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好像去北上广打拼的,都是不安现状的,拥有远大抱负的时代弄潮儿。
相比之下,小城市就变成了安于现状,寻求安稳的代名词。
我大学是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会城市上的,工作也一直没有出过省。毕业的时候,我的大学同学们,觉得最酷的工作就是银行、国企和公务员。
没有职业规划,不需要。父母说了,银行是铁饭碗,工作稳定,工资也挺高。老师说了,公务员福利待遇好,稳定且受人尊重。
判断好工作的标准,不是是否适合自己的个性和职业倾向,而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就算不能三样条件都满足,起码得满足其中的两样。毕业生就像经过四年精心打磨,整装待用的螺丝钉,它最好的归宿就是乖乖旋在螺帽上,而且每个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
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隐隐有一种声音,我的潜意识,它在说不,微弱却坚定。虽然我从小到大,都是班级邻里乖乖女的代表,在别人的印象中,甚至有些呆板。
可是,这一次,做出我下半辈子到底要怎么过的关键抉择的时候,我想要任性一回。我不喜欢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完成任务,我不喜欢做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不喜欢在人际关系乌烟瘴气的地方度过我的每天八个小时。所以我成功地避开了所有我能进入这些工作的入口,选择了去一家家乡的合资企业工作。
我的家庭条件不好,也许有人会说,你想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简直是痴心妄想。是的,最初我妈妈对我的要求也是进银行或者当老师。我没有资本任性,没有资本试错,没有资本走歪门邪道,清贫的家庭供我上大学已是不易,到了可以补偿的阶段,我最懂事的做法应该是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做一份安稳的工作,用稳定的收入改善家里的状况,也不让家人操心。
可我就是痴心妄想,喜欢那种工作。它可能会很辛苦,可能难度会很大,甚至压力大到会失眠脱发,可每个人都发动自己身上的马达,全力以赴地去努力完成任务,那种能让你有成就感的工作。虽然过程不会一直顺风顺水,但彻骨寒后的梅花香袭人异常。
我就是痴心妄想,妄想自己能够在年轻的岁月里面不那么安分,发掘自己所有的可能性,以自己喜欢的姿态赚钱。
我就是痴心妄想,妄想一个出身平凡的女孩子,选择跟别人不一样的活法,也能把自己过得很好。
我所看见的,不仅是周围选择了安稳工作的同学,还有一些在内地上完学留在内地工作的朋友。虽然大部分时候,他们都会被认同安稳方式的人打上前途暗淡的标签,却活的汪洋肆意。
01
我的一个同学毕业以后去了一家日企,著名的零售商,她要经过三年的轮岗,在这期间实行倒班制,可能某个清晨,她已经在超市里杀鱼,也可能凌晨两点,她在滴滴打车回到住处。这个工作前期虽然苦逼,三年以后的报酬是很丰厚的,在外人眼里还是不错的选择。
可她的体验却是,每天都像被生活强奸。坚持了一年以后,她毅然辞职了,去了一家做家装设计的私企,工资不高,比原来打了一半的折扣,工作很忙,加班变成家常便饭。学本事期间还得夹着尾巴打杂,可她很安心,因为这个工作领域是她所喜欢的,
无所谓“坚持”——这样听起来有几分辛苦的字眼形容她现在的状态,她很满足,且乐在其中。
我一个朋友,毕业之后去了深圳。她大学是在四川上的,去之前都对这家公司是否是正经单位都持保留态度。但过去之后,发现确实是一家初创的互联网公司。公司氛围宽松,又不失年轻人的燃。工作起来的她彻底被激发女汉子本质,熬夜出差毫不含糊。工作能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得到上司的重用。
漂泊在外的他们想家是一定的,工作不顺时心酸苦楚也是家常便饭。可我的内心,反而在羡慕他们。羡慕他们能在年轻的生命里,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为梦想有效地做着努力。他们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可辛苦之后的自在安然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如果在小城市,你想要努力为梦想做点什么,拼命向上,就会被认为是异类。你的争取,会像狠狠伸出的硬拳打在沙包上,除了沙子陷下去的闷响,没有半点回应。
那些被吹捧为优秀的同事,不是业务能力吊炸天的实力派,而是那种左右逢源会说话的人。能当领导的,不是绩效出众的职场老兵,而是董事长的表侄女。在这种环境下,提高为人处世能力比职场素质是更加有效的晋升途径,如果你想出众,就必须将自己打磨成樊胜美那样的人精。
偏偏我天生不是人精,也学不会。
02
所以,我萌生了去一线城市的想法,希望大城市容得下我的上进心,能够为我的梦想提供平等的机会。可家里不放心我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处心积虑的逃跑计划就这么夭折了。作为折衷,家里最终同意让我去省城工作。
虽然是省会城市,这里距离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还是慢了两个节拍。机会相对来说比市级城市却多了一些,企业氛围也没有那么陈腐。
随着互联网发展越来越深入,了解内地年轻人生活的渠道越来越多。我认识了,世界上有一个女孩,出身农村,销售起家,做到市场总监,三年之内在上海买房安家。我知道了,有一个女孩,怀揣八百块钱,独自漂泊在新西兰,从工厂工人做起,现在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畅销书作家。还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魔鬼训练,两年时间,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同声传译。
我越来越认识到,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不是出身,不是学历,不是平台,而是见识和格局。
二十几岁去拼搏,是性价比最高的买卖。
你努力充电,提高自己,
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你的父母身体尚可,不需要你贴身陪伴,
你没有房贷的负担,也不需要忧心家庭和孩子。
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赌,努力按照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那样过活。
即使跌的灰头土脸,损失的成本最多不过是打回刚毕业的原型,而不会波及家人。
虽然平台不及北上广,我却争取自己的努力能够跟得上他们。
我会督促自己早起晨跑,我会认真工作,利用下班时间充电。抓取一切时间和机会,努力不让自己落伍。我不在北上广打拼,可我的心跟北上广的年轻人一样焦虑。
因为平台有限,或许我即使努力了,也可能无法得到跟他们一样的发展机会,某些时候,我比他们更加焦虑。
可我通过自己的试探,逐步看清自己的心,看清当初说‘不’的潜意识的真正想法,尽量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近一点。
我所骄傲的是,我一直在遵从本心,没有背叛初衷。
03
今天妈妈跟我视频的时候,说在小区遇见了小学同学一家四口。大人之间难免谈论孩子。妈妈了解到,我同学从内地上完学回来之后就去了市里的一家银行,期间因为各种原因闹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辞职,后来被父母做通工作,打消了念头,
现在男朋友从省城回去工作,年底就准备结婚,状态非常稳定,她妈妈说话的语气透出了欣慰。
当提到我的时候,妈妈说我现在很不容易,工资刚够自己花,每个月还要拿出三分之一去负担房租。她母亲的评价就变成“唉,现在的孩子不好管。”
我听得出来,这话的话外音是,这孩子太不争气,别看当初成绩好,现在比自己家孩子还不如。妈妈当时的心情怎样我无从得知,但一定不会是开心的。
我说妈你放心,我现在是最不容易的,可我将来会变成最容易的。
妈妈冲我伸出了大拇指。
我所欣赏的榜样,不是四十五岁荣升科长的罗姐,也不是四十岁还穿梭在银行大厅的林主任。他们或许都得到了世人眼中的成功,房车皆备,家庭美满。我更向往的,是能够自己支配人生的人。
是那个几场口译做下来,足够赚普通人一个月工资的年纪轻轻的同声传译,是那个PPT超厉害,一P难求的怪大叔。这种人就像U盘,把它拔下来插在任何一个电脑上,都能发挥作用。
我欣赏的是这种稳定,不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是稳定的让自己饿不死的技能,能够以喜欢的方式养活自己。
人生最需要的,从来都是不害怕从零开始的勇气,我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而我所做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也不会只是别人口中的笑柄和瞎折腾。我喜欢靠自己的辛苦打拼赚钱,不是靠算计梦想、被生活强奸得来的,我希望,以自己喜欢的姿态去赚钱和生活,而不必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