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路上跟老李说起来周围朋友幼升小,小升初的艰难,加上自己孩子今年入学的辛苦周折,就想到了我们小时候。初中之前的教育资源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有高中之后才是按照成绩录取学校,而我这样农村出来的孩子,小学是在最普通的学校,初中是整个县区最一般的学校,那个时候也没有所谓的重点,学校普通学校之分,靠着自己的那股劲,考进区重点高中,是现在看来在整个市区也是很一般的学校。
小学时候遇到了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女老师,对我细心的培养教育,带我见世面。也特别感谢那个时候的高中校长,在素质教育都还没有推行开的时候,我们的高中还会请各种专家和名人来讲课,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茅于轼先生的讲座,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那个年代让经济学家来给高中生讲课,已经是非常超前的。还有高三时候一个月的篮球联赛,可能是在所有孩子们高考的重压下,最开心的一个月。
反倒是如今的孩子,因为教育资源的越来越不均衡,从小学开始,家长们就想打了鸡血一样,为了孩子能够进一个重点小学,要么花重金砸下老破小学区房,要么求爷爷告奶奶找关系,小学入学第一年网上报名,昨天录取名单出来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像孩子中了举人一样喜极而泣。郑州今年第一年民办初中摇号,让我在恍惚间甚至有了一种在帝都摇车牌号的感觉,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饶是这两关都过了,有幸进入名校,中招考试成绩又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进入一流高中,进了好高中又能怎么样?整个河南的211、985录取率,低到令人发指的程度,除了屈指可数的那些人中龙凤,大部分品学兼优的孩子,最后也只能去上一个很普通的一本大学。
幼升小,小升初,中招考试,高考,孩子们好像从幼儿园毕业就进入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比智力,比体力,比家庭实力,比人脉关系。让人感觉很丧的是,有些人生下来就活在别人的罗马里。
前两天看了一个电影《学区房72小时》,上海一个大学教授为了女儿能上到最好的小学,72小时里筹到房款,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各种人性的考验异彩纷呈。最后的结果却是因为学校的搬迁,学区房没有买。可见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的父母不焦虑,高考困难大省的家长们羡慕北京,上海,天津的孩子,殊不知帝都魔都的家长,也有他们自己竞争的压力。北京几十万一平的学区房,换到南阳这种五线小城市,学区房已经上涨到一万八一平,整个城市的平均工资还不到五千一个月,所以哪里的家长不难呢?没办法,我们的教育、医疗、养老成了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那所有的家长们就只有拼命的奔跑吧!
放眼望去不仅仅是中国,整个东亚这种学习和考试的文化,都是根深蒂固的。那时间有些孩子们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大部分的家长都是,以毕业后是否好就业衡量志愿是否合理,当时我就暗戳戳来了一句,我们谁也看不到十年以后哪些行业是热门行业,哪些行业不被机器代替,所以教育到底是实现什么样的目的?是要培育什么样的人?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冷静下来思考了,整个社会都像一个拼命开动的机器,不停地转啊转。 心理学老师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唤醒、等待、陪伴,相信每个生命都会有自己的绽放,有可能是一朵花,有可能是一株草,也有可能是一颗参天大树。但是每一个家长都不甘心,自己的孩子做一株小草,拼尽自己的全力,也要让孩子成材。
道理都懂,可是放在我自己身上,我都不能免俗,还不是一样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好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那么鸡血,比较随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