静,我们家长不用着急,陪着孩子做一些培养气质的练习,争取帮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第二种情况,有可能你的孩子是真的不自信,他不仅抗拒去做某件事情,并且从内心就认为自己完成不了这件事情。
他们经常会觉得自己做不好大部分的事情,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一起陪着孩子去慢慢克服不自信。
如果你确定孩子真的是不自信,今天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培养自信的小妙招分享给各位家长。
1、表扬孩子要具体,不要敷衍
很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也知道表扬孩子,肯定孩子的成绩。
但是家长们大部分只是说一句:
“宝宝你最棒了!”
这样的话,孩子听多了就会觉得很茫然。
他们会觉得:
"我到底哪里棒了?妈妈每次都跟我说同样的话,会不会是妈妈随口说说?"
你瞧,问题就出在这里。
孩子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家长虽然总是夸奖,但不能表扬孩子的具体的一个举止或者成果,甚至说辞都一模一样。
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在敷衍,因为没有针对性。
还有一些情况是,一味地夸赞宝宝很厉害、很聪明。
没有具体指明,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完美的,什么都好。也会导致孩子膨胀,变得自大,以自我为中心。
所以说,夸奖孩子也要掌握技巧。
具体的称赞给孩子自信,空洞的表扬让他自大。
如果孩子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那么孩子在以后做相似事情的时候就会很自信。
因为他知道,自己做成功过这件事情,妈妈还因为这件事夸过我。
我的孩子放放,现在8岁。
他以前未记事时,我也一样经常对宝宝说“宝宝你真厉害”。
刚开始宝宝很开心,做什么都很有热情。
可是后来我发现,这句话慢慢变得没有一点效果了。
孩子完成一件事情也不急着想要告诉我了,变得不想展示自己做的东西。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需要转变一下我的鼓励方式了。
我开始尝试着主动去表扬孩子一些更具体的事情。
比如,某天在孩子爸爸的教导下,放放竟然学会了自己组装他的玩具汽车。
我抓住机会上前抱了抱他,并很欣喜地对他说:“宝宝,你今天又学会了一个小小的新技能,都能够自己组装小车了,看来更大一点的玩具车也不成问题了,妈妈真为你骄傲!”
我很明显地看到孩子脸上欣喜的笑容。
自此以后,孩子在修玩具方面变得特别自信,开始修一些以前坏了的小玩具。
甚至抢着帮助别的小伙伴把他们的玩具修理好。
为此也是交了不少好朋友,同龄的小伙伴都觉得他非常厉害,特别是邻居的小女孩(偷笑)。
从此,孩子喜欢上了自己组装一些东西,还很有毅力,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2、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这是从身心健康出发让孩子真正自信。
我们成年人的自信多来自于意志力的坚持,孩子也一样。
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独立的人格。
比如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
从初中起,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晴天,每天她都会抽出一两个小时跑步、健身,十几年过去了,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好,比同龄人身体都好。
年轻的心态,健康的体质,让她从内而外都透露着自信,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特别有“精气神儿”。
小孩子也一样,虽说良好的习惯并不是让孩子自信的全部缘由,但也是不可缺少的。
孩子如果有良好的习惯,那么他做什么事,说什么话其实都是有底气的。
亲戚家有个孩子,叫梦梦。
幼儿园大班开始梦梦每天早晨起床都会花十分钟时间背几个单词,从很简单的ABCD到复杂的词汇,现在已经坚持了五六年了。
孩子的英语水平和词汇量比同龄小朋友高了很多,所以每次在路上如果遇到外国人,她都非常有兴趣和他们对话。
与很多小孩子相比,梦梦在这方面很自信,因为她有底气与人交流,她很熟悉一些外语的日常词汇,也不怕说。
几年好习惯的坚持,让梦梦有了自信的资本——一个小小的技能。
每天花上几分钟时间,小孩子不会觉得厌烦,大人也很轻松。
相反,很多孩子包括我们大人,就算在路上遇到外国人问路,通常都是“Idon’t know,sorry”然后逃之夭夭。
孩子们都怕自己会说错,有时开口就会无措、结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所以慢慢地就会越来越不自信,以后更是拒绝与人交流。
培养孩子日常的一些小习惯,比如一个爱好,或者是一项孩子拿手的小技能,有时候并不是非要达到什么目的。
而是能让孩子在将来的某一天,在面对他人的时候,这些小习惯日积月累形成的结果能够派上用场。
能够在某一些场合,让孩子自信表现自己。
3、不要嘲笑孩子,切忌攀比“别人家的孩子”
有很多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如果不自信,那一定会自卑。
往往孩子的自卑就来自旁人的嘲笑和轻视。
比如孩子刚学说话,你教他很久“大西瓜”,他却依然说“大西抓”,家长千万注意不要嘲笑他。
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或者很强硬地想要孩子改正过来,可以选择换个时间再教他。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在孩子语言学习期间,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
孩子的情绪非常敏感,如果只是话没说好,家长没有必要去训斥或者担心,教孩子说话是一件非常考验耐心的事情。
我曾经就见过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快速学会说话,跟孩子怄气,孩子说错了就责备,一定要当天学会。
有的家长还嘲笑孩子笨,孩子最后变得再也不爱说话,并且自卑,严重的甚至会变成口吃。
家长们在教孩子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忍住嘴里不要冒出:
“你看看别人家的某某某早就会了,你还不会,怎么这么笨”。
这样的话对孩子做事情事情并不会起到什么实质上的效果,完全只是家长在发泄自己的情绪罢了。
家长们拿自己家的孩子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以及在孩子完不成某件事情的时候嘲笑孩子,这些都是让孩子自卑的做法。
如果想让孩子变成一个自信的宝宝,那么这两件事,家长一定不要去做。
4、肯定孩子的成果,在家陈列孩子的作品
我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表扬以及鼓励说在嘴上,孩子很难真切地感受到你对他的肯定。
最实际并且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在家中陈列孩子的一些作品。
在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
在柜子上为孩子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小制作。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做得东西被家长陈列出来,来家中客人也能看到并且夸赞,那孩子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别人的肯定。
之前跟一位家长交流的时候,那位家长就做的非常好。
他的孩子飞飞,从小就对画画尤其感兴趣,经常自己随手画一些东西。
她每次都会搜集一些好看的画,很精心地帮孩子做成一本属于孩子自己的画册,有的也会做成相册放在家里的各处柜子上。
他会也带给朋友和孩子的其他家人看,所以每次长辈们见到孩子的时候总会夸赞孩子画画得好,希望他一直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这样,大家的鼓励让孩子一直坚持了下来,他开始学习系统的画画。
有时孩子也会自省,自己找出自己的画中有什么缺陷,他始终相信能够画出更好的画。
不止画画这件事,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家长们如果能够把肯定孩子的小成果落到实处,那么孩子做起事情来也会更加有干劲。
荣誉感最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5、让孩子偶尔当当家,尽量让他在生活中脱离依赖
孩子的自信心是慢慢锻炼出来的。
家长们平时带孩子去超市,可以把待付款交到他手里,让他交给收银员。
孩子还小的时候,不会算账,对钱的概念也不是特别清晰,这样做首先能够让他知道钱能买东西。
然后逐渐让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钱,让他当家,并参与到家庭的一些购买决策中。
慢慢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的自信心,就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他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能力和自主安排的能力。
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净。可一件脏袜子,脏手帕,却让孩子收获了自信。
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用不断的肯定,培养孩子慢慢自理。
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没有依靠的处境中自信地面对。
孩子的自信心是完全可以后天培养的,家长们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够自信,首先不要着急担心。
循序渐进慢慢培养,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出发,注意孩子行为和情绪的一些细节。家长的耐心教导和悉心宽容才能给孩子良好的心态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