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梅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历来为人称道。从古到今,歌咏梅花的诗词何止千万,但是毛主席的这首《卜算子.咏梅》跟常人的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们一起赏析《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题。毛主席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写了一个小序,小序里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的咏梅词是歌咏梅花高洁的品质,我们不凡来对比欣赏。
第一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他是站在梅花的角度来看四季的变化。在风雨之中,春天走了,在飞雪之中,春天又回来了。梅花是站在旁边看四季的变化,有一种超脱物外的超然感,梅花看着春天离去,又看着春天到来,有一种笑看季节变换,我自岿然不动的自信与豪迈之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已是悬崖百丈冰是写梅花生长的环境,环境很恶劣,在陆游的咏梅词里也提到梅花的生长环境。“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他写到的梅花,身处荒郊野外,无人问津。不仅要忍受孤单寂寞,还要遭受风雨的侵袭。可是毛主席笔下的梅花,生长的环境更恶劣,悬崖百丈冰,突出了高险,突出了极寒,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中,梅花也仍然开放——犹有花枝俏,这里的“犹”是仍然的意思,“俏”就写得更妙了,为什么不用美而用俏呢?美一般用来形容外表,而这里的俏更多的是强调由内而外散发的一种生命力,那是梅花的生命在绽放。这句话还是一个衬托,以环境的艰难去衬托梅花的英姿。
联想一下当时的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1961年的12月,1961年,中国内外交困,当时欧美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苏联和中国断交,国内还灾害连连,中国的处境可以说是悬崖百丈冰,就是在这样的处境当中,中国人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作为中国领导人的毛主席,以一句非常轻松的话,云淡风轻的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的坚强和独立——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写到不争春,陆游的词里也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为爱国词人的陆游,在政治上被排挤,面对妒忌,不去争,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化为尘土,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香如故。
毛主席笔下的梅花也不争,但似乎比不争的境界更好。“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不仅不争,还要传递春天的消息,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两种境界,陆词里边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任凭你的妒忌,我就开我的,他强调的是一种不争,而毛主席的诗里边,不仅不争,还要奉献,还要报春,这显然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最后一句是最精彩的,首先他使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山花烂漫,到了春天,一片绚丽,这是面,她在丛中笑,梅花就是其中的一个点,通过点面结合,突出了梅花超凡脱俗的形象。“她在丛中笑”还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梅花比作了人。这里面的笑字是耐人寻味的,梅花好像一个人一样,在春天到来之后,在花丛中绽放笑容,她在笑什么呢?这一个笑字写出她的谦逊,我们也可以说是一种自信,一种脱俗、从容和大气。
读这句诗的时候,我眼前就有一幅画面,一片山花烂漫,有一位女子在其中穿行,走着走着她忽然回过头来,冲我嫣然一笑。
这首词的上阕写了梅花凌寒开放的英姿,下阕赞颂梅花从容大度的精神风貌,整首词是把梅花写成了人,借梅花书写自己的志向,采用了托物言志的的手法。
那梅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她不仅是以往诗词当中一个孤芳自赏的,清高的形象,更是对艰难困苦的雍容大度,在胜利之后,从容不迫的形象,梅花的坚韧不拔,淡定从容,不正是我中华民族的风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