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开篇引言
2010年出版的小说《巨人的陨落》面世没多久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第1名。在2016年登陆中国以后,销量很快就破百万,成为2016年国内图书出版市场一颗耀眼的新星。我拜读之后,觉得确实名不虚传,故想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但在我读此书之前,我连故事梗概都没怎么了解,故心里抱着一个疑问:书名中的巨人指的是谁?这本书直到最后都没有明示这一指代关系,但从全篇内容来看,所谓的“巨人”是指在欧洲盛行上千年的君主制以及德国作为一个欧洲长期历史上的二线国家在步入一线阵营以后的国际形象。
自小以来,我对于一战历史一直没啥兴趣,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和中国历史交集太少,也或许是因为中国在一战战后清算中吃了大亏,没能拿回山东所致。总之不管是哪种原因,反正中学教科书上有意无意地弱化了这部分的内容。但是《巨人的陨落》这本书彻底点燃了我对于一战史的热情。
说来也巧,不久之后我又有幸拜读了中国国防大学的学者,徐弃郁所著的《脆弱的崛起》这本关于德国前一战史的学术佳作。此书提供了大量的战前历史资料,并揭示了我在读《巨人的陨落》时的一个疑问:为何一战莫名其妙地突然爆发?
如果我仅是把德国和一战的故事复述一遍,那会是相当无趣的,而且我相信现代人也没有太多闲工夫去了解一段看起来对于自己并没什么关系的历史。但正如唐太宗所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类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历史给当代诸多事件的解读提供了相当好的参照物,可以让你在一片混沌中厘清事情的本质和问题所在,并把未来发展中的风险点给标识出来。最最重要的是,当代中国像极了一战前的德国,身在局中的我们,就当是为自己,也该学会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洞悉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是我开此系列的初衷。
德国的历史地位
德国在一战之前欧洲史中,充其量只能算是二线国家,没有太多的戏份。我猜大多数人还分不清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有什么关系。普鲁士以及后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能有机会进入当时欧洲五强的行列(英、法、德、俄、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铁血宰相”俾斯麦。但是为何在短短几十年后,德国就在一战中被其他欧洲列强联手胖揍导致皇帝退位?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德国在外交策略上出现了问题。
德国和俄国的关系
在德国连赢三场战争(普鲁士对丹麦、普鲁士对奥地利、普鲁士对法国)以后,德国在欧洲的地位迅速提升。德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其立场越来越受到其他列强的关注。这种因强大而被关注的状态不受主观意志所转移,所以俾斯麦最初采取的低调和回避策略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在重新审视了当时局势后,他认为俄国是德国外交关系中最需要保持的一方。从下面那张地图可以看出,德国和法、奥、俄接壤。其中,法国因为普法战争几十年内必然会怀恨在心,仇恨难以缓和;奥地利(后改名为奥匈帝国,为了简单易懂,后文均称为奥地利)则太弱,不需特别关注;而防止俄法结盟则成了德国国土安全的关键。因为一旦俄法结盟,德国必然会面临双线作战而首尾难相顾。
但是直接与俄国结盟会存在一种陷阱:俄国的地理位置导致它更容易跳出协约放弃同盟,这会让德国在面对其他欧洲列强的时候非常被动。而且对于俄国过于依赖可能会让德国卷入与己无关的冲突(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英国、奥地利在黑海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直到2014年,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仍然是北约的一块心病),再者,当时俄国国内反德情绪高涨,如果此时主动提出结盟,会让德国处于联盟中的从属地位。所以俾斯麦采用了迂回策略,选择先与奥地利进行结盟。因为奥地利势力较弱,便于控制。德奥同盟可以一定程度上通过在巴尔干半岛和黑海问题的态度倾向给俄国制造压力,从而逼迫俄国在后来加入到三国同盟中。简单概括就是:德国暗示俄国:如果不和我结盟,我就让奥地利在背后阴你;如果结盟了,我可以用我的威信按住奥地利不要轻举妄动。
但是俾斯麦的继任者错误将德奥同盟这个外交手段当成了外交目的。在德俄同盟协约即将到期之际,德国拒绝续签导致俄国被迫只能在欧洲其他列强中寻找同盟。在这之后,虽然德俄还有潜在的合作机会(比如日俄在我国东北的战争中,俄国主动向德国寻求协助),但是很不幸的是,德国一次次地错过。最终导致法俄越走越近,最终成为天然同盟。
德国和英国的关系
英国当时世界霸主的地位虽然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威胁,但是在欧洲部分,英国的地位暂时无人能撼动,这归功于英国一直奉行的“大陆均衡”策略,即保持欧洲大陆的势力相互制约,不让任何一家做大,一旦有这种苗头,英国便会联合该国的对立国家对其进行压制。
俾斯麦很机智地利用摩洛哥殖民地归属问题来不断离间英法关系,迫使英国需要争取德国的支持而没有机会打压德国。同时又利用英俄在黑海问题上的争端一方面和英国组成利益同盟,另一方面还为防止俄国跳出德俄奥同盟体系上了一道保险。即一旦俄国要跳出同盟,德国除了撺掇奥地利给黑海施压外,还会拉来英国这个海上强援给奥地利壮胆。这种左右制衡是需要非常强大的政治和外交技巧的。
但是俾斯麦的继任者满脑子只想讨好英国,时常一厢情愿地去支持英国但是没有换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甚至在讨好的过程中帮英国实质性解决了某些隐患而让德国在这之后缺乏足够的筹码来和英国谈判。——这正是犯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大忌,尤其是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在挫败之后,德国对英国的外交策略180度大转弯,改用威胁手段想让英国就范。还经常因为海外殖民地问题与英国产生摩擦。没想到这间接导致了英德海洋军备竞赛。从而让法俄倍感紧张,也使得英国更有理由对于德国采取“大陆均衡”策略。
德国和奥地利的关系
奥地利在当时欧洲五强中属于最弱的一个,但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同属德意志民族导致俾斯麦的继任者和国内的泛德意志主义者非常关注德奥关系。在俾斯麦构建的三国同盟中,俄奥对于巴尔干和黑海一直存在利益分歧,能将他们稳定在一个同盟体系中本就是来之不易。但是俾斯麦的继任者在抛弃俄国以后,反而落入了奥地利作为弱国控制强国的陷阱中,其处处向德国抬高要价。正所谓,赤脚的不怕穿鞋的。为了避免奥地利到处给自己捅娄子,德国必须把奥地利像菩萨一样供着。
怕什么来什么,奥地利出于自身利益吞并波黑并主张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简称巴尔干半岛冲突)。这一连串事件导致德国被这个猪队友拉下水,从而直接引发一战。而反德国的阵营中,便有此前已与自己外交关系恶化的英国和俄国。
德国外交悲剧的根本原因
德国虽然在一战前国力快速增长,但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在同各国外交关系上的处理必须非常谨慎,且欧洲其他列强也不可能允许德国摆出类似于比利时和瑞士这种弹丸小国那样的永久中立的姿态。俾斯麦的外交核心理念是要牢牢抓住每个国家关注的利益点,并使它们分别与德国绑定成利益共同体。最终使各国之间的关系都要弱于它们与德国的关系。其实很多公司的管理者也采用这样的手段,放纵手下的人互相内耗撕逼。如果要在撕逼中得到自己的支持,就必须效忠于自己。他同时给手下所有的人都灌输类似的概念,以此来稳固自己在团队中的威信。
或许有的人会吐槽,俾斯麦的这种政策根本没有办法彻底根治德国的安全危机。但是世界上真的有彻底改善国家之间关系的手段吗?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这种被历史无数次验证的真理不知为何就被俾斯麦的继任者毅然抛弃。同样很不幸的是,即使是当前我们国内,大多数国人都无法领悟这种外交哲学。——“X国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朋友!”“Y国和我们有世仇,要势不两立!”“我们以前帮过Z国,它为何背信弃义?”
——呜呼,哀哉!你是教科书读太多,读傻了吧。
作者微信公众号:鲤鱼号的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