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源自the information的读后感,the information是良心科技媒体,选择付费阅读以保持独立性,以中立的态度具实报道科技内幕和新闻。focus在大科技公司深度要闻上,不跟风、不猜测(“或将”,“可能”,“据说”零容忍)。欢迎大家订阅(笔者仅为读者,无任何相关利益)www.theinformation.com。The Information工作人员如果认为本文章内容侵权请通知笔者,笔者将第一时间删除。部分内容为笔者自己解读和总结,可能会有理解和原文不同之处。转载请告知笔者,并保留此声明(本系列源自……并保留此声明)。
(9.23日更新,获取A16Z评估创业企业价值方式)
著名风投A16Z和WSJ就回报率问题隔空撕逼:
WSJ指出A16Z的IRR并不是像它的名声那样牛,比如就低于Benchmark;
A16Z则认为这种比较有失公允,因为二者的规模、投资取向、风格、甚至测算回报率方式都不一致。
The Info则认为这个对比根本就不是重点, 对于LP他们只关心能不能赚让他们满意的钱以及更重要的——能不能有空间让他们把钱投进去。
A16Z也好,Benchmark也好都是顶级的VC,通常来讲盘子越大回报率会越低一点。对于基金来说,AUM毕竟有限,有机会能做顶级VC的LP基本上就是躺着挣钱,多赚少赚1%不重要……
A16Z撰文指出了WSJ对风投行业创业公司估值方法了解的不足,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1.上轮估值分析法:上轮的公司估值 * VC持股比例 = VC所持公司股票价值
2.上市对标企业分析法:用公开市场类似公司估值倍数 * 创业公司收入/利润
3.OPM期权定价模型
A16Z采用的是第三种方式,通常来讲可能估值是最低的,比如以Slack目前38亿市值标准计算,VC使用三中不同方式计算自己portfolio中该公司的价值比例大约 38:20:16
大公司Cisco疑为了“省钱”怂恿创业公司CEO宣告破产进行人才聘用并拿走原公司知识产权遭起诉:
创业公司Backflip的大股东(投资人、占股90%)发现,原公司创始人&CEO在原公司客户Cisco担任要职,进而通过往来邮件发现多年前的Backflip破产事有蹊跷,遂起诉Cisco欲拿回原公司相关利益。
故事开始时Backflip确实接近破产边缘,但是仍有不少客户看中其业务其中包括Cisco和Pegasystems。BF的CEO当时在负责寻找交易对象来收购公司。思科之前作为BF的客户,协议上如果BF停止运营则可以获得其源码,另外思科对于BF的CEO很是看中,但是BF当中创始人兼CEO仅占股不足10%另外的部分为其大股东所有,思科遂对该CEO许以高位并怂恿其解散公司。另有一说,Pegasystems当时也有意BF,而Pegasystems也同时为思科的供应商,Cisco曾暗示Pega停止该收购。
思科遭到了起诉,如果这件事情属实,判决对思科不利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具体的影响还未可知。
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创业公司,最好还是大股在创始人/核心高层手中,此案例中如果BF被收购,该公司的CEO获得的回报尚不如在大公司担任高级职位的回报,故而有利益驱动他去这么做。
亚马逊准备给Alexa添加Push Notification功能:
目前Alexa只能单向的由用户发起查询,不能由Alexa主动推送消息。比如当你用Alexa叫Uber了之后,Alexa并不能通知你车已经到家门口了,只有当你问Alexa车到哪了的时候它才会回答。
现在亚马逊将为Alexa添加相关的接口,开发者可以通过该接口下发Push来主动Reach用户了。但是为了避免过度打扰用户(尤其在语音环境下该打扰可能比使用手机文字更大),亚马逊也会推出相关的设计准则。
作为Echo的操作系统(以及未来可能很多智能Mic/Speaker的操作系统,乃至智能家居的中枢)Alexa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功能来连接第三方应用包括Uber、Phillip Hue等等,这次添加了Push Notification之后无疑又提高了一级交互水平,进而巩固了Echo和Alexa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领跑地位。然而之后,用户的痛点可能将集中在使用自然语言对家具设备进行操作,涉及到更高水平的自然语言理解,比如说“Alexa,朕困告了思密达”,Alexa需要知道是用户要睡觉了,然后关灯锁门拉窗帘。后半部分也许可以借助IFTTT的力量来串联,前半部分则是各个大厂NLU实力的比拼,Google Home、Apple Homekit之类的仍将有机会在接下来反超亚马逊。
其他内容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