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息而后能止,能守中而后能化,此道之妙用、天之全德也。
《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样来看,得始于止,但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刺激太多了,不断涌出的新知识,新科技,新方法,营销文案试图不断激起人类本能的欲望——恐惧与贪婪,随手打开微信推送:“不掌握认知规律,做再多笔记也救不了你”,“未来98%的职业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2%的幸存者会是谁?”他靠自己拍[恶搞视频],一年圈粉400万,今年盈利要过千万。”
我和朋友说,不到100年的时间,我们平日看的的文章标题已经从《闲情记趣》变为了《有家法国公司做出了性冷淡风的智能手表,惊艳世界》,文字工作者追求的不再是韵律的美感,而是博人眼球的欲望冲击。作为读者的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样段落性的标题会让我更有点击的欲望。但是这欲望背后呢?如果仔细去剖析每一篇文案标题,会发现,透过这些文字背后传达的普遍是”你还不够好”“你需更努力”的恐惧。
所以会沉迷知识的海洋,会不知疲倦的往返各种现场。想要停下来,却不知如何停下来。
“不息而后能止”,不息就是不停息,这不就是止嘛?但何为又说不息而后止呢?
最近的感受发现,如果每天晚上都安排了打坐时间,那这个时间你就不会再去做别的事情,不需要想啊我要把这本书看完再睡觉,今晚我要看个电影,也不会把工作拖到”晚一些再做吧“,甚至不会觉得”啊,天天打坐坚持不住怎么办?有事情加班怎么办?”其实就是晚上洗漱后,老老实实坐在垫子上。
这个时间被你填满了,安排了,就不能再去做其他的了。每天都安排同一件事情,也就不会想着我明天要这样,后天要这样。
其实真正实施起来,开始也有迟疑的,一想到啊天天坚持,好难啊!人对事物的感知多半受困于对时间的理解,想到365天,会觉得被吓傻了。但其实只是每一天,重复做相同的事情,需要的只是今天洗漱后,坐下来。如果太晚,就少坐一会,如果时间充裕,就多坐一会。如果实在没时间,就好好睡觉休息。仅此而已。
慢慢就明白,那些“你还不够好”“你还得更努力”其实只是脑中翻滚不息的想法,而自己能做的,就是静下来,回到能做的事情上,做事情。毕竟想法改变不了什么,除了徒增恐惧让你恨不得做完一件事儿赶紧做下一件,丝毫享受不到做事情的投入与满足之外,并不会给你带来新的体验。最神奇的是,很多事情和困惑,不是用脑子想明白了,而是做着做着,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