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相册——北京故宫 颐和园 八达岭长城 恭王府 天坛

这又是一篇迟到很久很久的游记了。套用一句话,为什么要写游记?就是怕以后自己老了不记得了。留给自己老的时候再回忆…北京的这些热门热门又热门的景点,游记有很多,好看的照片也很多。还是要写,纯粹只是为了给自己看。等老了的时候,热一壶老酒,看看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勾起一些回忆,这就足够了……



俩作精



天安门广场另一个角度


天安门,国家的象征标志之一,还有毛主席像。听导游介绍,这副毛主席的画像是非常神奇的,不管你站在那个角度,如果你看画像的眼睛的话,就会发现毛主席画像也正在看着你,不管你是在天安门城楼的左边、还是右边,都是这样的效果。通常导游都会这样介绍的,感觉好神秘啊。当时,自己也试了一下,果然是这种感觉啊。马上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如下:

天安门前第一次悬挂毛主席画像是在1949年2月12日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大会上。其实1966年66年8月之前每逢重大节假日,天安门才会悬挂毛主席画像,1966年8月以后经中央决定毛主席画像开始天天悬挂,并且油画色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很容易褪色,最多坚持一年。所以要求每年国庆节前要更换一副新的,至今已经持续了整整50年,至今为止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经过了八次更迭。现在悬挂在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是1967年画家王国栋所画的那以版本。很多人都听说过不管你站在画像前方哪个位置,仿佛主席都在看着你。1975年师从王国栋被特招入领袖像绘画组的邢秋成说,这并不神秘,毛主席画像是一张平面像,眼神平视前方。如果绘画者的基本功到位,准确表达人物的神态,就会呈现上面所说的效果。据悉,天安门城楼主席画像高6米宽4.6米,加上相框,总重量达1.5吨。

广场


故宫原名紫禁城, “紫”代表“紫微星”,“禁”代表“禁城”,在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里,天上有三垣,即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 “天帝”就住在紫微星里。

1420年明朝朱棣皇帝复制了朱元璋修建的南京紫禁城,之后迁都北京,今天南京的朝午门还能看到部分遗址。明朝共有14位皇帝在此执政。紫禁城整个修建过程用了十多年时间和大量的建筑材料,从北京的些地名大家就能看出当时生产建筑材料的工厂所在,比如,琉璃厂 (烧瓦的) ,台基厂(做建筑基座的)等等。

1644年,闯王李自成在紫禁城的武英殿登基当了一天皇帝后,一把火将明朝紫禁城付之一炬。

多尔衮进京后开始重新修建紫禁城,清朝共有10位皇帝在这里执政。

1912年2月,手握北洋新军受到西方支持的袁世凯与隆裕皇后签署了退位诏书,宣统皇帝退位实现了中国政权的平稳过度。1914E目录然住在紫禁城的“廷”,前面行政办明”成为了古物陈列所。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乱,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驱逐出了紫禁城。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改名故宫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

1931年"918"事件后,民国政府将故宫的13000多箱文物先后运往南京、上海和四川。抗战结束后文物系数回到南京,保存非常完好,蒋介石也算是创造了世界文物史上的奇迹。

1948年蒋介石战败后,将其中的2972箱运往了台湾,在台北郊区建立了故宫博物院,对这些宝物进行展览。

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走近,看到里面的建筑,不由赞叹。皇城啊!真的很宏伟,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尽管历经沧桑百年后的皇宫禁地,已经变为旅游景区,可是他的气势依旧恢宏,给人一种威严,震慑感。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一进午门,迎面便是五座精美的白石桥,桥下便是内金水河。

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为外金水河。据《元史·河渠志》记载,其源出于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义和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长度约2100米,深约5米。它存在于故宫,大概有600多年了,它的起伏就像一条巨龙,一直守护着紫禁城。

其作用有三个:第一就是美化皇宫,适应风水需要。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灭火,想想故宫里的建筑都是木制的,万一着火了,就可以就地取水灭火。第三个作用更重要,就是排泄积水。故宫整个宫城的地势可不是平平坦坦的,而是北高南低,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万一下大雨了,宫内的积水可以从高处流向低处,然后流入地下的暗河中,再从暗河流入金水河中排出宫外。所以,纵观故宫那么几百年,从来没有因为积水而有损。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故宫太和门前广场有一对大铜狮,这对铜狮是清朝乾隆年间铸造的,这是中国较大的一对古铜狮,铜狮的外形呈金字塔形,显得庄严威武,气势雄伟。这对大铜狮是故宫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它负责在镇守皇宫,辟邪驱恶,同时也显示出清朝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准,也是清代古狮艺术中的杰出作品。正因如此,故宫太和门前的这对铜狮经常登上各类明信片,成为了故宫石狮的代表。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宫内的屋檐极为美观,无论从哪个视角看,都是盛宴…

太和门过后便是太和殿。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太和殿门前很多人,左侧的弘义阁,右侧的体仁阁却无比的空暇。


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嘉量——古代标准量器

铜龟

日晷——古代的计时器

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这些小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相传原是南朝齐明王,后修道升仙。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其它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是九个小兽。


栏杆下装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大雨,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铜缸。这是当时故宫里的一种防火设施。很早以前,人们就想出了在门前放置大缸以便及时救火的办法,只要时常将水注满,发生火情时就可以随时就近取水灭火。那时,人们称大缸为“门海”。从字面上不难理解,“门海”即是门前之大海。人们认为,门前有了大海就不会再发生火灾了,因此,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同时,大缸也是一个循环的小五行:金生水、水克火!紫禁城中最豪华的鎏金铜缸摆置在象征皇权的太和殿东西,据说每次鎏这种规格的大铜缸要用去3公斤黄金。每天一早,内务府的人从井内汲水,一担一担地把所有大缸灌满,以备防火之用。每年到了小雪季节,宫内的太监就要在铜缸外套上一层特制的棉套,上面再加上厚厚的缸盖。同时在铜缸下的汉白玉石基座里放置一盆炭火,并保证其昼夜不息地燃烧着。这样,通过双重保暖措施,防止缸内的存水结冰。保暖工作一直要到第二年的惊蛰时节才能结束,那时大地回春,气候已经逐渐转暖,太监们就会解去棉套,撤去炭火。为了保证宫中有足够的水源用于灭火,当时在宫中设置了许多大缸。据《大清会典》记载,宫中共有大缸308口。但世事沧桑,现在只剩下231口了。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即民间所谓"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中的第一座宫殿。乾清宫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乃明清十六个皇帝的寝宫: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他们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


乾清宫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清朝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乾清宫内部,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紫微正中,与东西六宫代表的12星辰加起来正好对应紫微星座的15颗恒星。往后走是交泰殿,这里是皇后的办公室。千秋(皇后的生日)时大家在这里向皇后行礼。

交泰殿——无为匾

交泰殿

烂尾楼,延禧宫,俗称水晶宫。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宫起火,烧毁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共25间,仅余宫门。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提议复建,但未能实现。在宣统元年(1909年)端康太妃(光绪帝的瑾妃)主持在延禧宫原址兴工修建一座3层西洋式建筑——水殿

之所以要盖水殿,是因为延禧宫数次走水,且风水不好,宫里传说“要用水晶宫压一压”。原先的设想是:水殿的墙壁隔着两层玻璃,玻璃夹层里注水养鱼,在建筑外面也注水养鱼,环以假山相饶。主楼每层9间,底层四面当中各开一门,四周环以围廊。水殿的四角各接3层六角亭1座,底层各开两门,分别与主楼和回廊相通。这个计划得到了当时宫里最高贵的女人隆裕太后的支持,隆裕太后还曾下令西苑电灯公所给延禧宫安装电暖炉、电风扇并添安电灯,并为延禧宫水殿题匾额曰“灵沼轩”。

然而,一直到宣统三年冬天,水晶宫的工程仍然没有完成,之后被迫停建,因为——大清完了!!!

九龙壁我国现存有三处九龙壁,分别在北京的故宫、山西大同、北京北海公园。(何其有幸都见识过了)

据说,在烧制这块琉璃砖是,工匠们不小心把这块砖烧坏了。皇家制造一般都是按件烧制,哪块被弄坏了,都不可能有多余的替代。这在当时可是杀头的罪过。正在大家一头莫展的时候,一位叫马德春的工匠急中生智,连夜用一块楠木雕刻成龙腹的形状,代替琉璃构件安装到白龙腹部,然后再刷上白色的油漆。结果,肉眼看上去居然与白色的琉璃一模一样,工匠们也因此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随着岁月的侵蚀,木料上的油漆纷纷剥落了,人们才发现这里原来是由一块木料制成的。

皇极殿

乾隆皇帝于此举行"千叟宴",宴请90岁以上老人,时入宴群臣、耆老及并未入座者达五千余人。

珍宝馆

珍妃井

珍妃井位于北京故宫宁寿宫北端的贞顺门内,原为宫中普通水井。珍妃井井眼上置井口石,石两侧凿小洞,用以穿入铁棍上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惶西逃。临行之前,慈禧太后将幽禁在景祺阁北小院的珍妃召至颐和轩,命太监崔玉贵等人将她推入贞顺门内井中溺死,此井因而得名"珍妃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銮驾回京,珍妃被追封为贵妃,其家人获准将尸体打捞出来,安厝于西郊田村,后葬于清西陵的崇陵妃园寝。清末宣统皇帝逊位后,珍妃之姐瑾妃在井北侧之怀远堂东间为珍妃设小灵堂,立牌位,以示哀悼。

中间我听到有人在笑谈,说珍妃该多瘦啊,这么小的孔也投得进去。哎呦我去,你就算不找个讲解,来之前也应该了解一下吧,都说了井口被盖住了,老者不知道还好,年轻人说出这样的话属实可笑。

登上神武门,可以看到对面的景山。景山公园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的景山前街,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公园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公园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点。景山公园地处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占地23公顷。站在山顶可俯视全城,金碧辉煌的古老紫禁城与现代化的北京城新貌尽收眼底。

这个叫连理树


景山就在神武门的对面,隔着一条大马路,不需要思考接下来的行程,直接过对面买票上景山。

景山门口,好像是南门吧,正对着神武门的这一个门口,叫“万岁门”。

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属建筑不仅是一座供游赏的皇家园林,还具有习射、停灵、祭祖、官学、躬耕、戏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园占地23公顷,园内松柏葱郁,游人如织,是北京皇城内独具特色的所在。在六百多年前的元代,该处是个小山丘,名"青山"。据传明代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称。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万岁山",又称大内的"镇山"。景山一名是清初改称的。山上的五座亭子,为乾隆年间兴建。当时山上丛林蔽日,鹿鹤成群,生机盎然,极富自然野趣。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后果园"之称。封建帝王常来此赏花,习箭、饮宴,登山观景,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

歪脖子树景山公园另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是崇祯自缢处。景山东麓,原有一株向东倾斜的低矮老槐树,这是明崇祯朱由检自缢的地方。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于1644年3月攻入北京,崇祯3月19日逃到景山,自觉有愧于祖先基业,以腰带自尽于观妙亭下的歪脖槐树之上。十年动乱期间,老槐树被当作“四旧”砍掉,1981年在原址新移栽了一棵古槐。1996年,公园管理处将东城区建国门内北顺城街7号门前一株有一百五十多年树龄的古槐移植至老槐树原处,替代了1981年新移植的小槐树。

说是当年李志成带兵攻下北京城时,在一个太监的陪同下,从故宫后门逃出,跑到这座景山公园的山丘上,吊死在了这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他高贵的生命,也结束了他们朱家统治了三百余年的王朝。

万春亭拍的故宫

草草逛完景山,就去吃吃吃了。一圈下来腰酸腿疼胃抽筋。游览了一天,已经有点累了,我们准备去前门大街吃东西,在景山公园出来有公车到前门站,从大栅栏“ da shi lan ”进来,逛了一圈,后来在美团找了一家吃涮羊肉火锅的,听说是北京的特色美味。我们来了也要试一下。

颐和园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11 公里处,占地面积约290 公顷,水面占四分之三。东面是稻田,特为种给皇上吃的大米产地一亩园就在这里。西面遥接玉泉山及西山诸峰,是天然的造园胜地。

其实,早在元代便有人开始在这里经营园林,那时山称瓮山,湖叫金海。明弘治、正德年间(公元1488—1521 年)在此建立好山园。清康熙四十一年改为瓮山行宫。清乾隆十五年,皇帝为庆祝崇庆皇太后六十大寿,改瓮山为万寿山,又疏浚昆明湖,扩大水面,在湖东筑堤,命园名为清漪园,成为供皇家游赏的园囿。1860 年(清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4 年,光绪为讨好慈禧,下令重修此园,并改名为今天的名字——颐和园。可惜好景不长,到了1900 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破坏,园内文物被抢走,很多建筑被烧掉。三年后再次修复。

提起颐和园,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那幅颐和园标志性的画面:一碧万顷的昆明湖,绿树成荫的万寿山,还有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所以来颐和园旅游,佛香阁是一定要好好看一看的。佛香阁前面的排云殿建筑群也同样气势恢弘。这一组建筑群是个单独收费的景点,因为这是颐和园的核心景观,所以我当然不能错过。


排云殿和佛香阁景区是颐和园内建筑布局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中轴建筑群体。从临水的云辉玉宇牌坊至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层层升高,排列有序,金碧辉煌。这组建筑的前身是清漪园时期乾隆为给母亲祝寿修建的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1860年全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在的建筑都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

据传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时,本想将此处作为寝宫。但殿宇还未建成,突然患了一场大病。她自认为是冲犯了神佛,于是就将寝宫改在了乐寿堂。在此处修建了这一组以排云殿为中心的专供其祝寿庆典用的殿堂。

排云门两侧蹲立着一对乾隆时期铸造的铜制巨狮,做工十分精美,凸显出皇家宫殿的威严与神圣。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俩,用脚按着绣球的那只是公狮子,用脚按着小狮子的那只是母狮子, 很有意思。走进排云门,穿过一座小桥后,就来到二宫门前。

二宫门是第二进院落的宫门,面阔三间,黄色琉璃瓦覆顶,房檐下悬挂着一块“万寿无疆”的匾额。二宫门两侧的玉华殿和云锦殿是慈禧太后在举行万寿庆典时,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们休息的地方。站在这个位置仰望佛香阁,更觉得佛香阁巍峨壮观。

穿过二宫门,就来到排云殿前了。“排云”二字是源于晋代诗人郭璞的《游仙诗》中“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排云殿建在一座围有汉白玉围栏的宽阔平台上,气势宏大。黄色的琉璃歇山重檐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流光溢彩。两侧的芳辉殿和紫霄殿是参加慈禧太后万寿庆典的王公和军机大臣临时休息的地方。

排云殿内地平床上安放着九龙宝座,背后有用乌木制作的博古屏风,两边有沉香木雕刻的寿字。殿顶上悬挂着1903年由德国安装的电灯。每当慈禧太后庆寿时,殿内宝鼎及殿外的铜龙、铜凤腹中都会点燃香料,袅袅的青烟缭绕着金灿灿的宫殿,凸显出皇家的神秘和太后的威严。

慈禧太后的生日是农历十月初十,每逢大寿,她便高高的坐在排云殿内的九龙宝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光绪皇帝在二宫门内的“万寿无疆”匾下行三跪九叩礼;皇后及众公主、妃嫔们可以步行至排云殿内向慈禧太后行三跪九叩礼;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们在二宫门外行礼;三品以下的文武官员则只能跪在排云门外。

沿着台阶一路上行,可以看到西侧有一个青冷古铜色的亭子,叫宝云阁铜殿。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时,宝云阁铜殿是园内极少数幸存的建筑之一,但内部陈设被劫掠一空。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破坏,有十扇铜窗流失国外。1993年美国国际集团公司出资购得并捐赠给了颐和园。

一路登高,来到佛香阁前远眺,可见近处金碧辉煌的宫殿群和远处烟波浩渺的昆明湖。佛香阁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全木制楼阁,高达41米,是颐和园中最高大的建筑。阁内用八根通长的大铁梨木柱承重,全部构造中没用一根铁钉,完全是靠木材的榫卯结构建造起来的。

佛香阁一层外檐悬挂匾额“云外天香”,意为祈神的香气从这里飘到天外。在中国木结构的古建筑中,佛香阁的高度仅次于山西应县的木塔和河北承德普宁寺的大乘阁。它不仅是颐和园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中的珍品。佛香阁内在清漪园时期供奉的是一尊高达十米以上的大悲菩萨,慈禧修建颐和园后改供高四米多的阿弥陀佛。现在阁内供奉的是1989年从古刹弥陀寺大悲殿内移来的一尊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站像,称“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这尊造像铸成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高达五米,头面分四层,每层三面,每面三眼,共十二面,三十六眼,二十四臂,下蹬九层999个花瓣的莲花宝座,铜胎鎏金,神态端庄,十分精致。

来到佛香阁的北面,可见一座五彩琉璃牌坊“众香界”和后面的无梁殿“智慧海”。至此,佛香阁和排云殿景区就游览完了,向北继续走,就出了景区,可以去看无梁殿”智慧海“了。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修建八十余年,山峦重叠,形势险要,长达1300多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迄今为止,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达岭长城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是国内外游客到北京必去的景点。

长城博物馆就在八达岭长城景区内,是一座以万里长城为主题的博物馆。

这里展出的是关于长城的一切:“历代长城”、“明代长城”、“建置装备”、“长城征战”、“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艺术宝库”、“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七个部分。展示了长城沿线出土的文物。

古崖居。

古崖居是目前已发现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在一条狭窄的山沟两侧,分布着100多个石室,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室内布局也不尽相同,但门窗、灶具、简单生活用品却一应俱全,非常神奇。步入其中,跨越历史长河的古老气息扑面而来。


关于古崖居的来历,至今无人知晓,其独具匠心的构造,及精巧的工艺,让人啧啧称奇。


水关长城。水关长城本为八达岭长城东面一段。城关险峻,关口呈巨大的V字形状分布。从V字底的登城口分别往两边上行,都有一段又长又陡的好汉坡。非常挑战体力和耐力。


……没走完,反正到了长城就算好汉了吧……


恭王府

恭王府,原名“和第”,1776年前后,清朝军机大臣和珅相中了一块四周萦水,遥接西山,而且又离“皇上家”不远的风水宝地,遂以高价购买下这里的多处房产,建造成了这大名鼎鼎的豪华宅第。和珅被“赐令自尽”后,于1851年,恭亲王奕䜣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恭王府,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坐落于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在之中,根据史书对恭王府额描述中可以了解到其占据了京城绝佳的位置。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府内有门脸5间正殿7间,后殿5间,后寝7间,左右有配殿。

然而恭王府内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 其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的,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其花园又名锦翠园,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造园模仿皇宫内的宁寿宫。全园以“山”字型假山拱抱,东、南、西面均堆土累石为山,中路又以房山石堆砌洞壑,手法颇高。山顶平台,成为全园最高点。居高临下,可观全园景色。

由于其前身是权臣和珅在皇帝面前红得发紫的时候所建成,和珅当年定罪的二十大罪状中就有关于内檐装修的“潜侈逾制”问题,如其中的第十三款“查得和珅房屋竟有楠木厅堂,其多宝格及隔断门窗解仿照宁寿宫制度”。因此恭王府的内檐装修在王府文化中别具一格,其所表现的特点尤为突出:

规格最高,可与宫殿建筑比美;

数量较多,形式多样;

界划灵活,空间丰富;

做工精细,技巧高超,可见恭王府在当时是何等奢华,其中的富丽堂皇以及身价地位现在的豪宅都是无可比拟的!

说一段与建筑无关的传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和府所有的隔墙比一般达官府邸内的都要厚出一倍之多,据说这个是和珅命人特意设计建造的,他所贪得的大部分金银珠宝都藏于墙内。民间一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天坛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 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天坛共有22位皇帝亲御天坛,向皇天上帝顶礼膜拜,虔诚祭祀。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宣布废除祭天祀典,并于1918年改天坛为公园。祭天典礼延续了约五千年。祭天礼仪即从历史角度系统介绍中国古代的祭天礼仪,展示中国的祭天历史即中国古代的祭天文化。


最后来个穿传说吧…

天坛是明朝永乐年间修建的,是皇帝祈谷祭天的地方,开始叫天地坛。永乐皇帝是怎么想起建天地坛的呢?传说永乐皇帝进京时,治了山治了水,就是忘了治治老天爷。定都北京后,年景一年不如一年。老天爷就是不肯下雨,大地干 得裂开了口子,种子撒在地里,只有烤熟的份,哪出得了芽啊!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急得直骂老天爷永乐皇帝看到各地报来 的闹饥荒的奏折,心里别提多别扭了。说来也巧,这天皇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地上跑着,他边 跑边看,这大地怎么是白茫茫的一片啊?!再仔细一看,他吓了 一跳,原来这大地干的呀,都泛出了白毛。顿时,他觉得浑身发烫口发干,想找水喝,可这干 |涸的大地哪有水啊?他双手向上,仰望苍天,大声喊着老 天爷,下场雨吧!”话音刚 落,“轰隆隆”一个霹雳,从电光中闪出一个大汉,浑身通红通红的。他张开大嘴叫:“娘娘求雨,方可降雨!”说完, 大汉没了踪影。等皇上醒来, 才发现一场梦。他想,这兴许是天赐良!言!于是,传下圣旨:“娘娘求雨三日,天不降雨,不准回宫。”可是到哪求雨好呢?群臣议论开了,有的说:“就在宫里找个 清静的地方,搭个台子,意思意思得了。”有的说:“那可不行,求 雨得心诚,这大明江山的兴衰,就在娘娘身上了。”这时,一位白 发苍苍的老臣,捋了一下白胡子说:“《左传》上记载:天子当阳, 左,阳道;右,阴道,依老臣之见,这台子必搭在国门外的南面, 南为阳;正阳门外右道的左边,左为上。”听了这老臣的话,皇上 觉得有理,便说:“依卿之言,娘娘求雨即在南郊国门之左。”这下可忙坏了风水先生,他们选西选东,最后选中了现在天 坛的南边,环丘台那块地方。当时那里有个小黄土山,远远看去, 那小山像块金疙瘩,土硬邦邦的,瓷实极了。风水先生说,全城 就数这块地通天气。这一天可热闹了,就在这小土包上搭上了台子,接着,就见 凤辇把娘娘接来了。再说这娘娘,终年被锁在宫中,哪有机会出宫啊,今天这事 虽说是个苦差事,倒也可落个出宫看新鲜!这会,她人在拜台上, 可眼却东瞧西看,心不在求雨上,你看她还挺开心的!就这样,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天黑了下来,娘娘的玩兴已过, 肚子也“咕咕”叫了。

她想回宫,可天就是不下雨,她想起了皇 上“天不降雨,不准回宫”的话,圣旨不能违呀,娘娘只好咽咽 唾沫没敢动弹。到了第三天,娘娘再也熬不住了,玩的心也没了,只想着: 老天爷,行行好,下场雨吧!救救我吧,我快累死了,饿死了, 可说了一遍又一遍,这老天爷就是不下雨。

到了晚上,皇上也急 了,这样下去,也不是事啊?便亲自来到了拜台。娘娘看见皇上 从远处而来,这委屈的眼泪便“刷刷”地流了出来,只听“轰隆” 一声,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降了下来,大家这个高兴劲儿就 别提了。后来,皇上想:看来这求雨还管事,可总不能年年让娘娘这样辛苦吧,他认为这块“金疙瘩”黄土山接天气,于是就降 旨,就在娘娘求雨的地方建一座祭坛,皇家年年来祭天、祈谷, 求上天保佑五谷丰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