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妻子一直从事儿童艺术教育工作,原本淡定的她最近开始不淡定了。一直在我耳边讲她新接触到的一个叫杜梁的老师,和一种全新的教育思维和方式。在她的要求,和我的那份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参加了杜梁老师举办的《大地的工作(第7回)——美丽乡村》活动。
三天的活动下来,我被征服了。活动传递出来的教育思路和每个家庭集体震撼的效果,打破了我对教育的认知、对艺术的认知。
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那些我认识的艺术教育机构大多都没有真正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他们仅仅停留在艺术表达技法上的教授,而这其实是揠苗助长,让儿童失去与身俱来创造的灵性;他们更强调终点,希望儿童创造更多的作品,更符合家长和家长的亲人朋友的审美要求,但这其实不可避免的让儿童失去了艺术创造的起点,用真情实感表达感受到的信息的能力。所有家长都应该听过一句话:没有灵魂的内容是空洞的。但为什么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是如此呢?我猜想,家长也需要教育,重新认知儿童教育的本质——感知是生命成长的第一步。
02
对世界真实的感知是天然拥有力量的。
想象下,如果你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村落,在没有任何信息的情况下,你需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在一个小时内尽可能的了解村子的昨天和现在。你能做到何种程度?
活动的第一天的第一个节目就是这样安排的,探访的结果出人意料的精彩。
1、为什么这里的鸡比市场上的大,为什么笼子里的鸡比外面地上跑的更大?
2、为什么这里的水果要带上塑料袋子?
3、为什么有很多土做的房子?
成年人发现的问题:
1、为什么这里的年轻人看起来有点颓废,没有精神,不愿积极的接触外部的信息?而老人似乎在家中都很有威望,也很愿意和外来的我们侃侃而谈。
2、为什么这里的老年人喜欢讲述90年代村子因为瓜果带来的繁荣和富足?但现在果园数量却减少了如此之多?
3、为什么村子里除了很多没人住但也没有拆掉的土房,还有更多新盖的只有柱梁没有砌墙的一座座非常高的楼房?
4、为什么村子里没有像样的企业?年轻人在外面打工还要坐公交车回来居住?
5、为什么小孩子的上学的问题成为全村共同认定的重要问题,会租专车每天接送小孩到外面上学?
1个小时的时间大家发现了如此多的问题,也积极努力的去寻找答案。只因在行动开始,活动的主办者杜梁老师提醒的一句话:探访村民时,用心体会,问你自己真实感受到了什么,然后进一步去寻找答案。
03
对世界的感知大多时候是从享受孤独开始的。
在这次活动当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谁能够越早的开始只属于自己的感受、观察、询问工作,谁就能开始有价值的感知。
第一天,临祠学书的活动,让大家用香灰在白布上书写朱熹的名言。我发现,谁越早选择用自己的内心感受到大拇指和食指间的力度,以及香灰下落速度和落下痕迹的关系,谁就能越早的掌握这一种特殊的书写方法。
第二天,生活肌理的活动,是让大家观察村民用智慧生活过的印记,并用绘画或摄影的方法记录袭来。我发现,越早选择用自己独立的视角去观察智慧痕迹的朋友,越能更好的描述生活的智慧,阐释:任何美丽的生活痕迹既不可重复,又充满特定视角下的魅力。
抛开活动,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豁然发现:所有成功的经历都伴随着以我为主,依靠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学习能力的内心。而所有错误的选择、失败的故事都伴随着极其渴望获得他人的帮助,寻求好运和福气,得不到时又充满抱怨、愤怒,甚至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
原来,故事的成败在起点就已经决定。而享受孤独,获得独立感知的能力通过简单的练习就能掌握,可笑可叹。不过庆幸的是,自己还很年轻,享受孤独带来的力量可以发挥的时间还有很长。
04
感知是获得未来世界超感性能力的前提
有投资人说,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未来10年的风口是情绪交易。抛出这一个观点的投资人也举出了他们的道理:
1、职业模型从陆地式的行业*企业*职业,一步步向海洋式的圈子*能力*特长转变。行业已没边界、企业强调整合、职业强调跨界,世界的变化造成了一个事实:圈子成为社交和经济的新中心,能力是个体能否出现在一个圈子中的门槛,而特长则是判断能否在圈子获得更大交换价值的关键。全力海洋模型更适应这个时代不得不选择的多线程的生活现状,也更适应人们在工作之余越来越远离逻辑、立足情感的生活事实。
2、超感性能力将成为未来世界最重要的能力,6大超感性能力分别是:设计感、共情能力、整合能力、讲故事能力、娱乐能力、赋予意义能力。如果世界是由信息构成,拥有与超感性能力的个体将比那些只懂逻辑思考的个体获得对信息的源认知。前者从感知出发,体会源信息后再做出思考和决定,而后者只能面对别人加工过的半成品直接进入思考和决定。这是巨大的差异,在情绪充斥的未来世界,甚至影响到社会分工和阶层划分。
不论未来10年的风口是否是情绪交易,超感性能力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而超感性能力的前提正是感知。所以,朋友们请尝试放空自己,让本来就属于你的感知能力重新回到你的身上。
因为,我们应该记住:感知,是生命成长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