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用「龙树中观」曲解「非我」

不管是汉传或藏传系统,常见到把「无我」等同为大乘中观学说的「无自性见」。这是在根本上对「非我」的误解。历史佛陀的教法里,从来不曾叫人用「无我」的认知来取代「有我」的认知,或以「诸法无自性」作为是「正确的见解」。甚至,佛陀还把「无自体」、「无我」评定为诸多「邪见」中的一种(《中部2经》、《增支部10.29》),并把「一切现象无实体」的体会,定义为不能超脱轮回的一种见解、定境(《中部121经》)。

《增支部10.29》提到,众生意乐于「渴爱」,而认定「自我是无」、「自我是有」、「自我即有即无、非有非无」(这些「邪见」,在具体应用实例上,包括佛教界中常听到的:「诸法如幻而有、即有而如幻、即幻而如有」、「真空生妙有」、「即空、即假、即中」等等自作聪明的玄谈)。采取上述的这些见解,都不能导向解脱。这是因为解脱的关键在于「断渴爱」,而不在于认定某种「终极实相」、「现象的终极本质」、「法界中现象流转、推移的方式」。

大乘教徒有的会辩称,佛教常说轮回之根本,除了「渴爱」还有「无明」,而「无明」是「看不到空性、实相」。但是,这种辩解是不能成立的。原始佛法讲的「无明」,不是「自性见」或「看不到终极实相」,而是把「无明」解释为会孳生「爱染」、令心困陷「爱染」的取角(例如,「五取蕴是美好、安全的)。

《相应部12.52经》把「看不到过患」等同为「无明」,把「看见过患」等同为「缘起还灭」(瓦解内心「痛苦制造链」)的起始。同样地《相应部12.23经》讲到,断除「无明」而产生的「明」,是直接由「厌离」、「离欲」等心情为肇因,也就是说「无明」就是「没有厌离、离欲等等的意向」所造成的,而不是来自于你认不认定现象是「有自体」。《相应部22.61》等经典,提到观察「五蕴是炙热燃烧的」就能解脱;《增支部10.27》等经典,则提到观察「身心是为食物所滋养、所逼迫」因而心生「厌离」就能解脱——在在显示解脱的关键不在于「认不认定现象是有自体」。

总结地说,原始佛法中,「渴爱」与「无明」有紧密关系。也就是说,「无明」无关于「认不认定现象是有自体」,而是上述的:会孳生「爱染」、令心困陷「爱染」的取角(例如,「五取蕴是美好、安全的)。同样地,「截断渴爱之延生」与「明」有紧密关系。「断渴爱」无须要「彻见[自认的]诸法实相」,只须要针对性地剔除会增生「爱染迷想」的「作意/注意力取角」(《相应部46.51》等)。原始佛法中的「如实知见」、「知如实、见如实」,指的是看见「渴爱集灭」与「苦迫集灭」的关系,不是指看见「现象的终极本质」、「现象流转、推移的方式」。忘失了修行的这个大关键,而想要追求「彻见诸法实相」,就是「不当作意/不如理作意」,连证「初果」的基础都勾不上。

像印顺法师等的大乘者,以为移除了「自性见」就等于断「无明」,然后就可依靠着这种「正见」(实际上并不是佛陀所指的「正见」),可以无须断爱地留在轮回中(大乘发明了一个「留惑润生」的术语),常劫安全地修行——这不但曲解了何谓「无明」和「正见」,也误以为「渴爱」与「无明」是可以区隔开的,同时也是误栽大乘结论于佛法(印顺即是以此种方式,曲解如以下《杂阿含经》中的文句:「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见印顺《华雨集》第四册,页286-287)。

部派和大乘对于「非我」的误解不一而足。例如,大乘中观为了「破一切法」(哲学上辩证所有的「心相、标签、名字」都没有相对应的实体),而提出了所谓的「八不」: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大乘《中论》开宗明义地说这「八不」是「缘起」的内容。龙树哲学的信徒,依《中论》及其注疏而解释,因为诸法无自性、徒具文字标诠,所以无从能说有任何一物,可以生、灭…去、来,因此说「不生、不灭…不去、不来」。

不同于龙树的中观哲学,原始佛经中「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并不是对「缘起」的描述。佛陀对「缘起」的基本描述方式是,「苦迫产生时,知道苦迫产生;苦迫消灭时,知道苦迫消灭」。佛陀也拒绝谈论「标签与终极本质的关系」或「法界中现象流转、推移的方式」。原始佛经中所提的「不去、不来」,是解脱者内心趋使力和压迫感的化解,因此不再于着迷的境界中钻「进」钻「出」、此「去」彼「来」。涅盘的经验,即是从「去、来活动的心行中休息」。原始佛经中所提的「不生、不灭」,是解脱者「情感上不依附着活动」,所以也「不经历伴随着活动的生死」。也就是说,原始佛经中「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与龙树哲学的「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内容全然不同。

同样地,原始佛经中所提的「不断、不常、不一、不异」,若信实于上下文(见《相应部12.48》等经),明显是要提醒禅修者,别去探索哲学本体论(「宇宙是有无边际?是唯心还是唯物?是一心之所变现,还是多元物质所形成?」、「现象的流转、推移方式是如何?现象的底层有无乘载体?」、「一切法是同一法性而平等,还是不同法性而相异?」等等),而把注意力放在行为层次上的缘起:「善巧和不善巧的结果是何种活动造成?」、「苦迫和离苦是何种活动所造成?」、「要发展和移除哪些心理活动,才能改善行为惯性?」。

原始佛经中所提的「不断、不常、不一、不异」,讲的绝不是大乘所说的「诸法平等、离言诠」。实际上,原始佛经正好是提出相反的建议:不要去讨论「一切法是不是同一法性而平等?」「一切法是不是离文字相、不具自体?」,而是要去探索「无明缘行、行缘识…如是大苦聚」——产生苦迫的心理活动(详见「有关于缘起的一些澄清」一文)。

「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等文字,在原始经典中有提出,但大乘擅用其词语、变更其内容。同样地,其它佛法的核心观念,如「缘起」、「涅盘」、「中道」、「见」等等,不一而足地被调换、窜改、含混,然后,鱼目混珠者再俨然以「更广大深奥」的「大乘」自居。原本是快捷可靠的佛陀解脱道,其意趣、方法、效果,变得面目全非。

后代一些很有影响力的学者和禅修老师,他们对于「非我、无我」的了解,深受般若系统的影响。印顺法师大概是当今过往汉传佛教界里最有权威的学者之一。很多人把印顺法师的的著作,当作是《阿含经》最权威的诠释。印顺法师是如何解释「无我」,以下有一段他的《佛法概论》的引介:「空是无自性的意思,一切法的本性如此,从众缘生,没有自性,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实体在那里生灭,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生灭。常与无常,生灭与不生灭,你要是有对立,那么就不能够把他们统一。诸法的相互依存,彼此相关而没有自体,称为无我。」「诸法无自性、诸法没有生灭、你要怎么统合生跟灭、要怎么统合无常跟非无常、怎么样统合涅盘跟轮回,汇归到不二、无生、空性的智慧。」这样的讲法,实际上是般若经的思考,跟历史的佛陀是没有关连的。

不幸的是,当今绝大部分,对于原始佛法「无我」观念的解释,都建立在这样的理解上。不只汉传佛教这样解释,甚至连在美国很多学者和讲原始佛法的老师,也因为中观般若系统是那样地流行,所以他们都是用这样的角度来理解佛法。

部派和大乘对于「非我」的误解还不只如此。例如,所谓的中观应成派(Prasa?gika),就以为「破除一切见解、指出一切见解的错谬」,就能导向解脱(龙树在《中论》甚至表示,「一切见解的降伏」就是涅盘)。中观应成派「指出一切见解的错谬」,专指言语辩证方法的破斥、点出所有见解立场在终极逻辑上的错谬(龙树等指出「终极逻辑上错谬」的方法本身,从现代的逻辑学角度是有很多可商榷的,就甭谈该方法所达致的结论了)。同样地,龙树的《中论》,全然是采用思辨方法和「思想实验之辩证」(The dialectics of thought experiments),与佛陀在心理和身体行为层次上「知苦、断集、证灭」的修行沾不上边。

而且,佛陀的法并不是要破除所有的见解——相反地,很多的见解,是有助于生起「厌离」、「离欲」、「灭」等等「向解脱」的情绪的;有见解,有立场,才能「止恶修善」,才有「离苦趣乐」的方向感。佛陀阿罗汉们,并不是对一切事都不持见解。相反地,「正见」是有具体见解和内容的(《相应部56.11》);「正见」是以四圣谛不断地分别何为善巧、何为不善巧(《中部9经》);「正见」是引导、导正「八正道」的其它项目的(「正志」、「正语」…乃至「正念」、「正定」;《中部117经》)(详见「如理作意…」一文)。

原始佛经中,提到佛陀阿罗汉们超越见解、断除见解(《经集4.3-4.13》等),指的不是大乘中观哲学所说的「诸法性空唯假名」、「所有的见解,都是空性的言语及表相所组成」。原始佛经的「无诤」、「超越见解」,指的是解脱者:1.无有争斗的激情;2. 不在情感上连接「心行」,所以都是以「离苦、符合四谛」的动机,来建构见解和参予见解。

只有阿罗汉,即最高解脱者,才有资格说他们已不再须要仰赖佛法的见解。而就连到此「超越见解」的境界,阿罗汉断的也不是「能诠所诠都具有实体」的见解,而是断了对佛法的依赖感(即是「断法爱」)。原始经典中,没有任何的阿罗汉在「超越见解」后会提倡「无苦集灭道…无十二缘起…苦乐、生死涅盘皆如,无有少分差异」。遍阅原始经典,「超越见解」的阿罗汉,教的和体会的仍然是:「此是苦,汝当知;此苦真实不虚。此是集,汝当断;此苦集真实不虚…」。

佛陀的修行方法是:看到所有活动(「诸行」,尤其是「五取蕴」)的「过患」(《相应部12.52》等),觉知所有活动的不可爱、不值得捉取,所以不去承担它的重,不去与它作情感上的连接(「爱」、「喜贪」)。这样的修行,完全不牵涉「有无自体、自性」的思维。这也是为什么经典里,处处有光是修「不净想」、「食厌想」就证得解脱的案例(《长老偈1.18》等)(「不净想」——观察欲爱对象的不可爱;「食厌想」——观察身心「汲取、依赖滋养品」的过患)。这些解脱者,往往不具备复杂的哲学思辨能力,只是纯朴地直觉到「抓取的沉重」、「迷恋对象的丑陋」…,就能彻底止息痛苦,断除心黏着于境界的关键。

大乘以为,能「现见无自性」就能开悟;然而,当代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常能做比大乘更精辟的「无自体」思辨和观察,但是就没见过哪位量子物理博士,能在电子显微镜旁边,因为「现见现象无自体」而「解脱」。而类似大乘「诸法唯假名」的见解,在西方哲学里的言语学说和认知论都有提出,却不必然、也无从推演延伸出佛法解脱道的结论。

这其中关键在于,若没有「厌离心」,就无从导向「离欲」和「灭苦」。反之,只要能培养「厌离心」,导向「离欲」和「灭苦」,这个人就算丝毫不懂「无自体」、「性空」、「唯名」,也完全不影响他证得解脱的成功率(「厌离心」——解脱道不可或缺、至关紧要的枢纽——印顺法师一个「只是顺应印度苦行厌世风气的权宜之说」,就将之抹杀,而抹杀的实是佛法的核心全部。《增支部8.53经》提到,确认是否是「真实佛法」、是否是「法、律、大师之所教说」的最关键处之一,就是是否服膺「远离」、「离欲」)。

「厌离」是选择不再把某一个状况当作是汲取快乐的来源,不再把某一状况当作是安稳的、亲爱的。这不是哲学的立场,而是透过禅修的手段,在直觉上做苦乐的评估和调整,所培养出的心情。然后,内心自然而然因为会分别「什么是有累赘和没累赘的」,而越来越倾注于没有累赘的方向。这是佛陀解脱法的关键,绝不是印顺法师所形容的:佛陀对古印度厌世文化的随顺。

佛陀更加不会去作甚么「人无我」、「法无我」的无益分别(大乘和某些部派以为它把「解析自体」的工程做到更细,便能够达到「否定五蕴有自体」的「法无我」的更高哲学;殊不知那已经是脱离了佛法的方向了)。原始佛经从未讲过「否定实体」、「性空」的修行方法,更甭谈「否定实体」要否定到甚么程度才算「性空」。(请注意:《相应部22.122》和《经集1.1》等处所提到的「空」不是「自性空」,而是指「空洞」、「匮乏」、「肤浅无味」等义)。

但是因为原始佛法这样的踏实、务实讲法,听起来好像没有后代哲学那么深奥,所以,后代很多佛教徒,用哲学深不深奥的角度来判定什么是小乘、什么是大乘,认为所谓的大乘就是讲得比较深奥的东西。这在佛法里是很不幸的发展。佛法的高低,变得是建基在哪一个是对实相更深奥的描述,而不是建立在哪一个是更有用、更能下手、更有效率地帮助去除痛苦。

这也是因为后代的佛法,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对实相的论述竞争。像中观跟唯识之间的辩论,部派阿毘达摩跟般若、跟中观之间的辩论,往往争的就是实相的最终发言权。原始佛经完全不在乎实相(宇宙本体的终究)的问题,那不是佛陀教法的目的。甚至「实相」一词在原始经典中是找不到的。佛陀的教法内容,从来不认为解脱是要建立在对实相的全知或开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