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现,在复杂行为的背后,其实存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大脑决策系统。
“自我”这个概念只是人性格的一个总体符号,它实际上是由若干个“亚自我”,或者称为“次级自我”构成的。这些亚自我之间不是一个上下级关系,它们是像兄弟姐妹一样的并列关系。
在我们的大脑中,实际上包含着7个内在的次级自我:
自我保护型次级自我
避免疾病型次级自我
社交型次级自我
社会地位型次级自我
择偶型次级自我
留住配偶型次级自我
育儿型次级自我
这7个次级自我掌管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觉得自己是理性的,却会做出自己都不不认识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剖析一下我自己。比如,如果评价我是什么性格,既有人说我天真且傻,又有人说我成熟。最极端的是,曾经有人说我“城府很深”——说这话的朋友看来是没怎么见过领导。
我的性格中的“亚自我”们,轮流坐庄,在不同的场景下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显得我是复杂多样性。
当做出一件事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这个事是由“这个人”做出的,其实是由这个人的某一个“亚自我”做出的。
当然,仅凭几个人的研究的一个理论,也许不能解释一切,但是它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尤其是面对自己看不惯的人,提醒自己一下,也许此时此刻他只是在表现他的七分之一人格,不代表他就是铁板钉钉的这个讨人厌的样子。那么我们也许会更宽容。
意识到并观察自己在不同情境下呈现出的亚自我,注意到自己对外界的反应以及与外界的互动,也很重要。如果发现了“不得体”或者“效果差”,最好是及时纠偏。
不管一个人可能会有多么复杂,都应该是被允许的。但是,纵使一个人是由7个“CEO”在轮流执政的,还是应该有个核心纲领或者总裁,一以贯之统领自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