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从《朗读者》的开播算起,董卿已经火了几个月了。而促使我点开阅读那篇文章的原因是,文章标题提到“董卿首谈儿子”。
尽管有各种传言,可这还真是董卿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在娘家央视的《面对面》栏目接受同事的采访,谈到儿子、谈到父母、谈到《朗读者》的创作。
我从事传媒行业,所以我更能理解董卿在央视用市场化公司化的模式运营一档节目的艰辛。真的,远没有你们看到的那么光鲜亮丽。要自己去谈商务,拉赞助拿冠名筹钱。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一遍遍阐述自己的观点,自己对节目的构思。就像董卿自己说的,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是在忽悠人。
在综艺娱乐节目甚嚣尘上的今天,做一档安静的文化情感节目,会有人关注吗?会有企业愿意冠名吗?会有明星艺人专家学者参与录制吗?这些都是摆在董卿面前的难题。“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董卿这样形容《朗读者》初期筹建的现状。
作为一名女性,她有年纪渐长的父母,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她需要承担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妻子的责任。
作为一名制片人,她需要找到客户拿到赞助,她需要对接各种关系保证节目正常播出,她还有一个同进退共呼吸的团队,她要对客户负责、对节目负责、对团队负责。
董卿当然可以躺在她已有的名气上,继续游刃有余地主持节目。可一个内心不断成长的女性,她总是希望可以尝试新鲜的事物,突破现有的成绩,去做一些看似冒险却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董卿谈到父母第一次质疑她的选择的时候,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在别人面前,她可以伪装得异常强大,可只有在家人面前,她才会放下所有的坚强,流露出自己的疲惫,释放自己的压力。而家人的质疑,正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以及对她最深沉的爱。
如果董卿还是不咸不淡的继续主持节目,她还是我们的女神吗?
我在想,女神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一个不断成长的灵魂,一种永葆活力的态度,一份对工作的执着与追求,这是我们喜欢董卿的原因。
年龄是可怕的东西,有些人用各种保养品、化妆品掩饰青春的流逝。可某些人却用一直的成长让我们觉得,她正青春。
青春是一种态度,一种心态,是一种面对人生的智慧。当我们不断成长,不断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力量的时候,我们正青春。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一个人真正衰老的标志是什么?
也许就是他经历百转千回,然后变得冷漠无趣。而正青春的人,总是容易热泪盈眶。
当我们心中保有一份纯真,当我们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好奇,我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我们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去做有意思的事情。
张泉灵离开央视的消息让人吃惊,她在央视已经收获了超高的知名度,所有大型活动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可她还是毅然决然离职创业。
当她跨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她也有过茫然,也需要重新适应,也有崩溃到不信任自己的时候。可新工作带来的新鲜感、成就感、满足感,也是前所未有的。
最近在《奇葩说》又看到了张泉灵,她依然睿智,依然机敏,可似乎更接地气了,整个人也更年轻了。
40多岁,还要变换人生轨道,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有人就选择安于现状,在一个熟悉的领域里面,继续浑浑噩噩的度日。可那些不断成长,永葆青春的人,却敢于变换人生的轨道,敢于挑战未知的世界,突破个人能力的天花板。
人们歌颂青春,正是因为青春的无畏与勇敢。正青春的时候,我们敢于尝试、勇于突破、不怕丢脸;我们选择相信、愿意努力、热泪盈眶。只要我们一直保持这份赤子之心,无论年龄几何,我们也都正青春。
“对生活保有热忱,让人生充满希冀。”
我偶尔会思考,我们究竟想要拥有怎样的人生,想过怎样的日子。
我们看到很多人为了梦想,蜗居在北上广深的出租屋,早出晚归的忙忙碌碌。也看到很多年轻人拿着商业计划书,一次次敲开投资人的大门,一次次地铩羽而归,又一次次的重整旗鼓。更看到CBD整夜灯火通明的大楼,面容憔悴的年轻人,和他们眼里闪着的亮光。
这是他们选择的人生,这是他们喜欢的生活。不是贪图安逸的浑浑噩噩,而是开足马力的兢兢业业。他们清楚自己要什么,知道怎样的努力才配得上他们的梦想。每当遇到这样的人,我心底总是会莫名的升起一丝向往,我觉得这才是正青春的样子。
永远超越自己,不断创新,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奋斗。
坚持自己的底线,永远做让自己吃力的事,不断成长。
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拥有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在我们不断成长的人生中,每一个节点都正青春。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桎梏,用成长丰富我们的经历,完善我们的人格,成就我们的人生。
莫楠学姐,85后摩羯女,关注财经、传媒、互联网,爱舞蹈、爱美食、爱生活。用有温度的文字,有态度的观点,记录生活、分享感悟。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点赞或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