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听说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照射点在那里,听说那里的海是蓝色的,听说那里是原生态的小渔村。带着这些听说,我登上了开往东极的轮船。东极一般是指庙子湖、青浜岛、黄兴岛、东福山这四个有人居住的岛屿。庙子湖是镇政府所在地,设施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也比较热闹些,东福山的风景最是好看,青浜岛有海上布达拉宫的美称,黄兴岛居住的人最少,所以自然风光比较原始,四个岛,各有各的特色,去的时候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只到了庙子湖和东福山。
初遇东极,那时候《后会无期》还没登岛,有的只是咸咸的海风,飘在海面上的小渔船,路牙子上摊晒的渔网,平台上晾晒的小鱼干小虾米,这种感觉一眼就很欢喜,那一刻就想就在这岛上,跟着日出去打渔,跟着日落摇着小船飘回来,做一朵闲云,当一只野鹤。
庙子湖和东福山,都走了很久很久,在岛上的路都是靠两条腿。东福山越往山上走,风光越好,废弃的石屋都是面朝大海,真真的海景房,原汁原味,有些石屋爬满了绿植,别有一番滋味。东福山有烟火的人家不多,沿海岸,零星散落着,门口坐着的多数是老人家,或捣拾着渔网,或抽支烟,安然悠闲。
庙子湖开发的相对比较好,客栈也比较多点,岛上还有邮局(到哪都不忘明信片),渔民画展厅,咖啡厅等等,可逛的点稍微多些。即使是在镇中心,年轻人和小孩子也是鲜有的,后来阿婆告诉我,岛上的年轻人基本都定居在舟山本岛,不太回东极这边。
在客栈,阿婆给我们做饭,给我们介绍岛上的生活他们的日子。阿婆是退休教师,最早岛上是有学校的,后来人越来越少,学校就没办了,所以为了小孩子上学,大家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岛。而一些老人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岛上,不愿意离开,就像阿婆,即使离开过,还是想念这里喜欢这里。想起我的外婆,一个人守着一个大院子,用她的话说一个人住了七间房子,但是她还是不愿意离开。
一起在客栈住的,还有几个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唱歌跳舞,小院一改往日的安静,客栈的主人很是喜欢,阿公还给他们讲起了故事,岛上的标志建筑—财伯公雕像的来历。老人家应该都喜欢儿孙绕膝,但是现实总会有各种原因要分开生活。
想起老家,年幼由于家庭原因被抱养到外省长大的一些老人家,耄耋之年,回来生活,有的在逝世之后回来安葬。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远去香港的老人家,原先老家修路,修亭子,都会积极捐钱,还在老家造了房子,以后回来可以颐养天年。
东极之行,看似是平凡之行,带给我的除了美景,还有些许思考,人随着年岁的增长,总想着落叶归根,就像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都回老家生活,守在父母身边,大学一个班,留下来的寥寥数几。
可我依然漂泊着。
(我去的东极是2013年的东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