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听了肖培东老师的两节阅读课《登勃朗峰》和《怀疑与学问》,似乎自己又变得耳聪目明了一些。
这两篇文章年级不同,文体不同,教读和自读的要求也不同,肖老师的课堂设计更不同。但这诸多的不同后面,却有着相同的理念,即始终抓住一篇文章的文本特质来设计教学。
《登勃朗峰》一课,主要由这样几个环节构成:
一、速读课文,梳理游踪。
点明方法:游踪句子往往藏在段落的开头。
二、细读课文,思考本文与本单元其他游记有何不同?
特点:上山写景,下山写人。写人主要用了语言描写。
三、聚焦语言,感受形象。
1.品读第一处车夫语言。
2.品读第二处车夫语言。
3.品读第三处车夫语言。
4.品读车夫朋友的语言。
5.感受人物形象:他们是怎样的人?
四、朗读写景部分,走近作者。
1.朗读第5段。
2.作者是怎样的人?从中能窥见美国人怎样的特点?
3.推荐阅读马克·吐温的其他作品。
五、齐读车夫的话结课。
《怀疑与学问》一课,主要环节如下:
一、直入课题,提醒学生“颉”字写法。
二、初读课文,改换题目,明确观点。
三、抓住过渡段,梳理思路,完成思维导图。
四、聚焦重点句,感受段内严密的逻辑关系。
五、抓住结尾句,激发学生怀疑精神。
六、调整段序,明晰结构。
细品肖老师的两节课,我们会清晰地感受到他对文章文本特质的把握极其精准,每一个教学行为,无一不是由文本特质决定的。
1.文本特质决定教学重点
首先,《登勃朗峰》是一篇游记,自然要写到一路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所见之景。基于此,肖老师让学生梳理游踪,归纳上山时所看到的景。同时,《登勃朗峰》跟其他游记相比,又有自己的不同之处:前半部分用散文笔法,后半部分用小说笔法。在游记中刻画人物形象正是“这一篇”的独特之处,所以,后半部分变成了肖老师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议论文,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从两个方面分别论述。这是本单元所有文章中观点最明确、思路最清晰的一篇。因此,肖老师就把整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明确观点,理清思路,感受议论文严谨的逻辑关系,学习怀疑精神。
2.文本特质决定教学方法
《登勃朗峰》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那么,指导学生朗读车夫的语言、对朋友的语言转换叙述方式就成为赏析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
《怀疑与学问》依靠明晰的思路、严谨的逻辑关系来阐明论点,这时候指导朗读显然意义不大。那么,指导学生思考、梳理、辨析各种关系便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通过用文中的短语或短句拟小标题来明确中心论点,通过变换过渡句并重新找位置的方法来理清思路,通过辨析重点句中的重点词来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通过质疑文本来落实怀疑精神,通过调整段落的顺序来体会说明文不同的结构,方法灵活多样,但都紧扣文本特质。
3.文本特质决定学法
《登勃朗峰》老师主要以指导朗读法来带领学生感受人物形象,那入情入境、入神入心、一个又一个、一遍又一遍的诵读自然就成为了本文的主要学法。《怀疑与学问》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时,则紧紧抓住课后题,指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果把肖培东老师的课堂比喻成一场精彩的舞蹈,那么,他紧紧抓住始终不放的,就是文本特质这根彩练。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语文课堂的根本,抓住了阅读课的灵魂,任你怎样腾挪跌宕,也不会偏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