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黄泉见母的故事,在《史记》和《左传》等史书中都有记载。主要说的是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与夫人武姜生有两子,大儿寤生,小儿名段。武姜在生寤生时险些丧命,因而讨厌大儿,而对小儿段疼爱有加。郑武公去世后,窹生按古制继承王位,封为郑庄公。武姜因小儿没继承王位而生气,要求郑庄公将京城封给段。郑庄公照办,但武姜仍不知足,她密谋与段里应外合起兵夺权。消息泄露,太叔段兵败,拔剑自刎。郑庄公怒将武姜软禁颖地,发誓"不到黄泉,绝不再见!"郑庄公是个孝子,日久思母心切,但身为国君,又一言九鼎。颍考叔给郑庄公出主意,说黄泉即地下,如果挖一地道,找到泉水,盖上地宫,在地宫里与母见面,就如同黄泉见母。这样既尽了孝,又没违背誓言。郑庄公大喜,日夜掘地挖泉盖地宫,终于在"黄泉"与武姜见面,母子二人抱头痛哭,言归于好。
郑庄公黄泉见母的故事,历来被当作孝敬父母的典型,但我在读这个故事时,却对郑庄公是否是真孝敬产生了几个疑问。
其一、如果郑庄公是真孝敬,那么当他发现母亲与弟弟段图谋不轨时,为何不采取措施予以制止,而是放任母亲与弟弟一错再错?“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郑庄公的名言,这句名言说得好,但同时也表明了郑庄公对母亲与弟弟的不义行为心知肚明。
其二、如果郑庄公是真孝敬,那么他为何会发下“不至黄泉,毋相见也”的重誓?一个人说出这么重的话发下这么重的誓言,得需要多大的决心?不要说在倡导“百善孝为先”的古代社会,就是在比较开明的现代社会,一个人要下定决心与母亲决裂,断绝母子关系,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其三、《史记》说郑庄公在发誓不到黄泉不见母亲后,“居岁馀,已悔思母。”郑庄公在一年之后才思念母亲后悔当初的决定。我们假设当初郑庄公说不至黄泉毋相见是一时激愤之言(事实上郑庄公早知道母亲与弟弟的图谋,根本不可能一时激愤),那么他为何要等到一年之后才后悔?在心理学上,激愤之情只能维持短暂的时间,不可能一年之中都在激愤。
基于以上三点疑问,我们有理由怀疑郑庄公黄泉见母会不会是迫于道德舆论的压力?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人们十分看重道德,王公贵族更是千方百计努力塑造自己的光辉道德形象。郑庄公想成为有作为的王侯,想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自然不希望自己的道德形象有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