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又称古线装。线装书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有人认为,汉代已有线装书在书市出售。其实,汉代有书市,但没有线装书。 中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唐代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今天我们看到挂在墙上的轴画、书法,仍是卷轴装的遗风。晚唐以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其装订方法又有多种多样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线装本的册页书。其中不少古旧线装书,可视之为文物,非常珍贵。
装订形式
线装,顾名思义是用线进行装订,是用线把书页连封面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边的装订形式。线装书有简装和精装两种形式。
简装书采用纸封面、订法简单,不包角,不勒口,不裱面,不用函套或用简单的函套。
精装书采用布面或用绫子、绸等织物被在纸上作封面,订法也较复杂,订口的上下切角用织物包上(称为包角),有勒口、复口(封面的三个勒口边或前口边被衬页粘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度。最后用函套或书夹把书册包扎或包装起来。
加工工艺
线装书加工工艺分为线装书加工和书函加工两部分。
线装书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理料-折页-配页-检查理齐-压平-齐栏打眼穿纸钉-粘封面-配本册、切书-包角-复口-打眼穿线订书- 粘签条-印书根字。
理料。即将印刷页一张一张地揭开、挑选、分类,再逐张按栏脚和图框将其撞理整齐,这种操作叫“捐书”。页张理齐后,用单面切纸机把书页裁切成所需的大小。
折页。线装书折页是以中缝前日为标准,将单面印的书页的白面向里,图文朝外对折,折缝就是前口,一般书页折缝处印有“鱼尾”标记,作为中缝折叠标记,称为“黑日子折”,把版框作为中缝折页的标准线的,称为“白口子折”。折页后书帖栏线整齐,鱼尾栏宽度一致,折缝压实无卷帖。
配页。线装书的配页操作与平装书的配页基本相同,线装书页薄,纸质软,除用一般平订的拣配方法外,还常用撒配。撒配时,按页码顺序将同一页码的书帖排列成梯形后,将其叠放在一起,然后从一头抽出书帖,就是一本配好的书册。配好后的书册版面排列整齐,无错帖、无卷帖,撞理整齐。
齐栏。将理齐后的书页散开成扇形状,并逐张将书页前口折缝上的鱼尾栏整齐的操作称为齐栏。齐栏前应先将书帖前四折边刮平服整齐,防止齐栏时书页拱翘。齐栏后的书册,栏线垂直、不乱栏、顺序正确。
打眼穿纸针。配页齐栏后的书册,经理齐检查无误后,进行打眼穿纸钉,以保证书页不移动,并栏线整齐。纸针眼打两个,上下位置在书册长各1/3处,距书脊6~9mm。打眼垂直、无扎裂、扎豁书册,针眼直径以能入针穿线为准。
纸打用料与所订书册纸质相同,并用竖纹。纸针要挺括、牢固、直径与针眼相符合。
切书。将粘好封面、封底、配好页的整套书册沿口子闯齐、放到三面切书机的切书台上,对准上下规矩线切书。切好的书册应刀口光滑、平整美观,压书的力量应适当,以免裁切后本册表面出现压痕。
包角。为保护书角,使其不散、。不折、坚固耐用,在穿线前将书背上下两角用缤或绢包住称为包角。包角的位置在书册最上和最下第一针眼处,并与线痕、切口呈垂直状。包角用料为细软织品,用适当粘剂,折角整齐,包角平整牢固、自然干燥。
复口。将封面三边(或前口一边)的勒口与衬页粘接,将勒口盖住,以增加封面的挺括和牢固性,保持外观的整齐。
穿线订书。线针眼一般为四个,上下位置根据订缝形式定,与书脊距离为13~18mm。
用线为60或42支纱6股蜡光白线或相同规格的丝、麻线穿过眼孔,将书页订牢。
穿线用双线,依不同的穿线方法,入线要正确,拉线紧度适当。书册穿线后平整牢固,双股线并列排齐,无扭线、交叉、重叠、分离线,线结不外露贴签条。在封面上贴书名签,签条的位置对书籍的造型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是粘在封面的左上角,离天头和前口各约8~12mm。
印书根。线装书通常是平放在书架上,为了便于查找,还要在地脚的右边印上书名和卷次。
书的诞生
“一本线装书制作完成从头至尾需要多少道工序?”昨日上午,在天一阁举行的“天一阁藏本与华宝斋新版善本联展”上,许多参观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据悉,粗略的估算是有35道工序。
线装书是适宜捧着读的。这句话中既包含了书籍在古代稀少而倍觉珍贵的因素,也许还传达着对它不简单的制作过程的敬意。
一根毛竹化大千
“富阳纸贵”,华宝斋就来自以造纸闻名的富阳。昨日,华宝斋工作人员在天一阁现场进行了线装书工艺流程的作坊式演示,人们不仅可看到宣纸、线装书在他们灵活的手上成形,还可以自己亲手去体验造纸中的“操纸”、“刷印”、“装订”等几道工序。初次接触“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一般游客,自然免不了手足无措,华宝斋的师傅们便会在一边细心地提醒着:“当心,操纸最关键的是用力要恰到好处,纸浆留在帘子上要均匀。”操纸是造纸中比较重要的工序,到它这里宣纸已基本有了样子。而此前要做的则有斫竹、削竹、砍青、翻滩、椿料等一系列步骤。操纸之后,经过榨纸、晒纸、切纸等,一张“薄若蝉翼,韧似丝绸”的宣纸就告完成了。此后,便是印刷了,华宝斋的师傅带来了雕版和活字印刷两套工具,师傅说,前者有1300年的运用历史了,后者由毕升发明也有900多年的历史了。而操作过程是相同的:拿一把用松针做成的刷子细细地把墨汁均匀蘸涂在版子上,复上宣纸,用另一把刷子压平,轻轻揭下宣纸。无论是一张牡丹图还是煌煌巨着都能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手工操作中一页一页诞生。装订是收尾的活,师傅介绍说,有四孔和六孔两种装订法,需用丝线手工缝钉。
一本古籍传千秋
一本用竹宣纸制成的线装书至少可保存500年以上。从一根毛竹变成一本线装书,其中的讲究还多着呢,如竹子要采当年生的嫩竹,而且在每年的小满时节开采;所谓“一青二白”是指篾青用来做毛边纸,篾白才能做宣纸;用于宣纸制造的水必须水质清澈,在富阳就有“半是人工半是水”的说法;此外,每一张宣纸的制作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以保证纸浆在腐烂过程中的质量。
诸如此类,才能保证一本本线装书能传阅千秋。
线装书更吸引人的恐怕是它承载了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以致它本身就成了一种意象。昨日,现场演示中印制的每一张信笺、每一页文字,都被参观者讨回家去,人们笑言:藏它几百年。
装书制作
材料:
1.东京线
2.针(比缝纫针稍大)
3.宣纸(或其它想要的纸类,以宣纸较佳)
4.云彩纸(当封面用)
5.钻子(或电钻)
6.尺
7.铅笔
步骤:
1.将空白宣纸或以书写完毕的文件裁切成我们想要的大小
2.将当作封面的云彩纸裁成和宣纸依样大小(需准备两张,一张当封面另一张当封底)
3.在当封面的云彩纸上,再右侧的上面和下面各划一个边长1公分的正方形。
4.中段部份则平分成三段。
5.最后化成如图四中的线段交叉点为钻孔位置也就是要穿针的地方
6.将文件与封面封底对齐之后用长尾夹固定,再用钻子将图四中的四个点钻孔(孔数一定要是偶数)
再来就是要缝起来了喔!!
7.将东京线穿在针上,线的长度大约是书的长度的两倍半
8.开始时,先由第二孔开始
9.利用长尾夹将线头固定
10.之后利用下列原则,即可完成
【原则】
※图四中每一线段的线不可重复
※每一线段必须穿到线
※只要你依照原则,最后你会发现线头和线尾会再第二孔交会在一起此时只要打一个平结就完成了
再加上一些题字一本线装书就完成了喔!!
传承与创新
中国书籍的装订历史渊源流长,从秦始皇的简策开始,经历了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一直到明清时候的线装,以及到今天引入西方的平装、精装书的出现,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线装这种装订方式,是古代书籍装帧的最后一种形式,也是古代书籍装帧技术发展最富代表性的阶段。线装书是我国所独有的一种装订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线装,顾名思义是用线进行装订,是用线把书页连封面装订成册,订线露在外边的装订形式。在今天的书店里和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常可以看见和接触到线装这种古代书籍的装订形式,其它的一些古代的装订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已经难觅踪迹了。
我们今天的书,当把书芯拿走,封面、封底、书脊是连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封皮。而传统的线装书是有区别的,它的封面、封底和书籍内页的尺寸相同。今天的书一般是竖着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更强调在书架上的展示效果,因此也更注重书脊的设计。传统的线装书是横着放的,书脊就是书的内页纸张所自然形成的厚度。但是,线装书很好翻阅,阅读时很能摊得开,张合自如,而且很牢固。今天的一些古旧图书市场上,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线装书,书页已经发黄、残缺了,但是装订线还是很结实。
线装书都是用手工进行装订,加工一般都很精致,程序也较为复杂。传统的工艺流程要经过理料-折页-配页-检查理齐-压平-齐栏打眼穿纸钉-粘封面-配本册、切书-包角-复口-打眼穿线订书-粘签条-印书根字这一系列程序。
打眼穿纸针和穿线订书这两个环节是线装书装订程序所特有的步骤。
线装书要打两次眼。第一次在书芯打2个纸针眼,用来串线钉定位,以保证书页不移动。
两个纸针眼一般在上下位置的书册长各1/3处,距书脊6~9mm。打眼垂直、无扎裂、扎豁书册,针眼直径以能入针穿线为准。第二次是打线眼,是书芯与封面配好,粘牢,再三面裁切成本书后,打四个或六个眼。
穿线订书。上下位置根据订缝形式定,与书脊距离为13~18mm。
用线为60或42支纱6股蜡光白线或相同规格的丝、麻线穿过眼孔,将书页订牢。
穿线用双线,依不同的穿线方法,入线要正确,拉线紧度适当。书册穿线后平整牢固,双股线并列排齐,无扭线、交叉、重叠、分离线,线结不外露。
传统的线装书的装订程序是繁杂的,今天的线装书很多都根据设计的要求有所改良。
传统的线装书的订联形式有很多种:四目骑线式、太和式、坚角四目式、龟甲式、唐本式、麻叶式、四目式。
唐本式和四目式订联方法基本相同,坚角四目式是在四目式的基础上对书角加固的一种改革形式,以上三种都是常用的订联形式。
线装书这种传统的装订形式,只能用手工完成,费工、费事,效率又低,又不太经济,那为什么还有设计师会选用这种方式呢?还有那么多获大奖的书偏偏又采用的这种装订方式?为什么今天的一些设计师还在研究这种装订形式,不断地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2006年,我国的选送的图书《曹雪芹风筝艺术》获得了该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称号。“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是由德国政府支持,并由德国法兰克福与莱比锡书籍艺术基金会和德国莱比锡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是一项世界性的图书文化活动。“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性和文化价值,有严格的评选标准和原则、完备的评选程序与规则,评选结果及获奖作品堪称艺术杰作,对国际书籍艺术潮流有引导和示范作用。我国著名设计师赵健设计的这本《曹雪芹风筝艺术》获此殊荣,非常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