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深切感受到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看到网络上很多人因为知识变现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可是为什么人有的人可以迅速崛起,有些人却依然感叹书读了那么多,还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伟大文豪托尔斯泰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知道那些最有用的东西呢?这就需要我们尽快掌握一个技能——快速阅读。有一个误区是很多人觉得快速阅读就是教会你怎么很快看完一本书,其实并不然。快速阅读是教会我们如何控制阅读速度,根据自己的目的和任务在该快的地方快,而在关键点的地方知道慢下来。
《10天掌握快速阅读》就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掌握快速阅读的一本书,这本书的特点就是作者艾比·马克斯·比尔将快速阅读的技能分为10天来培训,每天一个训练策略教会我们一项重要的阅读技巧,并且在每一天的内容之后附上阅读速度和效率的测试及一个小秘诀。
从第一天的找出我们快速阅读障碍到消除我们阅读的三个坏习惯,再到如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如何加速阅读、如何批判性阅读、如何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清理堆积的待读书目、如何通过换挡控制自己的阅读速度及该如何阅读专业书籍,最后艾比·马克斯·比尔告诉我们阅读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教我们设计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内容详尽实用落地可行,也因此《10天掌握快速阅读》成为风靡美国的“个人MBA”计划推荐的第一本书。
《10天掌握快速阅读》的作者艾比·马克斯·比尔是美国顶尖的高效阅读的专家,她开设的互动式在线课堂“提速阅读”已经历经25年了,帮助了上百万的人学会了如何快速阅读这个技能,并服务于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许多公司、组织、学校和政府机关。
《10天掌握快速阅读》是艾比·马克斯·比尔在线课堂《提速阅读》的文字版教材,分为10天,每天一个提速技巧,就像一道道关卡一样等待着你来挑战。通过10天一轮的训练,相信大部分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快速阅读法。下面就跟着我来看一看这十天中艾比·马克斯·比尔教给我们的一些提速方法:
一、空白卡片法
用一张名片大小的空白卡片覆盖住已经阅读的内容,留出将要阅读的内容,一边阅读一边根据自己的速度向下移动卡片。习惯这种方法后,你的阅读速度会越来越快。
二、左手或右手制动
左(右)手的食指指着每行的左(右)边,当你往下读一行的时候,手指同时向下移动,越习惯移动会越快。
三、双手制动
使用左手食指对准一行文字的开头,右手食指对准同一行的末尾,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正在读的一行上,再用阅读关键字及关键意群来辅助阅读,慢慢的不停移动两端手指,阅读速度会越来越快。
四、“地图"阅读法
所谓地图阅读法就像你去一个陌生地方旅游一样,要首先获得一张当地地图才能迅速了解整体概况,而在阅读过程中采用先预览全书的方法,知道该书的写作框架及主要内容,才能让你有的放矢,筛选出你值得读的书及树立更加具体的阅读目的和任务感,获取到有价值的背景知识,使我们更高效的阅读。
五、批评式阅读
带着批判性思维对作者、全书内容和作者自身情况进行提问,可以使我们在阅读时候更主动更专注。在书中艾比·马克斯·比尔列觉了一些问题范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购买此书了解。而最简单的提问可以 用 “3W2H”来进行。
六、张开手移动手指
打开左手或右手,手指向外伸展,掌心朝向书页。把手放在书本上,把中指放在每一列的中间部分,手以S形慢慢地一次跨越几行地向下移动,移动时手只要轻触书页,眼镜从左向右移动,使用关键字、意群或关键意群来帮助自己读得更快。同样越习惯就会越快。
七、“不读”技巧
利用略读、扫读和跳读,根据阅读内容的目的和任务不同自由换挡,在学会这个“不读”技巧时需要你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先预览所读的内容判断是否值得花时间来读,最后就是要克服对内容遗漏的恐惧。读书不在读的多更在于读的有价值。
八、大拇指法
把书放平,大拇指朝下,放在你所要读的栏中间,眼睛在每一行只停顿两到三次,一次尽可能看得更多,用关键词及意群短语来帮助你读的更快。另外还有一种大拇指使用法类似空白卡片法,把你的左手或者右手握成拳,再把拇指伸出来,横着放在你要开始阅读的那一行。手腕与大拇指尖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把已读过的话盖住,留出要读的。同样这种方法也是越习惯就会越快。
九、两手指摆动法
这是本书中最先进的提速法。方法是用左手或者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其他三根手指弯曲在手掌里。然后把两手指放在段落的第一行下面并且手指随着眼镜的移动经过这一行。当读到这行的结尾处时,两手指向下面几行文本移动并开始读手指所在之处,随着眼睛移动你的手指经过那一行并再把手指朝下面几行移动,阅读时,手是以“之”字形移动或摆动的,避免让手指进过每一行,可用这种方法速读或者预览。
通过以上快速阅读方法的训练,挑选适合自己的,相信我们都能掌握好基本的快速阅读法,只要不断练习并养成速读习惯,我们的阅读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也更有效率。而只有学会快速阅读,你才有机会遇见更多的知识灵感,也才有机会抓住那不期而遇的机会在这个时代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