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手艺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可以用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盛东西的用具、人再到飞禽走兽、树木,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雕刻的,各有各的样子、神态。他曾赠送我了一个用桃核刻的小舟,刻的是苏轼游玩赤壁的情景。
舟大约八分多一点那么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竹叶做的船篷盖住它。旁边有几扇小窗,左右各四扇窗一共八扇。打开窗子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几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长"几个字,刻着字的凹出还用石青涂着。
船头坐着三个人,其中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胡须多的就是苏轼,佛印在右边,黄庭坚在左边。苏轼和黄庭坚共同阅读着一张卷。苏轼右手拿着卷的右侧,左手拍着黄庭坚的背。黄庭坚左手拿着卷的左侧,右手指着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苏轼露出右脚,黄庭坚露出左脚,各微微侧着。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勃佛,袒胸露腹,抬头仰望,神态与苏轼、黄庭坚不相类似。佛印曲着右膝,右臂撑船,竖着左膝,左臂挂着佛珠靠着,珠子历历分明。
舟尾有一个船桨。船桨左边右边各有撑船的人一人。在右边的人有着夜椎的发髻,仰着头,左手倚靠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攀着右脚,好像在大喊着什么。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扇,左手抚着炉子,炉子上有一个壶,那个人看着茶炉,神色宁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
舟的顶稍平,有人题名在上面,上面写着"天启壬戌秋日,虐山王毅叔远甫刻"几个字,像蚊子脚一样细,一笔一画清楚明白,颜色黑黑的。又用了一个篆字图章,写着"初平山人",是朱红色的。
通计这个核舟,五个人,八扇窗,有船篷,有茶炉,有壶,有手卷,有佛珠各一个;对联题名和章上的字共三十四个。然而它的长度不到一寸,选的桃核长而窄。啊!技艺真神奇啊!